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同道家阴阳无极,万法太极之妙,颇为共通。”
“昔者鬼谷问道祖师,其人智也。”
临一方小小水域前静立,道青色的锦袍着身,漆黑柔顺的发丝随意披散在身后,梳拢一束,数日来,同鬼谷子论道不少,所得也是不少。
儒家曾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百家之学,各有所长,鬼谷之道,自然也是如此,而且细细究之,更是相当不俗,若非鬼谷一脉执着于入世,怕也是百家大宗,同源道家一脉。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玄清子妙悟玄关,自然通彻天地乾坤,阴阳纵横。”
“以天地之道,驾驭谋略之事,则无事不就,以天地之道,顺应修行,则可窥玄妙之门,道家祖师曾言,治大国若烹小鲜亦为此理。”
鬼谷玄色素袍,鬼谷子亦是立于一侧,闻玄清子之言,轻轻颔首,随即回应着,数日来,同对方论道,同样所得不少。
论及鬼谷的本源,实则也是在道家身上,此道家非彼道家,天地之家也,道家祖师身融万物,自然有这个资格,鬼谷承其妙,有数百年来的恢宏盛事。
以自己现在的年岁,怕是也只能够踏足玄关了,欲要更近一步,非得探究捭阖本源之妙,而自己已经没有那般的精力了。
不过,终究也要试上一试的,鬼谷的道理一直都在诸夏间。
“数百年来,鬼谷纵横的传人向来在两位不俗的弟子中挑选而出,以诸夏为棋盘,以诸国、万民为棋子,纵横捭阖,百家莫敢与之争。”
“如今,不知下一任鬼谷子计将安出?”
对于这一点,周清的确有些好奇,岁月长河中,鬼谷纵横的传人便是处于飘渺之中,或许是纵,或许是横,也许是需要两人分出一个高低。
如何分出高低?
在诸夏之内,再次兴起合纵连横?
已然不可能了。
以武道对比分出高下?
似乎也有些艰难,现今的那两位鬼谷弟子,论起武道,盖聂不过强横一线罢了,同出鬼谷,若然不能够有直接的压倒性力量,也是无法。
“下一任鬼谷传人自是要将鬼谷之道真正融汇贯通的人中选择。”
鬼谷子给出了一个很简单的答案。
“哦,以本侯而观,你那两位弟子都有足够的能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鬼谷之道,鬼谷之道,本就属于万化之道。”
“期时,当如何抉择?”
周清笑语,将鬼谷之道融汇贯通,这一点,相信盖聂二人都会做到的,连日来,自从盖聂离开这里之后,卫庄也是直接离去了,去向不知。
“顺应大势的鬼谷之道,便是抉择!”
鬼谷子沉吟数息,对于这个问题,自己也曾思忖,现今的诸夏不同于大争之世,大争之世,以诸夏的胜败分出下一任鬼谷子乃是必然。
而且,那也是大势所趋。
现在的诸夏中,秦国独霸独强,有着中枢之内诸多文武坐镇,鬼谷弟子虽谋略出众,亦是难以逆转诸夏大势,使得诸夏重回大争之世。
诚如是,则能够为鬼谷寻找到一条顺应大势之路的弟子,便是下一任鬼谷传人。
目下而观,聂儿虽入秦国,占有不小的优势,但自己更看好小庄,真正的鬼谷传人不应为外物动摇心性,小庄流浪于诸夏,能够走下去,也是一条路。
“本侯很期待。”
没有在那个问题上多做停留,百家之中,现在的鬼谷已经逐渐失去在诸夏棋盘下棋的资格,日后,无论是盖聂执掌鬼谷,还是卫庄执掌鬼谷。
结果于自己而言,并没有什么不同。
“晓梦,这几日可有所得?”
