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亲迎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五月十五,皇太子行亲迎礼,上御奉天殿行醮戒如仪。逢五星出东方,大吉。

    高见肃服通天冠、绛纱袍,坐在奉天殿之上。群臣侍立于两侧。引进太监导高佑琮至丹陛。行四拜之礼节,入殿东门就席。

    司爵奉上酒盏,高佑琮长跪于殿上,搢圭,接过酒盏,祭酒。司馔奉上馔食,高佑琮继续跪受如前。继而起身,就席坐,饮食完毕,导诣至御前,行跪拜之礼。

    高见肃看着这个也许称不上是自己最熟悉的,却要在之后接过这个帝国权柄的长子。心底暗叹一声。

    他不知道这个兴朝自开国以来唯独享受了皇太子仪制的长子是否当真能够安安稳稳地坐上这个位置。

    但他还是期望能够如此的。即便过程中有些艰难坎坷,那也不过是走上这至高无上之位的历练罢了。

    高见肃回忆着礼部那些一本正经的老滑头一定非要他背得滚瓜烂熟的句子,一面威仪颇重地背着:“往迎尔相,承我宗事,勖帅以敬,先姒之嗣。若则有常。勿失汝心。”

    “臣某谨奉制旨,唯恐弗从,不敢忘命令。”高佑琮一字一句的说着,感觉自己距离自己幼时的梦想似乎进了一步——若是能够一直和元娘处在一处,那必然是幸福之至罢。

    高佑琮俯身,跪伏于地。起身之后,又行至丹陛,四拜。

    高见肃远远望见他立于丹陛,缓缓起身,便也从座上站起。两侧诸官连忙跪伏于地。一个皇朝的权柄,一个足够满足所有人膨胀的野心的地位。

    他唯有盼望,自己的长子,能够在这条路上不丢失本心。也但愿他的长子能够有贤内助相襄相助,

    一直未曾泄露分毫自己对于储君的态度的高见肃,到底还是在这个时刻,难免的露出了些许情绪出来。似乎也感受到了自己心潮起伏,高见肃很快的离开了奉天殿。

    让刚刚才觉着自己摸到了些许万岁爷的想法的诸臣也摸不透到底那是不是只是由于这一时的氛围感染而出的些许感情了。

    这时候高见肃是何等的心情,大家到底是摸不明白,但是这高佑琮的心情那是明明白白摆出来的愉悦。一些了解当初选秀之中的弯弯绕绕的人,不免觉得有些古怪。皇太子莫非不过是庆幸自己有了上朝议政的权利不成?

    这时候,哪里有人料得到,这不过是高佑琮早早布下的一盘棋,尘埃落定,大获全胜。怎能让人不心旷神怡,喜气洋洋?

    为了能够满足皇太子娶亲的礼节,陶家并不在拥挤的赵府胡同那一进的院子里举宴嫁女,而是在另一处近皇城许多的仁寿坊的乾堂胡同里头的一处大宅子里。

    原先不过是为着皇太子娶亲时,太子妃若是还是住在那赵府胡同里头难免失了颜面。高见肃也似乎是有意平衡太子与四皇子妻族的势力,预备将那处宅子赏给陶家。

    没料想,这陶家大房乃是全京城都颇有几分名气的养生堂的主家,说是感念二房这些年里头的照顾,而实际上感念陶叶嘉一手拿出了养生堂的方案,可以说是救大房于水火之中。

    这宅子,地契到底是宫里头出的,但是这银子,也是实打实的付了。原先那些多少想酸上几句的人,想想自己兜里头的银两,也就收了声。

    陶叶嘉再一次穿上了那厚重的翟衣,不同的是,这一回她要传到人定左右,这礼节都一一成了过后,才能摘下这几乎要折断她脖子的翠云花钗。

    她不需要走出这道门,便能知道外头大约是个什么情况。那欢呼的身影,穿过雕花的窗栏,透进这一时之间颇为静谧的闺阁之中。

    太子妃,她伸手触了触脑袋后面双翅下缀着的玛瑙珠子,有一种奇异的真实感划过心头。好像一瞬之间自己的身份就来了个大转变。

    倒是和官帽挺像的。陶叶嘉这么想着。寻思着说不准自己日后,还当真能在朝政之上有那么几分发展前景呢。于是,不由得笑了笑。

    自从从自己长兄那边听来了关于太子的承诺之后不得不承认,她的心思轻松了许多。到底自己不是被政治博弈牺牲的棋子,虽然对于之后她没什么把握,但是若是自己还不能把握这大好局势,当真是白费了自己这么多年的见识了。

    到了出阁的时候了,陶叶嘉抬头看去,薛嬷嬷面上还是寻常那般颇有几分严肃的样子,即使是这般大喜的时候也未有露出太多的欣喜之色。

    而一边的妙灵,双眼都笑得月牙一般。带着几分傻气,却还是规规矩矩地站在那道门边,唤她了声“姑娘。”

    一众宫人都跟在薛嬷嬷和妙灵的后头,引着陶叶嘉出了闺阁,立在秋玉冉左侧。她看见高佑琮垂首立于堂上,看见四周宾客都絮絮地讨论着些什么。

    她深深吸一口气,按照早就教了许多轮的礼节,谛听自己父亲教诲:“戒之戒之,夙夜恪勤,毋或违命。”

    紧接着便是秋玉冉道:“勉之勉之,尔父有训,往承惟钦。”

    因为陶叶嘉上头并未有庶母一类的存在,后边倒是省了庶母训导的环节。便至此,陶叶嘉最后以姑娘家的身份呆在陶家的最后一刻,就这么过去了。

    她从跪伏的姿势起身,高佑琮怕她吃力,不着痕迹地伸出一只手扶了一下。

    虽然高佑琮自觉不大起眼,但是对于正当着他们又目不转睛地注意着他们的陶凡予同秋玉冉而言,这儿女之间的动作当真是不要太打眼了。

    秋玉冉不由得笑了笑,知道自己的女儿往后的日子,就是不多看,至少这新婚燕尔之际,想必不会有多少烦忧,这便已经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她看着自己看着从娇娇便懂得心疼人的团子慢慢长开的姑娘穿着那锦绣团簇的翟衣,携着这大兴尊贵无匹的男子,一步步走出正堂,忍不住鼻子一酸,眼眶也蔓延上了些许泪水。

    旁人都说她家姐儿争气,她只希望元娘日后,也能如她一般,即使再多起起落落,到底也能与君白首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