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虹灯迷双眼,上元明月悬里面。
九天玄女降凡尘,爱上大明好骚年。
“哈哈!…………哈………。
爱上大明好骚年。
表哥是骚年否?
林子羡一边牵着马一边看着刘字固。
自从走出卖他砚台的摊子,刘字固就一直把这两件事物抱在胸口,有时甚至用鼻子去嗅成啊瑶包装的纸张。
其实这也正常。
毕竟表哥刘字固已经十六虚岁。
在大明这个年纪成亲生子比比皆是。
从动物学的角度看,男子十五、六,女子女到了十三、四岁,发育基本成熟。
用后世赵忠祥老师,在《动物世界》的解说词就是:春天到了…………。
刘字固正在想成啊瑶,听到林子羡叫他,漫不经心回头道:“骚年?甚是骚年!”
林子羡知道他现在已经被迷住,说任何事都听不进去,转头小声对徐文成道:“表哥恐怕回去睡不着咯。
哈哈。”
徐文成也笑道:“人之常情,不可避免。
《诗经》第一篇就是这么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表哥比我大两岁,比你大将近六岁,现在爱慕女子,乃天道人情。
不然,圣人们如何让我们读这些书,男女之爱,合天道,存情欲,吾等同样逃脱不得。
想要成此姻缘,恐怕二人要度过些许难关,外王母那关就很难,除非老祖发话。”
林子羡闭上眼睛点点头,夜色伸手不见五指,答应家人晚上不论多晚都要赶回去,还好最近胡萝卜吃的多,没有夜盲症困扰。
大明大部分人晚上都看不清,这也是有夜盲症的原因。
只要营养补充好,夜盲症也不会得。
三人骑马出西门,一直慢骑到达侯冠县驿站,这才加快速度往回赶。
三人看到林府的红灯笼时,已经子时三刻,府门口站着两人,由于太远没有看清,近时才看清是谁。
三人翻身下马,林子羡把缰绳交到张护院手里问道:“你们巡夜时老爷他们都睡了吗?”
“睡了。
叮嘱过咱,要守在门口。
一直等着少爷们回来。”
张护院接过三人手里的缰绳,又看了看旁边的崔莲荣。
他不知道这戏子为何要一直守在这里。
林子羡刚下马就看到崔莲荣。
这家伙大半夜不睡觉,跑出来等他们干什么。
林子羡也好奇他为何等着他们,索性走过去问他。
“有事?”
崔莲荣闭上眼又睁开,大睫毛忽闪忽闪的看着林子羡,好似下足勇气说道:“林公子!
戏班明天就要去江西,你答应过我的。
戏曲话本。”
林子羡伸手挠了挠头,他想不起来什么时候答应过他,这家伙不是赖上他了吧。
刘字固回府以后也缓过神来,在一旁嘿嘿直笑。
林子羡看表哥在哪里笑,这才回想起来。
本来是表哥哄骗崔莲荣,他说过要好好给崔莲荣写戏曲话本,林子羡可没有说过。
虽然崔莲荣长的妩媚动人,要比一般女子都耐看,特别是穿上女装,根本分辨不出是男是女。
但是林子羡眼睛欣赏“女装大佬”,内心还是喜欢女人。
林子羡无奈,刘字固肯定不会给崔莲荣写的,这样哄骗单纯男子也不好,只能答应下来。
“以后!以后!…………。
有机会吾写一篇优美的戏曲话本,专门为你写的;这总可以了吧!”
“真的!
你答应的,我等着你。”
崔莲荣瞬间脸上露出笑容,在红灯笼映射下,灿烂的容颜,甚外迷人。
褒姒也不过如此吧?