(ex){}&/ 白芊红也是脆语赞叹。
先祖庞涓身死之后,留下的手札有部分落在当年从魏国逃走的一支族人手中,自己得到的时候,阅览之,已然超越百家甚多。
而在那个古洞之内,更是有着历代鬼谷子的心血手札,先祖虽强,终究……是一个失败者,强者的遗留更是弥足珍贵。
“值此之时,姑娘妙悟鬼谷精要,也是一件好事。”
鬼谷子轻叹一声。
“鬼谷传承不会断绝的。”
白芊红屈身一礼。
“嗯。”
鬼谷子轻轻点头,多一个合适的人传承鬼谷之道,对现在的鬼谷来说,是一件好事。
“鬼谷子。”
“事已如此,那本侯今日便是要离去了,若是有缘,我等再见。”
焰灵姬已经收拾好一切,青衫少女也是旁侧随意而动,呆在这里对于二人来说,应是极其无聊的,周清近前一步,看向远处的虚冥。
抬手间,便是紫色玄光笼罩在四人身上,目光看向鬼谷子。
鬼谷子拱手一礼。
旋即,紫光破空,奔向远处。
“大人,近月来,楚国之内也有传闻,秦国陈兵易水,燕国已经准备献降,以芊红之见,燕国献降怕是虚晃之策,欲要拖延秦国灭燕才是真。”
一个时辰之后,四人已然从附近的集镇上购买马匹,驾驭西行,此处为楚国淮水以南的区域,加持靠近秦国南阳郡不远,巡逻的兵士倒是不少。
只是都称不上精锐。
白芊红扫视左右,路途之上,随意言之。
“燕国那边早有传来秘密文书,燕丹欲要谋秦,行数年前的刺杀之举。”
“虽不算虚晃,也是计穷之策。”
周清没有什么隐瞒,尽管不知道现在王兄准备如何应对,可……周清相信,一些人的下场会相当惨烈。
“谋秦!”
白芊红秀眉一挑,这一点……自己还真的没有想到,燕丹的胆子还真是不小,谋秦之事都想的出,不外,于燕国来说,谋秦的确是其唯一能够翻盘的抉择了。
若然功成,则秦国攻势必然缓慢。
当然……此事绝对不会功成的。
如此,就只有一个下场了。
“今岁,秦国怕是要两线作战的,对燕国,对魏国。”
“论来,燕国那里有王翦数十万大军在,击溃燕国上下,不是问题,而魏国那里,王贲会独率大军攻魏,芊红,以你之见,如何才能够快速灭魏?”
两线作战,以秦国现在的国力,足以支撑。
离开江陵的时候,王贲已然在调遣兵将,准备攻魏,现在是什么情况,却是不清楚,迎着芊红看过来的目光,微微一笑,探寻问之。
“平定颍川郡之乱,乃是王贲欲要攻魏先决,能够在短短数年内,臻至秦国前将军,将才不必说,若是在上将军王翦手下,欲要登临上将军之位,时日艰难。”
“而独自攻灭一国,则可以快速功成,若要灭魏,以王贲手上的兵力,正面强攻,怕是难矣,非有奇谋,一战而定。”
白芊红细细的分析着,待在大人身侧多年,于秦国上下的文武重臣与少壮之人自然了如指掌,秦国军中两大家族争锋已然逐渐明显。
蒙氏一族中,出了一位上将军蒙武,出了一位九原大营军将,虽然不是上将军,可统军三十万,份量可想而知,出了一位郎中将,那可是中枢重臣的预备之人。
王氏一族亦是不差,上将军王翦统率蓝田大营四十万大军东出函谷关,论其分量,绝对是大秦军中的第一人,王贲欲要更进一步,只有脱离其父王翦了。
以其手下五万精兵,正面攻打魏国,绝对不可能功成,魏国现在的军力还不至于连五万秦兵都拦阻不了,如此,就只有一点了。
“哦,说说看。”
“若是你的话,你准备如何攻魏?”
周清兴趣陡升,岁月长河中,王贲攻魏,的确另辟蹊径,只是……其法太过于伤天和,不知道以芊红的才学来看,该如何快速灭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