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的一番话令江枫不寒而栗,看来自己对期货的认识真的是太浅了。他忍不住好奇的问道:“既然如此,我冒味地问问,你老哥做了十几年的期货,期货改变你的性格了吗?对你的影响也很大吗?”
老杨两手一摊,嘻嘻一笑:“我吗?当然没有了。我这人没别的优点,就是清醒得快。我刚做期货不久,就看出实盘的复杂性。不过我还是醒悟得太晚了,期货操作才四年我就黑发变白发,你看现在我这黑头发都是染出来的。”
老杨边说边用手拨了拨头发。江枫一看,果真,发根全是白的。
“你想啊,天天月月年年对期货朝思暮想,头发能不白吗?算了算了,不说这件事了,往事不堪回首啊!江老板,在这个市场上有几个人可以真正成功?就算有,也是凤毛麟角。”老杨语重心长地说。
“幸运的是,当时是期货大发展时期,各个期货公司人才奇缺,我们这首批操作期货的人就成了香饽饽,被各家期货公司争相聘请作技术指导。给别人指导,自己不出资金,思想压力自然就降低了,生活质量也慢慢提高了。”老杨说到这儿,拍拍自己的脑门,像一个大孩子,看他高兴样,似乎对当年的这个决定仍庆幸不已。
老杨摊开双手,江枫发现,他的手掌非常丰满,软乎乎的,像婴儿的肚皮:“说实话,我很久没有大资金实盘操作了,公司不允许。我只做技术指导,每天定时给各地分公司做市场评论,这才是我的主要工作。即便偶尔做几手,也是小资金玩玩。如果没有一点实盘操作,缺乏盘感,写文章也无从下笔,心里会没有底的。”
“你写这些评论文章,操作者一定很看重吧?”
老杨的眼睛又闪烁着愉快的目光:“哈哈,人人都在学着如何告诉人们希望听到的话,或者给他们想看到的东西,--不是吗?但实际上,市场没有真相。而真正的真相,人们是不愿意看的,市场的真话,人们也是不希望听的。”
“为什么?”
“什么都不为,现实生活的很多事情都是这种逻辑,大多数人都是戴着假面具生活,但是这种虚伪的态度,在股票期货中只有死亡。——不是吗?”
江枫感到不理解:但他不敢再细问,自己毕竟是新手,这两个“不是吗”到底想表达什么?江枫迷糊起来:“难道这老先生是一个哲学家?”
“期货市场真的没有成功者?难道在期货上只有死路一条?”江枫忍不住又接着老杨的话题发问,并且期望能得到好的答案。
老杨说: “有是有,但极少,即使发了财,如果不抽出资金,不把资产固化,继续留在场内拼杀的话,哪怕连续九次成功,只要有一次失败,赚再多的钱也会归零。下场都不会好到那里去的。”
说到这里老杨突然停住了,沉默了好一会儿,似乎在为那些爆仓的散户哀悼,“至于那些小户,说句不客气的话,大多数人在期货上不留什么残渣。破产,婚变,抑郁症,是很多人最终的归宿。曾经的期货经历,给他们留下的是不堪回首的人生悲剧。”
话匣子一打开,老杨就收不住口了,话越说越多。过了一会儿,他诚恳地对江枫说:“实不相瞒,我干期货干了十几年,现在已经彻底丧失了信心。我的资金大部分都投到房地产了,如果股票行情来了也会买一些股票,但也会很快退出。”
老杨仰天大笑,大呼一口气,叹息道:“说白了,我只不过是期货股票市场上的老油子,在期货股票市场上混口所谓的技术饭而已。虽然期货赚大钱的机会很多,有时候我明明看到市场出现确定性很高的好机会,但我也不敢随便动手。我看到过太多人爆仓破产,太悲惨了,到了我这个年龄,不能再折腾了。”
说到这里,老杨顿了一下:“少数人是发了大财。他们赚钱之后马上就把赚的钱提出来,用这些钱投资房地产,开商店,购置高档产业。总之就是把钱全部花出去,变成实体资产。在郑州我就认识几个人,他们全是赚钱之后投入房地产去了,现在跟期货已经不沾边了。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啊!”。
“现在这些人大多都是行业的大亨了。据我所知,郑州的几位房地产大亨早期都参与过期货。也有少数继续留在期货上战斗的人,成为了专业的操作者。他们往往是中期操作,赚钱就提出一部分,然后只留本金继续操作。如果亏损到一定的底线就暂时休息。这些人已经算是老手,不会轻易被市场撂倒了。还有各公司短线炒手,专门从事期货短线的操作,公司的手续费很低,完全按动态盘的盘感操作,每天成交量很大,日内操作,当天进仓,当天结束,不会留底仓的,他们一天可以操作很多来回。这些人多数是当年绿豆盘锻炼出来的超级操作手,手法老道,赚钱快速毒辣,是绝对的短线操盘高手。他们的操盘手法,外省人很难适应。”
老杨说到这里眼中露出钦佩的表情,笑了笑又说,“这些都是期货中的奇闻异事,普通人是不了解的,这些操盘手的年龄大多数在32至40岁的样子,往往是当马甲出身,盘感好,下单迅速。年龄再大就不行了。再干下去,钱不一定能够挣,身体必定垮”
老杨讲的这些,江枫简直听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