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公路太烂,全部四百多公里的路程,要走将近一百公里才能上高速,大概要走将近八个小时,还是不堵车的情况下,不然的话,到目的地都可以直接吃宵夜了。

    2004年的高速服务区,可没那么安全,坑蒙拐骗的人多了去了,隐约记得,重生以前,仅仅听身边朋友说过自己亲身经历,都不少例子,被骗、被敲诈的案例多不胜数,拐卖儿童的也有。

    不过,就算被坑骗了,只要不是太厉害,损失一点钱,一般的人都会忍下来,就当破财消灾了。

    没办法,大多数人都只是坐大巴的过客,你报警吧,等到警察来,那坑人的,早都不知道跑哪去了,警察一时半会儿也无法帮你找到,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那你是留下来跟警察去立案,还是跟着大巴走。

    毕竟东西不是在车上丢的,与车里的人事物都没有关系,所以大巴司机也不会等你,车上的所以乘客,也不愿意为了你一个人的事,耽搁大伙的行程。

    如果真被坑的太严重,或是被偷了太重要东西的话,那你也只能留下来跟警察立案,无法继续跟着大巴走。

    如果大巴司机好心的话,会给你介绍一些,经常走这条线路的其他司机,好方便你搭下一巴!

    但是,车票还得从新再买一次,之前的大巴也不可能退给你钱,除非跟你是亲戚。这里我就不多说了,有点社会经验的人都懂。

    中途停车休息时,就算是上厕所,韦宁也会叮嘱自己老妹在门口等着他,毕竟现在社会环境,没有后世那么太平,若放在十年后,随便喊一声捉小偷啊!都会有不少人见义勇为。

    然而,如果对方人多势众,或者拿有武器的话,虽然不敢直接上去帮忙,但也会有不少人偷偷帮忙报警。

    可现在是2004年,社会风气普遍还没那么好,做什么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被人惦记,或惹麻烦上身。

    等大巴到达了终点站,时间已经到了旁晚六点左右,下了车,就看到老爸坐在摩托车上等我们,老爸先是跟司机表哥问声好、道个谢,再随便闲聊几句,最后让表哥有时间去姑姐那边坐坐,之后才开摩托车载着我们离开车站。

    车站算得上是最乱的地方,什么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乞讨的、买卖小吃、卖祖传秘方的、包治百病、小偷小摸也不少,如果不是亲手把我两兄妹交给熟人,表哥也不放心,毕竟他经常在这些地方出入,多少都了解里面的一些弯弯要,所以还是小心一点的好。

    由于是夏天的原因,日长夜短,都快晚上七点了,太阳还没完全下山。

    老妈黄慧琳在市场里面摆地摊卖衣服,摊位是是市场里专门分类规划出来的,老爸载着我们先到租房那放好行李,再直接到市场老妈那边。

    刚见到老妈,韦贤就直接扑倒老妈怀里,韦宁也走到老妈身旁站着。

    “妈!”

    “老妈!”

    “嗯!都来了,饿了没有,坐车累不累!你两在车上有没有人晕车的?”

    “不累!也不晕车!”

    “饿了没有?听你表哥说,你们中途休息都没跟他去吃饭!”

    “还行!也不算很饿,上车前,大伯买了两瓶八宝粥给我们车上吃。”

    母子两就这么一问一答的,没什么亲人见面煽情的话语,跟平时见面问:吃饭没有,那样自然。

    现在的父母看起来不算老,普通的中年人模样,欢喜的笑容里,有着对生活充满希望于欣慰。

    一家四口就在地摊里面吃饭,饭菜是老爸提前做好的,就等着兄妹两到来一起吃,四人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时不时传出嬉笑声,那场景美不胜薯,让人忍不住想把那场景永远保存下来。

    韦宁都忘了,前世父母多久没有像这样开心过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父母的笑容越来越少,鬓角的白发也越来越多,后来妹妹嫁出去后,跟着没几年,又得知我欠下贷款的消息,韦宁都不知道那两年来,爸妈是如何度过的,那时自己到底有多伤他们的心,韦宁简直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

    想到这些,韦宁的心好痛,鼻子也微微发酸,眼睛也有些红了,眼泪都差点忍不住要流出来。

    “我去上个厕所!”

