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过,奥尔良公爵在阿金库尔战役中被英国人给抓走了,亨利五世在临死之前还说无论如何也不能将他释放。现在,他对于自由和法兰西早已不抱任何的希望。尽管如此,他并没有选择当一名叛徒,因为他至少没有命令奥尔良人在英格兰人的面前打开城门。
英格兰人的野心总是永无止境,只有像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的浩劫才能遏制住岛国人民对大陆甚至是整个世界的渴望。所有的战犯和侵略者都会给自己找一个理由,在那个时代,最好的借口已经变成了王位继承权之间的争斗。
根据《特鲁瓦条约》的规定,儿童国王亨利六世拥有成为法兰西国王的权利,但他又太过年幼,因此他现在拥有两个摄政王,一位是负责英格兰本土事物的格洛斯特公爵,另一位则是自称为法兰西摄政王的贝德福公爵。后者和他的同僚们无论如何也要夺下奥尔良,然后挥师南下,杀死或驱逐所有的真正的法兰西人,因为只有这样,侵略者在这片土地上的利益才可高枕无忧。
奥尔良人自知无力抵挡强大和残忍的英格兰人,1424年~1426年,为了避免战争,他们愿意付钱给他们的敌人。因另一方面,他们依旧宣称自己是效忠于百合花的,并积极地构建防御工事。
奥尔良位于卢瓦尔河的北岸,当时整个北方都已沦陷,他们只能获得来自南方的补给。在市中心以南,有一座大桥直通南岸,这是最为重要的一条补给线。为了保护它,市民们在大桥的南端修建了一座十分坚固的桥头堡,取名为图勒尔堡垒。在它南边的不远处还有一座非常雄伟的监狱,名为圣奥古斯丁,人们也将其改造成了一座城堡,并用来为桥头堡提供保护。
142八年10月12日,英军开始进攻奥尔良,人数大约有6000人,他们的总指挥是索尔兹伯里伯爵。此外,还有一支由勃艮第公爵派来凑数用的几百人的小部队。
10月22日,进攻开始之后的第十天。奥尔良的战略要地图勒尔城堡被英军攻克,它曾经抵挡了英军一个月之久,可这一次英国人用挖地道的方式成功突破了围墙,失去保护的城堡也在炮击之下失守,法国人只能通过炸毁桥梁的方式阻止英军从南边攻入城中,这条最重要的补给线就这样被切断了。
当时,驻守在奥尔良的城防司令是前任奥尔良公爵路易的私生子。他没有正式的姓氏,名字是让,1439年被封为迪努瓦伯爵。在此之前人们都将他称之为“奥尔良的私生子”。
私生子在奥尔良长大,这就是他的家乡城市,后来他的身份得到了公爵夫人瓦伦丁的认可。25岁的时候,也就是1427年,他和法兰西的将军西奥?德?戈古尔,率领着奥尔良的士兵,在蒙塔日与当地的民兵们一起,击败了英国沃威克伯爵的军队。
从奥尔良到蒙塔日,只需要向东行驶6八公里。可1年前的那次胜利并没有阻止奥尔良被包围。英格兰的大军抵达之后,法兰西东北方向的边界线就退到了卢瓦尔河。
私生子很想守住他的家乡,在英军进攻之前,他立刻请求太子的支援,因此而得到了法兰西元帅布萨克和名将拉海尔的协助,他们一起率领着2000人的部队抵达了奥尔良,当时正是图勒尔城堡失守之后的第二天。不久之后,克莱蒙伯爵也率领着自己的军队抵达了奥尔良。
市民们很高兴,他们对法兰西的军队抱有很大的信心,相信他们可以击败城外的那支战无不胜的英格兰军队,尤其是威廉?格拉斯戴尔手里的那面八0年来无往不胜的尚多斯的军旗。
法兰西的军队就这样驻扎在了奥尔良城内,每天吃着由市民们提供的食物,城外的英军也在不断地集结和获得增援,决战的紧张情绪迅速地占据了每一个人的内心。
11月的某一天,英军的总指挥索尔兹伯里伯爵站在窗户的旁边眺望着远处的奥尔良。这时,一发石弹突然飞了过来,正中他的脑袋,他的半张脸和一个眼睛瞬间就变成了血窝,不久之后就去世了。人们惊讶地发现,这枚炮弹竟然是从圣母教堂里发射的,因为那里的高塔被改造成了炮楼。更加令人震惊的是,那名炮手竟然是一个年幼无知的孩子,他在玩耍的时候无意之中点燃了火炮上的引线。
