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说的没错,此计歹毒,乃是韩王所为。可那郑国是实施者啊,难道他还能无辜了不成?”
老甘有些不满意秦用的说法,在他看来,郑国做这件事情,本身就不无辜,自己怪罪他,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凡是有点血性的老秦人,都不会宽恕郑国的所作所为。
“老甘,你太过较真了!”
“郑国修建的那条河渠,我去看过,虽然工程还未完成,但有成之日,必将灌溉万顷良田,沃跃千里!”
“这一点,对我大秦来说,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有时候,事情不该往坏的方向去想,人心都是肉做的,有坏人也有好人!”
“那郑国做事,兢兢业业,韩王的想法,不代表就是他的想法。韩王想一次疲秦之计拖垮我大秦,但人家郑国指不定想借此事,为天下做一件大事呢!”
秦用摆摆手,虽然他很欣赏老甘,但那郑国,一个千古留名的人物,他也是久闻大名的。
这个时代的人,或许会被局势迷惑。
但俗话说得好,时间出真理,在往后几十年,当所有人都享受到郑国渠带来的好处后,谁还会责骂郑国?
在这个时代,可不像后世,有玉米土豆这些高产旱地农作物。
在这里,一切的食物,基本上都只能依靠农田水稻。
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水利工程越发达,这个国家的就会越富有,资本越加雄浑。
因为水利带来的是更多可以利用的农田,而利用好这些农田,就能养活更多人,这是一个国家真正的资本。
当年李冰一条都江堰,让秦国农产富庶,远超过他,打起仗来,资本永远都是最能支撑的。
如今,郑国渠一旦修通,带来的好处只能更大。
或许在修建郑国渠的时候,会耗费秦国不少的国力,但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回报都是丰厚的。
“公子怎么总是为那郑国说话,难不成郑国是奸细的事情,还是误会他?”
老甘不满道。
“老甘啊,你还是在较真啊。随便吧,时间出真理,以后你就知道那郑国是什么样的人了!”
秦用微微摇头,他也懒得和老甘这较真的人扯这么多,当即起身,便要前往后院。
“哈哈哈,听掌柜这话,似乎和那郑国很熟悉,特别了解那郑国啊!”
就在这时,一道哈哈大笑声响起,嬴政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在外面听了片刻,也很好奇秦用为什么一直在说郑国的好话,可到了关键时刻,秦用不说了,这让他有些受不了,当即哈哈大笑,走了进来。
“哎哟,贵客啊,赵郎,今日又带别的客人来了?”
秦用回头一看,顿时就乐了。
这可是一个豪客的,别看这段时间店面没什么客人,但就光赵郎一人的消费打赏,虽然都是隔好些日子才来一次,但酒楼的收获依旧比正常营业更加赚钱十倍。
伺候好这位贵客,那简直比生意红火都要赚钱。
当然,要是贵客传贵客,再带来更多熟客,能让他赚到更多的钱,那才是真正的美好。
毕竟这世上,还没谁嫌钱多的。
“来来来,赵郎,夫人,还有这位客官快快上座!”
“本来吧,酒楼刚招了一些帮手,但今日几位贵客上门,免不得我还得亲自动手才行,毕竟不能怠慢了不是?”
“你们先坐,我现在就去,好好做几个菜,大家吃的开心,喝得爽快,聊得通畅!”
秦用上前,牵引着几人前来上座,笑着说道。
一旁,老甘一家子见状,也知道是贵客来了。
他们没什么经验,一时间一个个都走了过来。
“掌柜的,可有什么吩咐?”
老甘率先问道。
“你们几个旁边站着,如果贵客有什么招呼,你们听话办事就成,招待几位贵客的事,还是我来!”
秦用摆摆手,说话间,径直去了厨房。
那三人闻言,乖乖来到一旁站定,等待着嬴政等人的吩咐。
嬴政虽然急切郑国之事,但见秦用热情,却也没有打断。
他就喜欢看着秦用这乐呵呵的模样,似乎心情都愉悦了不少。
半个时辰后,秦用又弄了一桌子菜,全部送上来后,都不用招呼,自顾自都就坐了下来,笑道:“客官,这位新来的客官,你可没我介绍过,以后指不定就是熟客了,介绍介绍!”
嬴政莞尔,看了看一张马脸的李斯,笑道:“这位人称木子,你也叫他木子就好。我经常在他面前说掌柜的厨艺多好多好,他不相信,今天刚好有时间,我就拉着他过来品尝品尝。掌柜的,你要是能征服他的胃口,以后可就多了一位客人了!”
一旁,李斯第一次和秦王同席用膳,略显局促,见秦王与这少年人交谈甚欢,心中不禁有些羡慕。
次子能被秦王如此看重,飞黄腾达,那是迟早的事啊。
秦用听了嬴政的介绍,顿时哈哈大笑,招呼着大家用菜。
他倒是一点不担心自己的手艺征服不了这叫木子,莫说后世顶级大厨了,哪怕是一个普通的厨子,放在这个时代,都是顶级的存在,还怕征服不了这个时代人的胃口?
“木子,看来这位贵客还是一位读书人啊,真是敬仰敬仰!”
秦用一边招呼着众人,一边笑看着李斯道。
在这个时代,后世人会发现,很多人的称呼,都会带一个子字。
例如圣人孔子,本名孔丘,但别人都习惯称他孔子。
还有老子,本名李耳,但别人都称他老子!
再如鬼谷子、孙子、庄子等等,这些可都是后世闻名于世的圣贤。
在后世,很多人都不明白,这样的圣贤人物,为何要用子来称呼呢。
这子,不是很小的意思吗?
就好像儿子,孙子一样,那都是看晚辈的代表。倘若外人这样称呼你为小子,小儿子,小孙子啥的,那都是骂人的。
可实际上不然,在这个时代,子这个字的含义,就和后世称呼先生的含义是一样的。
先生,教书先生。一般为人师者,才能被人称之为先生。
所以,在这个时代,能被称之为子的人,大多都是有才学,足以让人学习的人。别人尊你为师,才会在你的称呼中带上一个子。
如孔子,孔老夫子,又可以称之为孔先生,孔老先生。
孙子,孙先生。
所以,秦用开口,便把李斯当作了一个读书人,一个受到嬴政尊重,可以奉以为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