    话语都有些哽咽,说完,韦宁头也不回的快速走出去,生怕他们发现自己的异常举动。

    韦宁去年暑假也来过这里,对这市场周围环境也很是熟悉,父母也不担心他会走丢,所以也没特别在意,只认为孩子吃饱了想出去逛逛。

    韦宁找了间小卖部,随手买了包香烟,四块钱的红梅,拆开包装后,拿出一根点燃抽了起来。

    半根香烟过去,韦宁的心情也渐渐平息下来。

    对于韦宁抽烟的事,父母也是知道的,那时也严厉喝斥过,但是没有用,久而久之也就任由我胡来,只是劝导少抽些,现在还小,要抽等长大后再抽,也就从那时起,老妈基本上都很少给零花钱用,生怕我拿钱去买烟抽了,反之妹妹的零花钱就更多了。

    韦宁自己也忘记什么时候开始学会抽烟的,不记得是小学三年级,还是四年级了,总之很小就开始抽。

    我考上县里重点中学的事,二伯也知道了,都为我感到高兴,得知我们今天从家里上来,晚上九点半后,二伯便过来带我们去吃宵夜,二伯一家来三人,二姐已经出来打工了,不在二伯身边,三姐在广东这边读书,今天跟同学一起过生日,所以没过来。

    今晚跟二伯一起来的还有两人,表哥跟表嫂,表哥是二伯母娘家人,我们也跟着叫表哥。二伯这边一共过来五人,加上我们一家四口,总共九人去吃宵夜。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韦宁的家庭情况,我爷爷奶奶这一脉共有四个孩子,三男一女,姑妈最小,大伯一家五口人,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排第二。

    二伯一家也是五口人,两女一男,男大两女小。

    我这家四口人,我大我妹小。我这群大哥大姐2004年时一个都还没结婚,所以人口暂时这样,其他亲戚什么的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一大群人来到了一家叫《青蛇美食》的宵夜店里,青蛇美食在附近这一带地方也很出名,至于是不是用青蛇煮粥就不知道了,不过蛇粥做得很好吃。

    韦宁的二伯是做包工头的,这几年生意做的不错,赚了一些钱,三哥韦全恩也不读书了,跟表哥在厂里学技术,二伯母没上班,就在家煮饭或者做下家务什么的,有时也找点手工来做,按照他们的话说,一闲下来就浑身不自在。

    我爸、二伯、还有表哥他们三人喝白酒,剩下的都喝饮料,刚开始都拿我当话题讲,后来渐渐地开始谈生活中的琐事。

    今晚二伯真的是很开心,都喝了不少,不过也难怪,整个家族的孩子,都不是什么读书的料,大哥、二哥初中没毕业就出来社会,三哥倒是毕业了,不过也止步于此,大姐二姐也不读书了,现在就剩下我们最小的三个还在读书。

    虽说,韦宁现在才准备上初中,但能考上县里重点中学就能证明,是个读书的料,所以他们才会那么开心,他们那个年代的思想也不一样,家里能出一个读书好的孩子,都能把他们高兴坏了。

    可能在他们老一辈的意识里,只要学习成绩好了,将来就肯定能有好出息,甚至有些家长还认为,分数越高,就能代表以后赚到的钱,就越多一样,这思想有点歪了,但绝不是没人这样想!

    韦宁也不记得是哪几年了,有几年时间里,人们把英语捧得很高,甚至高于主要课程,我都有点搞不懂,英语只是一门语言,算不上是学识,有那个必要吗?你又不是翻译官!多学点有实用的不行吗?

    韦宁对读书的看法,或许与其他人有些不一样,英语也要学,可要分清主次,除非你的工作需要到,或者某些原因需要,才会主攻或专攻这项。

    读书就是学知识,学识学识,学而识用才是最好的,《这些都是个人想法,也不知道对与错》读书差点没关系,考试分数低点也行,但主要的大致情况你要了解一些。具体如何说,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来,表达能力差了点,看得懂就看,看不懂也无所谓。

    话题跑偏了,言归正传!

    吃完宵夜出来,老爸跟二伯都有点醉意了,表哥没喝多少,到没什么事,能开车!

    来时开了两台摩托车来,三哥搭二伯二伯母回去,表哥跟表嫂一起,这时候酒驾可没后来那么严重,不过也有自己的底线,谁都怕死,没几人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看他们走远,我们一家子人也徒步回去,由于青蛇美食宵夜也在市场旁边,老爸的摩托车放在地摊里面锁住,租房也就租在市场旁边的村子里面。

    路程不是很远,所以吃完宵夜,一家四口就当作散步一样徒步回家,一边走,一边聊天,场景很是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