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新顺天下 > 第五十四章 潜伏,潜伏

第五十四章 潜伏,潜伏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李弘基对秘间科的要求是,在保护自身安危的同时,尽可能的获取敌军的军事和经济情报。李弘基一再强调,一旦自身安危受到威胁,必须立即撤离,这让秘间科情报人员非常感动。

    一个多月来,有关襄阳的各种情报都源源不断的传回南阳,这使得李弘基对襄阳的军事决策更加有信心。

    到12月中旬,秘间科在襄阳的守军中除了百户张哥,还发展了其他内应。这为接下来闯军攻打襄阳提供了便利。

    襄阳城,秘间科一处秘密据点,罗虎拿着一支燧发枪,试射了几发后,又拿起来左看右看,非常满意。这是李弘基派人送过来的,数量足以满足秘间科的行动人员即力士的需求。为确保行动万无一失,秘间科力士将配合内应行动。这些力士都是军中精干人员,以各种方式陆续潜入襄阳城,等候行动。

    除了负责行动的力士外,秘间科在襄阳的情报人员有20多人,分布在襄阳的各个角落,密切关注官军和官府的一举一动,收集情报,发展内应,以策应闯军攻城。

    作为秘间科在襄阳的总负责人,罗虎虽然年轻,但做事干练,他根据李弘基的指示,将襄阳城的秘间科督员以上的情报人员召来开会,开始布置任务。

    参加会议的为秘间科在襄阳的各级负责人,督办一人,督员3人,这是秘间科在襄阳的核心力量。

    “诸位,大帅将在年后对襄阳用兵,这是确定无疑的。大帅要求我们秘间科加快情报的收集,尽量在守军中发展内应,减少攻城时我方损失。”罗虎道。

    “罗督使,目前我们秘间科襄阳办已与守军中的一些底层士兵和部分基层将官进行了接触,已经发展了部分内应,为我军攻城提供策应。现在,我就让具体负责的督员亲自为你介绍。”督办牛路首先站起来道。

    “可以。”罗虎道。

    “罗督使,我是督员陈小军。经过我们组的努力,守军中已经有两个小旗愿意做内应。这两个小旗负责东城防守。在我军攻城时,会假意抵抗,待我军登上城墙后,配合攻击守军。”督员陈小军汇报道。

    “罗督使,守军有一个总旗答应做我军内应。但他有一个要求,闯军进城后,他要官升一级。”督员李二道。

    “这个没问题。我们闯军现在需要大量的武官,这个要求我答应了。如果这次他立了大功,官升两级都没问题。”罗虎道。

    “罗督使,我发展的内应比较分散,都是底层的士兵,大概有一两百来个。”督员刘鹗道。

    “这个没问题。当我们与官军发生冲突时,他们站到我们一边,共同攻击官军。你们的工作都做的不错。襄阳攻下后,我会为你们请功。你们回去后,要注意隐藏身份,不要被官军识破,免得功亏一篑。当然,万一诸位觉得有暴露的危险,还是要尽快撤离。在攻城前,不能让我们的内应知晓彼此的身份。”罗虎道。

    “罗督使放心,我们知道该怎么做?”牛路、陈小军、李二、刘鹗等立即道。

    “这段时间,你们要继续在守军中发展内应。做事不能操之过急,要谨慎。我们秘间科做事,要牢记谨慎二字。秘间科人员之间,只能单向联系,彼此之间不能横向联系。即使暴露了,也不会被官军一网打尽。”罗虎道。

    牛路、陈小军、李二、刘鹗等连忙称是。

    会议结束后,罗虎继续以店小二的身份做掩护,带领秘间科同仁,积极收集襄阳军情,发展内应,为闯军攻城做好准备。

    李叔又找上罗虎。

    作为献军在襄阳城的细作,李叔一直为献军探听襄阳虚实。但自献军离开湖广后,李叔工作暂时中止。即使知道罗虎身份后,猜测到闯军将攻打襄阳城,但由于张献忠远在四川,两军又同属于义军,李叔并没有将闯军也在襄阳活动的消息告诉张献忠。

