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正阳收拾好行李和铺盖卷出发了。大轿子车开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荒芜的盐碱地,再七拐八拐到了一个破财的院子,四排简陋的平房,配上一个年久失修的篮球场。正阳努力的想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建筑,花了十分钟除了一个厕所和食堂真的找不到别的建筑了。

    这就是老师傅介绍的海港基地?连一个小渔村都不如,远处传来的汽笛声告诉正阳这里就是他渴望见到的大海。也是将来正阳为之奉献了十年的青春。

    海滨已经不开车了,每天跟着师傅干起了管道安装工,除了自己的专业活,什么零碎活都得干,这是一个比较辛苦的工作。单位流传着一句话,能看出各个工种之间的关系,管工骡子,铆工驴,火焊牵着,电焊骑。

    海滨现在的工种就是那个骡子的工作,从小没有吃过苦的他心里憋屈极了。

    冬天里的阳光格外让人上瘾,一个锅炉房改造工地上大家都在干活,海滨躲在大烟筒底下晒着太阳,抽着烟。挖掘机就在大烟筒下方挖坑呢,听着机器的轰鸣,海滨抬头看看蓝天白,心想这日子什么是个头啊?“这怎么感觉烟筒有点晃啊?”再低头一看挖掘机正在底下挖坑呢,我的个老天爷,海滨吓得蹭一下蹦起来,大声喊“快闪开烟筒要倒了,快跑啊。”

    坑道里几个干活的农民工首先听到喊叫,触电般扔下手机的铁锹,爬上坑边就往院子外边跑,边跑边喊,“出事了快跑啊,要死人了,快跑啊。”乌泱乌泱几十个人飞一样朝着院子外边跑。嘴里还不忘提醒剩下的人快跑。

    办公楼里的人隔着窗户看到黑压压一片人在狂奔,打开窗户询问发生了什么,可是成群奔跑的人哪有时间解释?就一句话“快跑啊,不得了了,快跑。”

    顿时整个办公楼又炸了起来,楼下的还好,三步两步跑出来奔向院外,楼上的就不那么幸运了,挤在一个楼梯,惨叫声不绝于耳。有丢了鞋子的,丢了手机的,有着急跑不到大门口就爬墙的,还有聪明的直接找个台阶根部,贴着身子躺底下的。整个锅炉房乱成一锅粥了。

    几个率先跑到院子外边的人感觉安全了才回过头来冲着旁边人问一句“怎么了这是锅炉爆炸?”

    “不知道啊?怎么是锅炉爆炸,不是烟筒倒了么?”两人脸上一脸迷茫。

    “烟筒那不是好好的么?锅炉也没看到有报警啊?”

    每个人脸上都充满疑惑,过了十分钟,锅炉房副经理人称王胖子出来了,雪白的衬衣基本一个扣子都不剩,露出雪白的肚皮,肚皮上还有几个血印子。灰头土脸的看着海滨他们的项目经理纪大海问“怎么了这是?纪经理?”

    “不知道啊,王主任,就是听见有人喊有危险,烟筒倒了,就都乱了”纪大海一脸无辜。

    等了几分钟大家平静了,纪大海突然冲着众人喊“谁他妈的第一个喊出来的?站出来!”人群平静的只有抽烟的声音,当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因为海滨早就跑到最远处工程车边躲了起来。

    最后人们又都回到了工作岗位,心有余悸的女人们不断平顺着自己的胸口。

    这次的大乌龙事件让纪大海非常恼火,其实背后早就有人把海滨偷偷的揭发了。海滨坦然面对着纪大海,咬死不承认。

    “不承认就算了吧,因为这次事情咱们工地停工整顿一天,你回家也休息几天吧。”纪大海无奈的说。

    海滨再次背着包独自坐上了回家的车“看来我真的不适合做这种辛苦的工作,我要自己创业去,闯出一番事业,让这些老东西看看。”海滨狠狠的想着。

    正阳刚来到海港什么都透着新鲜,大轮船,大吊车,大码头,都逃不出一个大字,清新的空气,无边的大海,都深深吸引着正阳,除了一个月四百元的可怜工资,还有一天十块钱的补助。两个礼拜可以回家休息一次。喜忧掺半吧。

    下了一夜的小雨,早起起来空气清凉,透人心脾,食堂的饭菜实在是难以下咽,匆匆吃了几口就上工地干活了。工序刚开始,大量的原材料开始进场。

    每天运进场的大家伙让正阳吃惊不已,巨大的钢管可以让正阳在管子里跑步前进,巨大的工字钢一人多高,巨大的钢丝绳比人的胳膊还粗。

    正阳他们的工作就是将这些钢管啊,工字钢啊组合成一个巨大的水上平台的水下支撑架,他们也叫导管架。

    一开始的工作还可以距离地面不高,但是是个细致活,要做饭分毫不差,正阳每天跟着师傅忙前忙后,对于施工工序了解的透彻了。

    “正阳跟我走”师傅老侯喊说道,“去把新来的那个独立桩卸下来。”

    正阳想了想进工具房,拖出两根手腕粗细的钢丝绳放在吊车平台上跟着师傅向料场走去。

    那个年代在厂里干活都是要拜师的,基本都是领导随机安排,技术好人缘好的都是要带徒弟的。有时候师兄弟多了也会形成一个小团体,有种安全感,依靠感。

    正阳有个师兄,不知道在哪个工地干活呢,至今还没见面。正阳在心里却对这种事有点不屑一顾,总认为只有比自己强才可以叫师傅。自从上次正阳的脑袋被撞后,正阳在心里总认为师傅的技术有问题,不太心甘情愿。

