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都市小说 > 无尽黑洞2 > 第十二章 技术面的困惑

第十二章 技术面的困惑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小张名叫张耀辉,长沙人,论坛上人亲热他称为扬子鳄。他是湖南财经学院的毕业生,从事期货操作已四年有余。小张经常在论坛发表技术预测帖子,帖子中理论专业术语颇多,且文笔流畅。每当行情来临,他的帖子内关于预判的技术分析,总结的几大技术理论,头头是道,总是有根有据。

    江枫经常从小张的帖子内容,揣摩小张计算的价格点位与当天市场走势是否符合,并以此来判断小张的实战技术水平。江枫还按照时间周期,一直跟踪研读小张的系列文章,观察小张的预测能力。

    大致对小张有了了解后,江枫又让一个指导老师仔细分析了小张的短线技术支撑和压力点位的掐捏能力,来判断小张对市场盘面的短线动态的把握。这样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江枫开始联系他。通过论坛加qq号,江枫简单地向他介绍了一下自己,说明自己的意图。聊天当中江枫了解到小张自己有一个期货指导群,是以团队的小资金实战操作,来验证自己开发系统,现在正寻求资金合作,希望把业务尽快做大。

    几次交谈之后,江枫下决心与小张合作,交给他一个期货操作账号,打入20万资金让小张自主操作,讲明亏损风险由江枫自己承担。江枫强调自己是想学习操盘手的实战技术,想观摩实盘操作,了解一下高手们的操作方式,他让小张务必清楚这一点。小张也对江枫承诺:在操作过程中,对行情进行动态分析,盘后详细解盘,晚上发给他当天的技术分析评论。

    江枫给小张是固定的月工资加30的盈利提成,告诉小张如果一切顺利,还会增加入金规模,延长双方的合作时间,并为小张寻找代客理财的业务。

    小张在异地给江枫操作两个月,下单比较谨慎,资金只增加了15。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小张,江枫约小张到杭州与自己见了面。

    小张身材挺拔,颧骨高高,鼻子圆圆的,稍阔的嘴唇上还留着一对小八字胡,头发梳的整整齐齐,瘦削的肩膀上套着件深蓝色的夹克衫,下身牛仔裤中几乎找不到屁股,远远的看去活像是一个衣服架。

    生活当中的小张说话慢吞吞的,与他的文笔大相径庭,属于腹有丹墨,口出木讷的人。他简单谈了一下自己的经历,普通话说得很好,但言语吞吐,与他论坛的文章的文风练达形成鲜明的对照。江枫想,这个社会上的人真的很奇怪,当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你面前,给你直接的观感,与他远距离写的文章给你的印象,竟然有这样大的差异,江枫私下推测:“他可能属于那种内秀外痴的一类人。”

    江枫见此也不愿多说客套话,马上把话题切到了期货上来。看老板把话题切入到他擅长的期货行情上来,小张的话语马上变得畅快了,他谈起对下一段行情的打算,以及对下段时间的期货行情的看法,看得出他对此话题早有准备。可是他没有想到,江枫对此并不感到兴趣。

    “你的操作手法我看不明白,不知道对基本面和技术分析,偏重那些?”

    “基本面我不太懂,我是按技术分析操作。”

    “能具体说一下技术操作的种类么?”江枫添茶倒水,循序渐进。“技术分析是根据价格形态图形作出的预测判断,依照技术图形而决定操作方法,不同理论的分支,使用的工具不同,但技术分析殊途同归,都是以形态、结构,价格为观察对象进行操作。”小张笼统的回答道。

    江枫抬头笑笑,他不明白老师这是什么意思,这些话在他听来是大而无当的,没有针对性。

    接下来,江枫和小张同吃同住共同操盘了半个月。江枫了解了小张的习惯,在开盘前小张每天都列出了详尽的操作计划,日内操作拿着个计算器,按15分钟图表线图,价格到达点位就进仓,突破就止损,止损较小,赚钱就日内持仓。操作风格与过去明显不同,每天交易不小,却很少赚钱。

    江枫认识到小张是害怕当着老板面操作赔钱,有心理压力,他就劝解小张:“你大胆放心做,不要有负担,你过去怎么操作,在我这里仍然怎么操作,按你自己的技术思路操作,别害怕赔钱。”小张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虽然如此,他整天仍然是频繁的买进卖出,成交量虽然很大,但一天算下来却很少赚钱;

    晚饭后,喝着茶,江枫请教问,“期货操作你感到难在哪里?”

    小张若有所思地道:“期货的不确定性。”

    “那怎么解决?”江枫接着问

    “止损。”小张斩钉截铁的回答。

    “就这样?”江枫奇怪小张的回答怎么居然简单。

    “是的。”小张抿了一口茶,“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更好的办法。”

    接着他指了一下桌子上那本自己带了的书,继续说:“其实就期货而言,书本是最好的老师,严格地说,有一本期货技术经典书就足够了,比如墨非写的这一本。”

    小张不知道,江枫已经看过这本书。虽然江枫实战经验不足,难以领会书中的技术理念,但江枫知道,书本是前人实战经验的总结,看看还是蛮有帮助的,而且自己早就网罗了好些好书。

    一码归一码,江枫认为,在期货操作上,小张可能忽略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我们在市场上的操作一切尽信书,就很容易陷入固定的思维,还不如不读书。

    通过这些实战,江枫判断出小张离期货高手尚有不小的距离。为什么这么说?他发现,在小张身上缺乏期货操作的游刃有余的从容和变通的气质,小张太学究气,缺乏大气磅礴的气势,期货操作怎么能够这样死板板的循规蹈矩?一切按照技术分析定式,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见了。

    从小张身上,江枫也回忆到在期货操作中遇到的那些小散户,他们在操作中的表现,在待人接物中的方式,竟是这样的雷同,他们无一例外地认为自己在期货中,可以具有的超常的操作预测能力,可以高别人一等的优良素质,认为某种技术分析就可以战胜市场。江枫甚至从小张的脸上看到那深藏的,一个惯有的期货人的清高与狂妄。

    江枫很失望,在小张身上他没有发现激情,有没有江枫希望的,应该具备的,在期货操作中应该有的叱咤风的气势。他的身上更多的是循规蹈矩的书生气,一个像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的谨小慎微。加上湖南人的耿直,这种性格对操作期货难说有利,这似乎不是江枫需要的那种具有震慑心灵的人才。江枫有点后悔自己当初轻易地就做出了判断。

    随后,江枫就要求小张在闭市后,对当天期货的技术走势复盘解说。

    说实话,期货操作的基本技术知识,小张对江枫帮助不少,像什么中继形态,什么突破形态,什么是底部形态,什么是顶部形态等等,虽然这些技术形态江枫过去也了解些,但不怎么明白,现在不操作了,心静如水,经小张结合实盘解盘,心里捅破了一些窗户纸,对技术分析有了深一层的领会。

    时间过的飞快,小张来到杭州已经两个月了,运作的账户一直没有赚到什么钱。看到赚钱效应不好,江枫也没有增加资金。小张觉得再呆在杭州没有什么意义了,提出要到上海发展。临走时江枫给小张的银行卡打去5万元,小张也痛痛快快地接受了。这也不亏,毕竟从期货的技术知识引导来说,小张的对江枫的帮助是物有所值的。

    但是江枫始终觉得期货操作不应该像小张这样循规蹈矩,如果期货操作如一般工程学那样有规律可寻,可以量化,那么任何一个数理化程度好的人,都可以操作好期货,可是现实不是这样啊。

    果不其然,三个月后,江枫就听到小张兵败上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