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都市小说 > 梦中炉火 > 放炭的日子(五)

放炭的日子(五)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在小楼向后30米处,大巷的帮上,要开掘一条新巷道。掘进工区派几名工人前来做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因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发生了大冒顶事故,短时间内不能生产。我把仓内的煤炭放空了,有了喘息的机会。开运输机的葛宝金过来跟我聊天。

    他在1个月前还是综采工区的区长,因为综采工区完不成生产计划,安全上也出了问题,被矿上免职了。他也像我一样,被工区照顾到小楼下来开运输机。

    我们聊天不一会儿,掘进工区的工人也跟我们一起聊天。一位老工人笑着跟我说:“我看你戴眼镜,还穿短大衣(工人发棉袄,干部发短大衣),言行举止,斯斯文文,不像普通工人,你可能是干部,怎么在这里放炭呢?”

    我听后,也笑着回答:“你好眼力,能看出我不是普通工人。其实,我与这位(葛宝金)一样,都曾经当过综采工区的区长,都是助理工程师,现在,也都落难了。”

    谁知我刚说完,旁边的一位年轻工人哈哈大笑起来:“你要是区长,我就是矿长!”

    葛宝金当即证明,那位年轻人怎么也不相信。我劝住葛宝金,不要争论,犯不着跟这种狂妄的笨蛋计较。

    下班后,大家都来到斜巷下口等候人行车。那位年轻人看见我,又禁不住嘲笑起来,并且有比较难听的鄙视语言。

    我觉得有必要教训他一下,要不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见到我后,还会如此狂妄。我对他说:“矿长大人,你很了不起,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他倒不谦虚:“本矿长听着,看你能有什么问题。”

    我说:“你是干掘进工作的,问你采煤工作面上的问题,算我欺负你。你就告诉我,眼前大巷的这个交岔口,是‘牛鼻子’形,还是‘象鼻子’形?”

    他回答得倒也挺干脆:“还‘马鼻子’形、‘骡鼻子’形呢,我管这些干什么?我只要干完班长安排的活儿,把班钱(上一个班的工资)混到手就行。”

    他的无知,让在场的人都大笑起来。

    “象鼻子”:由一条拱形断面的巷道,向两条拱形断面的巷道分岔处,随着分岔口不断变大,相邻的两条轮廓线,在巷道的顶板上,留有由尖向前逐渐变大的岩体,一直到两条巷道完全分开处,这个岩体像大象的鼻子,故叫做“象鼻子”。

    “牛鼻子”:将“象鼻子”的岩体去掉,巷道分岔口的断面,呈现出在一个大弧形下,有两个小弧形,像牛的鼻孔,故叫做“牛鼻子”。

    普通工人,对这两种“鼻子”懂的不多。

    ······

    在班中,最让我感到难受的就是冷。我站在风口放炭时,还能蹦蹦跳跳。歇下来,躺到独头洞里的大巴片上,就再也不想动了。只是把矿灯的灯头放到大衣内的腹部,双臂紧抱,缩成一团,抵抗冷的侵袭。为了分散对冷的注意力,我每天抄一首唐诗,带到井下背诵。几个月后,我背熟了100多首唐诗。

    我每个班中放炭,都要发生几次漏斗口被卡住的故障。正常放炭,突然发现煤炭下不来了,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抬高闸把,张大楼口,然后猛力下压闸把,使楼口发生碰撞,产生震动。如果是由多块小矸石或炭块挤在漏斗口,经过多次震动后,就能放下来。如果经过多次震动后,仍然放不下来,就要叫停运输机,用钢管从预留孔或楼口,伸进去撬开或捣鼓松动,使煤炭能放下来。如果是一整块大矸石,或木料、工字钢等长料卡住漏斗口,用钢管撬开的可能性很小,只能放炮处理。

    我体力小,视力差,戴着眼镜,处理卡住漏斗口的故障不方便。容易处理的故障,我自己就摆平了。不容易处理的故障,我就尽自己能力不停地干。虽然很累,也很危险,但有个好处:不但不冷,还能出汗。当然,我处理好故障后,内衣湿了就更冷。我处理故障的时间一长,班长、跟班区长就会安排开运输机的人过来帮忙,他们自己也有可能过来帮忙。再处理不好,他们就安排放炮员来放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