    五分钟就到了料场准备卸车,一辆十二米长的平板拖车,拉着一个钢管一头,后边有个自制的八轮托架,架着钢管的尾巴,足足二十五米长的一根钢管好有震慑感。

    师傅老侯安排两个吊车,准备一车一头把钢管抬下来,就近放在场地的枕木上。正阳也忙活着拖绳子,忙着配合吊车支腿子进入工作状态。

    正阳不偷懒,因为他喜欢这个活,觉得干这个工作挺爷们的。有时候给夏小慧打电话,讲讲这些大家伙很有满足感。工作简单顺利,没有半小时一根三十多吨的钢管放在规定枕木上了。收好工具准备返回,正阳不想坐车回去,想走回去,可以沿路看看这些新鲜的景色。

    正阳在海边看着远处一排排的渔船,飞来飞去的海鸥,边走边想“难道我以后的生活就是这些?怎么实现自己的理想啊?那么多的名山大川,还有美丽的川藏线。迟早有一天我会去看看的。”

    正走着,前面一片嘈杂,正阳好奇的凑过去看热闹。原来是二分公司正在往船上裝电缆,像小房子一样的电缆盘子让正阳目瞪口呆,“这是电缆?我的天呢,这得多少吨?”

    旁边一个师傅看了一眼年轻的正阳,一手拦着不让靠近,“这个电缆盘子九十多吨,看只能用两百吨的吊车裝船”。

    正阳痴痴的看着吊车慢慢起吊,慢慢转向,幻想着自己转行做一名吊车司机也许挺威风吧。

    突然人群中穿出嘈杂的惊叫声,“快闪开,快闪开。”

    正阳抬头一看,一百一十毫米粗的吊装用钢丝绳突然断裂,开裂点像一把巨大的雨伞一样,迅速旋转并散开。没有任何补救的办法,众人眼睁睁看着电缆盘把一辆蓝色解放卡车压成铁饼。

    “司机呢?快去就司机啊。”众人反应过来,慌忙上前查看。寻找半天,车上没有司机的影子,地上也没有流血的痕迹,大家放下心来。在人群后边走过来一个高个子女人,白裤子,黑色运动鞋,头发乌黑浓密。

    “完蛋了我就去个厕所就把我车给弄扁了?这回单位怎么交代啊”。女孩害怕的哭起来。

    在这海港基地本来就难看到女人,漂亮的女人就更稀少了。正阳也忍不住多看了几眼。不一会各种安全各种领导就来了,“估计又要有人倒霉了”正阳想着离开了现场向自己工地走去。

    惨烈的场面不但没有让正阳害怕,反而琢磨着这种事怎么可以预防,怎么才能避免?正阳进入了工作的良好状态。

    经过几个月的实习工作,和良好的表现,正阳终于调回了技术部门,从事技术员的工作。

    海滨因为上次谎报军情被训了个狗血喷头,工作情绪很受打击。没事就找个理由请假在家休息。想着琢磨着换个好的工作岗位。可能是因为海滨爸爸已经退休了,换工作的事情一拖再拖。人走茶凉的感觉让他觉得没有了信心。

    清脆的敲门声传来,海滨起床开门,一看原来是志武,志武笔挺的西装,鲜红的领带,远看好像归国华侨,成功人士。保卫科的工作清闲又风光。这才没几天志武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混混,江湖老大,身后随随便便两三个小兄弟跟着,生活很风光。

    “海滨哥,最近怎么样?听说你工作不开心,上次你妈去我家串门说的,不如咱们兄弟俩一起找点事做吧?”志武开门见山的说道,从兜里掏出一盒“一支笔”香烟,点着一根递给海滨,自己又点上一根。

    海滨深吸一口说道:“老爷子退了,也没人给面子了,就我这文凭估计一辈子就是个干活的,咱们一起闯闯也好,总不能总这么憋屈着。”海滨顿时来了精神,“还是兄弟可靠。”

    “知道我现在干什么么?”志武神秘的说道:“我现在在一个赌场给人看场子,要账,一个月怎么也弄个几千块,一起干吧,咱们才是最信得过的人。”

    “我靠!这种工作你也干?你爹知道了非打断你狗腿。”正阳开玩笑的说。低头想想其实也有种雪中送炭的感觉,在当时那个年代“混社会”在很多年轻小伙子眼里已经不是一个丢人的事,虽然走在法律的边缘,但还是挺风光,西装革履夹个包,光头,戒指,大金表,是社会混子的标配。

    海滨顿时有种以后就要行走江湖行侠仗义的感觉。但是生活永远要让小看它的人付出代价。

    第二天海滨和志武来到了他们要工作的地方,一个普通的小区,一所普通的租房,里面四个房间四桌麻将。人员络绎不绝,烟雾缭绕。别看场面不大,五脏俱全,有人玩牌,有人做饭,有人放贷。还有只要是来玩牌的抽烟喝水吃饭全免费。海滨的工作主要就是管那些借了高利贷的人要账。三四个小弟跟在身后,好一个威风凛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