    “小虎,你们闯军是不是近期打算攻打襄阳?”李叔问道。

    “我军确实有攻打襄阳的打算。”罗虎并不隐瞒。

    闯军和献军目前是同盟的关系,双方之间的共同敌人还是官军。

    “张帅(张献忠)派李叔藏身襄阳,是不是也打算攻打襄阳?”罗虎问道。

    “我算是张帅的一招闲棋。现在张帅远在四川,一时半会根本就打不到襄阳来。”李叔道。

    “李叔,你是不是很想回到献军去?”罗虎问道。

    “离开献军这么久,还真怀念在献军中,与诸位弟兄喝酒吃肉的情形,不知道当初的兄弟,还有几个活着。我听人说,张帅被杨嗣昌追的急,现在剩下不到1万人,大部分人被打散了。”李叔感慨道。

    “吉人自有天相。张帅现在活的好好的,官军拿他还真没办法。”罗虎安慰道。

    “我也想追随张帅去。可是,我的任务是探听襄阳虚实,只要襄阳还在官军手中,我就得一直待在襄阳。”李叔道。

    “李叔,你我是叔侄,但又属两军。你是如何看待闯军和献军?”罗虎问道。

    “都是义军。闯军和献军就像一家人,两军合在一处,力量就会大增,官军就不是我们的对手。”李叔道。

    “我们两军将士,大部分都是陕西同乡,打断骨头连着筋。如果有一天,明朝灭亡了,闯王和张帅都不会甘居对方之下,兄弟阋墙,到时两军就会成为生死对手。”罗虎道。

    “确实如此。可我们这些做小兵的,又能怎么办?”李叔道。

    “李叔,你有没有想过来闯军这边?”罗虎问道。

    “以前没有想过,但小虎在闯军,你李叔我还真想投奔你。”李叔笑着道。

    “如果李叔真想来闯军,我可以给你安排一个位置。”罗虎道。

    “看来小虎在闯军中混得不错,你李叔我还真需要你的照顾。”李叔打趣道。

    “我出身闯军孩儿兵,承蒙闯王的厚爱,现在在闯军秘间科任职,担任督使。不过,情报工作不是我的所爱,我还是想进入军中,与敌军真刀真枪干。攻下襄阳后,我要向闯王请命,重新回到军中。”罗虎道。

    “原来小虎早已成为闯军一员虎将。看到小虎如此有出息,李叔我也总算松了一口气。”李叔道。

    “李叔,如果有一天,明朝灭亡,你认为这天下最后会属于谁?”罗虎问道。

    “我不知道。我一个大头兵,哪里关心这么远,在这乱世能够活下来就不错了。”李叔摇头道。

    “我认为,天下一定属于闯王。李叔,你有没有听过‘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语。”罗虎问道。

    “略有耳闻。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消失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李叔奇怪的问道。

    “‘十八子主神器’说的就是闯王乃天命所归。宋大仙说闯王贵不可言,是人主之相。朝廷自然不会允许这样的谶语在天下传播了。”罗虎道。

    “原来如此。”李叔道。

    “李叔,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罗虎道。

    “小虎,你说说看。”李叔道。

    “李叔,你可以回到献军,为闯军做内应,收集情报。将来闯王统一天下了,你就是大功臣,封侯拜相都有可能。”罗虎道。

    “我一个小兵,即使回到献军,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李叔泄气道。

    “据我所知,张帅的妻妾和军师潘独鳌现在还关押在襄阳,如果到时你将他们带回献军,一定会得到张帅的重赏,赏你一个一官半职不是问题。”罗虎道。

    “如果真的能救出夫人和军师,张帅一定会非常高兴,肯定会赏我一个官做。”李叔高兴道。

    “李叔只要潜伏在献军中,为闯军提供情报,必要时倒戈一击。天下大定后,闯王不会亏待李叔的。”罗虎道。

    “想不到多年未见,小虎越来越能说会道。”李叔道。

    “李叔过誉了。”罗虎道。

    “我李保田从今天开始加入闯军,今后供闯军驱使!”李叔想了想,终于下定决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