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都市小说 > 寻道终难 > 九、唯物?唯心?

九、唯物?唯心?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道长,我是唯物主义者,深明唯物主义辩证法,并且曾经深入研究它的经典命题。”

    “最要紧的,不是你学过什么,而是学到了什么。哲学是智慧学,是科学的科学、万学之学。”

    道长呷了一口茶,悠悠地说着,明亮的眸子看着吴子吟,就像一涓清流或是暗夜里的幽幽的星光。

    “唯物和唯心也是联系地、辩证地、对立统一地、矛盾地、发展地、变化地,如果只取其一,便 是与辩证法相违背的。何况,人的心量比宇宙更浩大,不辞其小其细,方能有容 乃大,才能放大眼界格局。”

    吴子吟无言以对,默默地听着。

    “年轻人,看来你精通禅学。”

    “不只。师父,实话说我对东西方的哲学多有涉猎,对于世界几大宗教的教义也有一定了解,尤其是儒释道,小时候对兵法墨就读过,我从术来讲倾向于法家。”

    吴子吟看得出眼前的道 长绝对是个高人,称呼和语气愈加谦卑,他适时地给道 长续茶,如执弟子之礼。但对于他自己才学他有着绝对自信而不自负的自知之明。

    道长对眼前的年轻人也频频颌首。

    “总是要提升到‘道’的层面的。也就是自己的人生哲学,是世界观方,才能真正的看透世事天道人心,解脱烦恼而到生死,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道 长并不依吴子吟所想,用道 家的理论体系和术语来开导他,这让他大感意外。

    “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在下洗耳恭听,敬请道长开示。”他 有 礼有节地说着,谦恭中也有一丝挑衅。

    “你如何看待人生的际遇境遇?”

    “依辩证法来讲,是实事求是,面对现实;在佛家看来,是三世因果,不离因果,不昧因果。”吴子吟随口答道。

    “好一个实事求是不昧因果。南岳百丈禅师以一句‘不昧因果’度化了因&039;不信因果&039;&039;不离因果&039;而两度转世轮回了千年而不得人身的野狐,因为是其执信片面佛理的&039;&039;野狐禅,是大彻大悟之境啊。”

    吴子吟仔细地听着,联想到种种际遇,他也有深深的困惑与迷茫。

    “道家‘道德’‘南华’‘文始’三经,我也是看过的。但感觉道 &039;道 德&039;太玄,&039;南华&039;太放,&039;文始&039;太微。”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钳健九流,括囊百氏;常无常有,太一本源。放而任之,顺其自然,禅与之通;道心唯微,人心唯危,知之才能否极泰来挂盈保泰安身立命。”

    吴子吟听得入迷,而又有些难以言传的困惑,仿佛就是所谓 的不可思不可议,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世事无常要寻常,人间有道 道不远人 。”

    “世事无常要寻常,人间有道 道不远人 。”吴子吟随着道 长轻轻的学语,却如冰河乍裂般,划破了他已经成形的人生体验和认知。

    “有身才有命,有心才有命。要修心养性安身立命。”

    “依师父看来,古今 修心养性安身立命的修为以谁为最?”

    道 长略一沉吟,拈须道 :“或者北宋邵康节可算之一,在任何状况下安而乐。”

    “您是说有诗:&039;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邵雍?”

    “正是。邵雍是‘宋五子之首’,陈抟老祖的徒孙,位居程頣程颢张载周敦颐张载之上,是著名的儒学家、史学家、数学家、易学家,著作在经、史、子、集四部中都有集入,宋代一人而已。他死后十年,欧阳修的儿子为他请谥号为‘康节’,以平民身份在死后能有此殊荣的古来少见。学贯中西的康熙皇帝为其赐匾‘学达性天’,那是真正的惺惺相惜。”

    “哦?!”

    “在他在世的时候,司马光、富弼、张载几位宰相与他这位布衣为莫逆之交,《资治通鉴》也多有借鉴他的观点。他的梅花易数更是独步千秋,被誉为最准的预测术。电脑就是根据他创立的二进制发明的。其预测天时人事从来是毫厘不爽,简直就是活神仙!”

    “哦?!”一向沉稳的吴子吟几乎惊得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