法兰西和英格兰人都认为,那位伯爵是遭到了圣母的惩罚,因为他经常去洗劫圣母修道院和教堂。这场意外减缓了英军的攻势,为那位必将到来的少女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英军的总指挥换成了约翰?塔尔博,他同样是一位被法国人所畏惧的将领。
12月25日,圣诞节。为了庆祝这一重要的节日,双方同意休战一天。基督徒们几乎将一这不成文的规定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不论他们是天主教、新教还是东正教。
12月26日,英军加快了攻势,4天之后他们就完全占领了奥尔良郊外,并将火炮布置在城市的四周,每天都会对城内进行数次炮击,但效果很差。因为绝大多数的炮弹都被高大且坚固的城墙拦下了。
据说,某次炮击对奥尔良造成的唯一损失,就是破坏了一户人家的午餐,这家人居住在市中心的某栋房子里,他们享用午餐时突然有一发石弹飞入家中,正好落到了餐桌上,午餐全毁了,可是餐桌周围的人却安然无恙。还有一次,英军发射的炮弹只是打飞了某人晾晒的一双鞋,那人将鞋子捡回来之后,发现鞋子完好无损。
除了炮击以外,英国人还在奥尔良的周围大兴土木。他们准备修建十几座坚固的城堡,将城市彻底包围,让城内的军民因饥饿而溃散。这样一来奥尔良就可以不攻自破,而不用承受巨大的损失发起强攻。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法兰西的士兵们每天都会吃三顿饭,而他们的工作竟然只是站在城墙上观看英格兰人修建城堡。市民们很不满意,他们要求法国的将军们立刻出征,驱逐敌人。
2月10日,在舆论的压力之下,将军们决定发起进攻,他们先召开了军事会议。与会者之中最有名的就是“突击队长”拉海尔,他的原名其实是艾迪安?德?维尼奥勒(éienne e ignlles),拉海尔( hire)只是他的外号,意思是“愤怒”。因为他的脾气很暴躁,性格也很粗鲁。此外,他非常的不虔诚,经常满嘴脏话,最大的爱好就是冲锋陷阵。几乎每个人都见过他的卡通形象,因为他就是扑克牌里的“红桃j”。
军事会议上,私生子对将军们说道:
“城内的人都希望我们取得一些战果。那么我们应该攻打哪里呢?”
拉海尔大声地说道:
“在那群该死的英国人修建城堡的时候,我们直接冲出去宰了他们!”
在这个由皇亲贵胄们组成的军事会议上,拉海尔的发言权并不高。布萨克元帅说:
“这样做太危险了,敌人在修建城堡的时候一定有所准备。”
拉海尔的朋友,一位名叫波东?德?圣特莱尔的将军说:
“我认为,我们应该直接与城外的英军决战,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克莱蒙伯爵,也就是未来的波旁公爵,27岁的他说:
“城外的英军全是精锐,我认为现在还不是决战的好时候。今天我刚收到消息,知道了他们的补给路线,以及为补给车队护卫的将军究竟是谁。”
私生子立刻说:
“您快告诉我们吧。”
伯爵说道:
“英军经常会获得来自巴黎的增援,贝德福公爵会在那里为他们准备粮草、弹药和士兵。而为他们运输这一切的,是那位嘉德勋章的持有者,约翰?法尔斯托夫。如果情报没错的话,他的下一支运输队会在后天抵达奥尔良。他们会经过埃唐普、让维尔、鲁夫赖、热米尼,然后从默恩的大桥渡过卢瓦尔河,最后将物资运送到南岸的圣奥古斯丁监狱和图勒尔堡垒。”
当时,奥尔良的城内还有几百名来自苏格兰的盟军,他们的首领约翰?斯图亚特问:
“您的意思是,我们应该率领着军队袭击他们的补给车队?”