………………………
隆庆四年正月十六,崔莲荣跟随戏班走了,带着满心憧憬离去。
林子羡醒来时已经到吃午饭时间,士族吃饭时间与农户不一样,林府一天三顿饭,庄子上农户一天两顿。
无非节省粮食尔。
正在吃饭时,李啊姝有进门叫他。
“少爷!三老爷已经在老宅等着了,已经派人催过几次。”
现在李啊姝也改名了,正式升级为“春儿”。
郑氏看他总往出撵李啊姝,知道他现在讨厌丫鬟,也不再强求。
“恭喜你了,正式成为府里管事丫头,再过几年也让大母给你找个好人家,没准可以成为诰命夫人。”林子羡一边穿衣服一边逗着李啊姝。
李啊姝斗嘴总被气哭,现在林子羡气她时,她都选择沉默。
路过东前院时,弟弟林子安已经在等着他,看样子已经站在这里很久,似乎对于林氏族学心向往之。
虚岁七岁的小大人,正是后世上学的好年龄。
“跟在吾后面不许吵,也不许乱问。”林子羡一边走,一边回头看向林子安。
“是!大兄。”
自从晋代,衣冠南渡,五胡乱华。各个家族开始抱团取暖,族学也孕育而生。
其实也属于垄断性质。
当时普通人家看书的资格都不会有,又如何进学呢。
所谓寒门读书人。
寒门也是有“门”的。
太祖发《谕中原檄》:予本淮右布衣。
老宅族学已经修缮一新,林如楚早就等在院子里,看到林子羡与林子安走进开口训斥:“什么时候了,十年寒窗苦读是何意,平常家子期盼读书,尔等虚度了光阴。”
“三叔勿怪!昨晚上元节,吾睡的晚些,表哥二人已经到了吗?”林子羡一边看着林如楚,一边偷笑,刘字固与徐文成肯定也没有过来。
“进入族学叫先生,这是规矩,他二人晚来吾自会责罚,今日你晚来罚写《周易》一遍,子安年纪小不予责罚,下不为例。”林如楚此时异常严厉,看上去威严许多。
《周易》2000多字,写一遍也挺累,恐怕等会刘字固与徐文成过来,林如楚会罚写《左传》。
《左传》字数多,20万字左右。
林氏族学只有林氏家族内部亲属,现在家里就他们四个到达入学年龄,四人学习内容也不一样,刘字固已经取得秀才功名,以后主要学制宜与五经等。
徐文成与林子羡差不多,熟练掌握四书内容,背诵、典故都要铭记于心,五经也要熟读,《大明律》全部背诵下来,诗词也要学习…………。
林子安才刚进学两年,现在也刚开始读四书,还不能背诵。
林如楚只能教每人不同的书。
走进崭新的学堂,书桌、椅子、笔、墨、纸、砚全部是新的,这是林如楚刚回来时就开始准备的,朝廷放假让他回家探亲,具体官职还没有安排,恐怕要在家里待上一年、两年,索性全力培养林子羡他们。
“等会他俩来,吾要好好教育你们,读书不刻苦,老时颠簸路。”林如楚坐在学堂前面看着林子羡与林子安。
一刻钟以后,刘字固与徐文成才慢悠悠的走进学堂。
林子羡看见刘字固顶着黑眼圈,这与食铁兽眼睛几乎一模一样。
林如楚拿着教鞭拍打着桌子,眼睛狠狠盯着二人,闭上眼睛又睁开,:“你二人下学回去写一遍《论语》,明日交上来与我,今日站到后面去,不许交头接耳。”
林子羡内心偷笑,还好来早了,不然写《论语》就太累了。
刘字固与徐文成走到他身边时嘴里骂骂咧咧,好像在埋怨他。
“一寸光阴一寸金,汝等虚度光阴,实属懒辈之人,今日教你们《荀子》劝学篇,好叫你们知道读书不易。”
林如楚边走边边念:“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学习不可停止,有学问之人更如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有不断的努力学习,才能明白世间万物之真理……………。”
不得不佩服三叔林如楚的学问,大明进士熟读大部分书籍,不用看书就能详细讲解名句、典故。
啪!啪!啪!…………。
你二人站着抄写,犹如木头站在那里有何用,我念你们抄。
刘字固与徐文成一时叫苦,今日才知林氏族学严酷,这以后要吃些苦头了。
现在族学都是念、写、背、打。
最开始跟着先生念,之后是写,先生还要检查,最后是背诵,要是背诵不下来就会挨打。
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一代一代学子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念。”
所有人跟着一起念。
“写。”
林子羡提笔把这段写下来,他写下来比较轻松。
后面站着的二人就难了许多,地下放着砚台,一边写一边蹲下粘墨,还要把纸贴在墙上写,这时已经叫苦不迭,额头上的汗一直流个不停。
“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念。
写。”
众人写完才听到林如楚说道:“把写过的纸拿过来,如有错字罚写一百遍,子安年纪小不用检查。”
从中午一直到晚上天黑,学堂已经点上蜡烛,昏暗的烛光照耀在每个人脸上。
徐文成与刘字固已经快要站不住,紧忙走到学堂前面,拿着皱皱巴巴的纸张递给林如楚。
林子羡与林子安嘿嘿偷笑,他们二人走路好似两只大螃蟹。
横着就路过他们这里。
“字固错三个字,每字一百遍,写完去吃饭。
文成错五个字,同样一百遍。
子羡也错三个字,你们三人写完再去吃饭。
记住明天子羡把默写《周易》、你二人《论语》一同交上来,上课之前我要检查。
不可偷懒!”
哎!今天晚上又要熬夜咯!
三人叹口气,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