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新顺天下 > 第六十四章 新的潜伏计划

第六十四章 新的潜伏计划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父帅,献帅的夫人高氏及其侍妾,还有军师潘独鳌,已被我们从襄阳大狱里解救出来,现已安置好。”李双喜汇报道。

    罗虎在襄阳探知张献忠的妻妾和军师都被官军关在襄阳监狱。攻下襄阳后,罗虎就将这个情报告知李弘基。同为义军,李弘基当然不会坐视不管,立即派人将他们释放出来,并以礼相待。

    “他们被关在监狱这么久,身体非常虚弱,要派人好好照料,等他们的身子骨恢复后,我们将他们送还给献帅。”李弘基道。

    “这次能够如此迅速攻下襄阳,你们秘间科功不可没。尤其是罗虎,年纪轻,做事很干练。”李弘基夸赞道。

    “谢父帅夸奖。”李双喜恭声道。

    “这段时间,秘间科的工作卓有成效,我都看在眼里。今后,秘间科的工作还要继续加强,不仅官军中要有我们秘间科的情报人员,献军、清军也要有我们的情报人员。献军虽然与我们同属义军,但我们也要尽早准备。如果将来献军与我们翻脸,我们也能第一时间侦知,第一时间做好防备。

    尽管现在清军与我们还隔着官军,但世事难料,双方迟早会碰面。我们现在早做准备,就不会事到临头两眼抓瞎。我认为,清军比官军更难对付。”李弘基道。

    “父帅放心,我已经安排秘间科人员潜入辽东。我给的指令是尽快想办法潜入到清军内部,做好长期潜伏的打算。暂不主动搜集情报,也不向外传递情报,除非接到相关指令。献军那,我也会想办法派人潜伏进去,以待将来。”李双喜道。

    “清军并不信任汉人,想办法以蒙古人或者满洲人的身份潜伏,才能获得更高级别的情报。实在不行,就想办法策反蒙古人和满洲人。秘间科尽量派更多的人员潜入到清军中去,积少成多,先易后难,慢慢打开局面。我们闯军多是陕西口音,这限制了我们的潜伏身份,大多是商人和降兵的身份。

    因此,我们要在辽东发展一批当地的秘间科人员。但由于清军信任的是满人和蒙古人,我们获得的大部分是外围情报,要想获得核心情报,只能通过满人和蒙古人。我们可以这样做,一是策反满人和蒙古人,二是潜入到满人王公贵族身边去。这些满洲王公贵族的包衣奴才都是汉人,就是一个机会。

    秘间科不要操之过急,要慢慢完善潜伏计划。一个好汉三个帮,你可以找秘间科其他人商量,也可以与李岩、牛金星、宋献策这些人商量,让秘间科的潜伏计划更加切实可行。”李弘基道。

    李弘基可不相信清军内部一团和气,都对爱新觉罗家族忠心耿耿。只要肯下功夫,总能打开缺口。李弘基之所以要李双喜找李岩、牛金星、宋献策这些人,就是因为秘间科不是特务组织,而是情报机构,闯军高层有知情权。

    “你将罗虎找来,我要好好奖赏他。这次攻下襄阳城,罗虎功不可没。”李弘基道。

    李双喜下去后,不到一盏茶的功夫,罗虎就来了。

    “小虎,你这次做的不错,我要重赏。你给我说说,你想要什么赏赐。”李弘基开怀大笑道。

    “大帅,我还是想回到军中。军旅更适合我。”罗虎挠挠头道。

    “没问题。”李弘基爽快道。

    “不过,你要将你的经验传授给秘间科其他人,秘间科可是我们闯军的耳目,是我们的秘密武器。这次能够以这么小的代价拿下襄阳城,秘间科立了大功。对了,你要将这次立功人员名单早日报上来,我们要好好奖赏。”李弘基接着道。

    “我代大伙谢谢大帅!”罗虎躬身一拜道。

    “大帅,张帅的夫人和军师是不是已经被我们放出来了?”罗虎问道。

    “是的。”李弘基道。

    “大帅,我想向你求个人情。”罗虎道。

    “你说吧。有什么要求,我都答应你。”李弘基慷慨道。

    “我有一个叔父是献军的细作,一直在襄阳的官军中,为张帅打听虚实。现在,襄阳被我军攻下,他的使命也就结束了。我同他说好,今后让他为我们闯军做事,潜伏在献军中。我想让他护送张帅的妻妾和军师回献军。这样一来,他就会得到张献忠的赏识,对我们闯军作用也就更大。”罗虎有点不好意思道。

    “小虎,你还真是干秘间科的料。当然,我会尊重你的选择。你将这件事和双喜说一下,让他帮你安排。”李弘基拍着罗虎的肩膀道。

    罗虎下去后,李双喜又来禀报道:

    “父帅,献帅军师潘独鳌求见大帅!”

    “让他进来!”李弘基道。

    “潘独鳌拜见闯王!” 潘独鳌进来后,向李弘基躬身一拜。

    “潘先生免礼。”李弘基虚扶一下道。

    “潘先生,你受苦了。” 李弘基道。

    潘独鳌约50多岁,穿着灰白的长袍,由于关在襄阳大狱将近一年,脸色显得十分苍白,精神也萎靡憔悴。

    “潘独鳌谢闯王救命之恩!” 潘独鳌再次一拜道。

    李弘基坦然受了这一礼。

    “潘先生,不知道你有何事。我已经吩咐人,等局势稍微安定下来,将派人护送你和诸位夫人回到敬轩(张献忠字)那里去。”李弘基道。

    “我的命是闯王所救,我想加入闯军。” 潘独鳌开门见山道。

    “我非常欢迎先生的加入。但现在,闯军和献军是盟友,你又是献军军师,如果贸然接纳,这会影响两家关系。”李弘基有点为难道。

    “是我让闯王为难了。” 潘独鳌泄气道。

    “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先生想不想听?”李弘基道。

    “闯王请说。” 潘独鳌。

    “不瞒先生。我军已经攻下南阳全境,现在又攻下襄阳,南阳和襄阳已经连成一片。我军以南阳为根基,开始经营地方。”李弘基道。

    “闯军发展如此迅猛?我被抓前,闯军还在陕西。现在,竟然已经攻下南阳和襄阳。” 潘独鳌感慨道。

    “那现在,献军怎么样了?” 潘独鳌问道。

    “敬轩虽被杨嗣昌的大军围困在四川,但摆脱官军的包围指日可待。”李弘基道。

    “那闯王说的想法是什么?” 潘独鳌问道。

    “我想请先生继续留在献军中,做我们闯军的内应,今后为我们闯军做事。先生是献军的军师,很受敬轩的器重。献军与闯军是义军中两支最大的力量,一旦明朝被推翻,献军和闯军为争夺天下最后的归属,一定会翻脸。”

    “闯王认为我一定会做闯军内应?” 潘独鳌问道。

    “我相信先生一定会做出明智的选择!”李弘基道。

    李弘基与潘独鳌谈了许久,没人知道两人谈了什么。但自那以后,直到回归献军,潘独鳌都没有再求见李弘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