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时间。”主考官打断他催促道。
许凡脸都黑了,也算南征北战面试无数了,没见过考官这么催时间的。
四分钟的答题时间,思考个十秒钟让答题,回答还没30秒,又开始催命。
招聘呢,严肃点行不行?
许凡还不想放弃。立即压缩思路,去除枝枝叶叶,直接爆大招,讲主题。
也就一分钟时间吧,答题完毕。
回顾一下,答得干练而全面,得不到满分,优秀分肯定是有的。
谢顶主考官在表格上划拉着。
从他手势上看,是写了个“5”,又加了个“5”。
55分?还是没达到及格线。
明明答得行流水,自我感觉良好。你们八个考官6个在我一开口时就给出了分数,一个答到一小半给了52分,主考官随后给了55分?
他扫了眼桌面,另外几位考官的分数,都在50分-59分之间。
就没一个及格的?
这有天理没有?
再沉默,那就不是有素质,而是懦弱了。
许凡抬起头,静静地看着主考官:“老师,请问,我的回答有什么错误的地方,你们给的分数,为什么压得这么低?”
半谢顶主考官不屑的声音:“虽然你逻辑性很强,回答也很全面。但对于孔子‘三十而立’的核心思想,领会不深,对它的社会实践意义,把握力不强。”
他挥了挥手:“你下去吧,第一道题不及格,后面两道,就没必要浪费时间了。”
许凡:“主考官老师,那我想请教一下,‘三十而立’的核心意思是什么?”
几个考官全笑了。
主考官轻蔑的声音:“这就暴露了你知识上的缺陷。三十而立,就是三十岁成家立业。喏,题面上已经有了,你没看仔细是吧?那我再读一遍给你听:请就三十而立,谈谈关于成家和立业的辩证思想。”
许凡:“那再请教主考官和各位考官老师,孔子的这句话,你们这样理解是错误的,你们知不知道?”
啥?
会议室所有人,先是一惊,继而大笑起来:“哈哈哈……”
半谢顶主考官气得连下巴都几乎歪了:“还没见过你这种放肆的考生,这题就是我出的,你一个普本毕业的,来质疑我?”
许凡:“老师肯定是名校毕业的吧?”
主考官指指其他人:“我川大的,不光我,在座的哪个不是名校出来的,喏,这位,渝省大学,那边那位,交通大学,最靠窗两位,北师大、人民大学,都是9八5的。”
萝卜开会,名校荟萃。
那意思很明显了,你一个普本的,膜拜吧,少踏玛在名校面前叽叽歪歪。
有个考官沉不住气:“你们普本的老师,很可能是我们名校毕业生教的学生,希望这位考生能谦虚点。”
那就是说,名校出去的毕业生当了老师,教出的学生到普本到老师,然后教了像许凡这样的学生。
许凡冷哼一声:“你们名校的老师教给了你们错误知识,你们又不加考证,以讹传讹!”
“啪!”
主考官直接把本子拍桌上了:“胡言乱语。你给我说清楚,教我们的老师,错在哪儿?”
许凡毫不退缩:“三十而立这道题,既然是你名校的老师教给你的,那么就是你老师错了。我刚才之所以不立即指出,是为了避免发生尴尬。”
“你们倒好,明明我回答得非常全面,却故意压分,那我现在就直话直说。实际上,我在第二点的回答中,已经包含了对名言错误认知的纠正,你们愣没有听出?”
“孔子‘三十而立’的‘立’,解释为成家立业,是文化传承中的以讹传讹。古代男子,二十都已婚配,十年后的30岁,再来谈成家立业,老师说,解释得通吗?”
“你们名校的老师不加考证,传到你们身上又不动脑,你们说,这就是名校应有的学术严谨吗?”
“那么这个‘立’,究竟作何解释呢?在《论语·泰伯》中,孔子曰过:‘立于礼。’在《论语·尧曰》中,孔子又曰过:‘不知礼,无以立也。’”
“所以,这个‘立’的正确意思,是‘立礼’,也就是说,这是一种自我的觉醒,是人格的独立,是自我把握自我相信的起始……”
一番慷慨激昂,会议室里没了声音。
有个考官轻声地:“诶,还别说,挺有道理,古代三十岁,都是老光棍了,这个年纪再谈成家立业,是不是晚了点?”
“我读大学时,也有些疑问。但导师说,以书上的知识为准,以后也就没再深究。”
“这题是主考官陈主任亲自出的,我看他脸有些挂不住了。”
果然,半谢顶主考官的脸青白相间,相反驳,却有些底气不足。
他稳稳心神,冷哼一声:“你还以为自己挺有才的是吧?那好,我就加试你一道题。”
“请听素材:你现在穿越到了秦朝的陕省,去参加一场考试,不料你突然感觉肚子饿,先得去吃饭,于是朝一家面条馆走去……请用完全符合秦朝的礼仪,对秦朝的用餐礼仪场景进行模拟。”
听完题面,几个考官都是一愣。
陈主任这是出狠招了。
这是国学院招博士的面试题好不好?必须对古代礼仪掌握得非常全面精准的考生,才能答全这题,任何一个细节失误,都是扣分点。
一个普本毕业的,哪儿有这么深厚的古文化底蕴?
小考生,这回要被名校毕业的修理得惨了。
许凡却眨巴着眼,看看《国学宝典》中的解释,望望考官,面露尴尬之色。
谢顶主考官感觉终于完胜:“怎么,能指教孔子名言,却不懂古代礼仪知识?”
许凡有些不忍心:“这题,还是不答了吧,答出来都是伤心。”
主考官鄙夷:“答不上,就直说不懂。”
许凡:“一定要我答?”
主考官:“这不是让你心服口服么!”
报社人事科的美女打起了圆场:“陈主任,别难为一个普本生了,你这是博研的题。还是你直接讲解一下,考生就退场吧。”
主考官点点头:“好,那我就讲一下。”
他以面食为例,从秦朝的用餐礼仪,讲到生活常识,引伸到古代传下的一些习俗,旁征博引,知识甚为渊博。
几个考官都鼓起了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