伯爵回答说:
“是的。我认为这是一个既大胆又谨慎的方案,我们不用和敌人的精锐部队交锋,却可以削弱他们的实力。我们需要承担的风险,就只有出城之后的几里路。”
事实上,克莱蒙伯爵从未打过仗,这是他参与的第一次军事行动。将军们认为,他的方案确实很合理,然后一致同意让他来担任总指挥。在接下来的一整天里,军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2月12日,清晨。由苏格兰的盟军,以及拉海尔和波东所率领的骑兵从奥尔良的北门冲出。他们的后方跟着克莱蒙伯爵和私生子等人所率领的3千人的主力部队。城外的英军没有想到法军竟然直接冲了过去,而没有与他们交战。他们担心法军是在引诱他们去追击,然后从城内再冲出一支军队将他们包围,因此选择了按兵不动。
法军向北走了6公里之后,就向西进入了林间小路,他们的目标是帕泰附近的灌木丛和树林,然后在那里伏击英军的车队。拉海尔等人率领的都是轻骑兵,他们的前进速度远比克莱蒙伯爵等人所率领的重骑兵和步兵要快得多,因此先锋与主力部队之间很快就拉开了距离。
上午,法军的侦察兵在鲁夫赖圣克鲁瓦附近发现了英军的运输队,这里距离帕泰只有32公里。这支运输队相当庞大,光是马车就有三百多辆,上面载满了粮食、火炮和弹药,有1500名精锐士兵负责护送。拉海尔立刻派遣传令兵,将这一消息传达给后方的主力部队。与此同时,英军也察觉到了危险,他们立刻开始了布阵。
这时,伯爵的部队早就被先锋部队的轻骑兵甩在了很远的后方,当他收到消息时,他对传令兵说道:
“你去通知拉海尔将军,在我的军队抵达之前,不要与敌人开战。”
克莱蒙伯爵显然是不清楚,他的父亲究竟为何会在阿金库尔战役中被敌人俘虏。拉海尔收到消息之后,他选择了服从命令,也许是因为他也很顾虑那位嘉德勋章的持有者法尔斯托夫。
就在法军等待的过程中,英军将马车围成了一个圈,以此来抵挡骑兵的冲击,并在上面支起了许多削尖的木桩。长弓手就部署在了马车的后方,骑兵则藏在了阵地的后方。
英军的阵地已经布置好了,可法军的主力部队却还是没有来,苏格兰的将军们不愿意继续等待他们,也不想服从法国人的命令,约翰?斯图亚特等人立刻下令进攻,他们率领着400多名骑兵冲了过去。
拉海尔和波东不想看到盟军被孤立,他们也率领着法军的骑兵跟在了苏格兰军队的后方。可是,先锋部队毕竟只是些轻骑兵,他们实在无法突破英军的马车,而且还要面临敌人射出的弓箭。
几次失败的冲锋之后,将军们下令撤退。这时,法尔斯托夫的骑兵突然就冲了出来,杀了法军一个措手不及,许多人在慌乱之中甚至扔掉了长矛和利剑,只顾背对着敌人逃跑。
幸运的是,私生子此时已率领着400名战士抵达了战场,他立刻下令前去支援正惨遭屠杀的友军。然而他身边的士兵们却早就被敌人那凶猛的攻势吓破了胆,没过多久就与先锋部队一起溃逃了。他自己也受了伤,差点就像他那同父异母的兄弟一样被敌人俘虏。
最后,苏格兰勇敢的将军们几乎全军覆没,拉海尔和波东则侥幸和60多名近卫武士成功突围,只有一半的轻骑兵逃了出来,至少400人死在了战场上。
私生子惊魂未定,他狼狈不堪地流着血赶到了克莱蒙伯爵的身边,然后将前线的惨状告诉给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决定以后无论如何也要使用小心谨慎的战术,不敢再冒任何的风险。
克莱蒙伯爵听到私生子的描述之后大惊失色,他吼道:
“全军听令!以最快的速度撤回奥尔良!”
就这样,法军无功而返,主力部队什么也没做,他们让苏格兰人的牺牲变得毫无意义。英国人发现,人数是他们的两倍以上的法兰西军队,竟然像懦夫一样不战而退,这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士气。
至于英国人的损失,他们之中只有几位敢挡在拉海尔面前的士兵死在了他的大斧之下,其余的人安然无恙。这一次,英军运输的物资里有很多鲱鱼桶,因为大斋期快到了,虔诚的人们不会食用哺乳类动物的肉,只会吃一些鸟类或鱼类。在刚才的战斗中,法兰西和苏格兰的轻骑兵打破了许多装在车上的桶子,大量的鲱鱼撒落在地,因此人们将这场战斗称之为“鲱鱼战役”。
中午,法军灰头土脸地撤回了奥尔良。与以往相比,鲱鱼战役中法军的损失并不多,可这场失败却极大地打击了奥尔良城内军民们的士气。市民们对军队的表现失望透顶,每个人都开始恐慌起来。
当天下午,有一位身在沃库勒尔的少女对那里的总督说:
“太子今天已经在奥尔良附近打了一场败仗。”
2月13日,奥尔良的市民们表示,他们不会再为克莱蒙伯爵的军队提供任何一粒粮食。伯爵只能率领着自己的部队离开,街道上的人们都很气愤地吼道:
“快滚吧!白吃饭的家伙们!百合花早晚会毁在你们的手里!”
几天后,将军们发现英军对道路的封锁更加严密了,许多小型的堡垒也建好了。然后,大将路易?德?居朗和拉海尔,率领着2000名战士,以确保补给路线的安全为名撤离了奥尔良。事实上,他们是在担心英军在彻底地封锁了道路之后,就连他们自己也会像奥尔良人一样被困死在城里,所以提前进行了撤离。不久之后,布萨克元帅和戈古尔将军也率领着自己的部队离开了奥尔良。
起初,奥尔良人对于拉海尔等人的离去并不感到担心,因为将军们已经保证过以后会带着粮草回来。后来,他们发现自己上当了,因为送来粮食的全是趁火打劫的商人,没有任何一粒粮食是法兰西政府支援的。然后,英格兰人就听到了从城内传出的一阵阵咒骂。
私生子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家乡,他和他的骑士们留在了奥尔良。可怜的市民们只能自发地组成民兵,和为数不多的本地士兵们一起守护城墙。至于骑士团,他们每天都忙于稳定城内的秩序,除此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原本,奥尔良的城内只有一万五千人。英军到来之后,四周的村庄和小镇里的居民们都躲进了奥尔良,导致城中的人口多达四万。粮食的消耗速度十分明显,浴室中的热水同样供不应求,饥饿、疾病和恐慌正在这座城中蔓延
3月6日,英军的许多城堡都建好了,他们在上面架设了火炮,然后又重新开始了每一天的炮击。高大的城墙再也无法阻拦任何一枚炮弹了,许多奥尔良人被砸得支离破碎,可怜的人们每天都会因为丧事而哭泣。这时,一位来自日安的商人对他们说:
“几天前,我们那里路过了一位年轻的姑娘,她来自洛林,是一位贫穷的牧羊女。她说她会将你们从英格兰人的手中拯救出来,因为这是天主的命令。”
市民们惊讶地问道:
“你说什么?一位姑娘会拯救我们?她究竟是谁?”
商人回答道:
“她说她是少女贞德,奉天主的旨意来到法兰西。在我看来,她是一位穿着男装的漂亮女孩,骑马的技术比男人都好。我相信她说的是实话,因为我从未见过如此独特的少女。”
市民们又问那位少女现在在哪,商人如实地回答了。就在大家聚集在一起讨论的时候,英国人的炮弹又飞了过来,人们不得不躲在城墙的脚下寻求避难。
据说,奥尔良战役中出现的第一位死者是一位名叫贝尔的女人,她不幸被英国人的炮弹给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