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都市小说 > 华娱之纵横 > 第七百一十章 乾帝与清河王

第七百一十章 乾帝与清河王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李彧不知道游客们的想法,此时的他已经身处四海归一殿内。

    他倒是不怕被游客偶遇,因为他知道不可能,在剧组拍摄的这段时间里,这里是暂时封闭的。

    下面的一场戏是乾帝接见群臣的戏份,需要参与的演员不多,还有几人是充当吉祥物的存在,他们的作用就是按照副导演提前说的跪拜行礼就可以。

    一旁的副导演给所有的‘吉祥物’们讲解着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动作。

    其他有台词的演员则围在另外一名副导演身旁仔细的聆听着。

    李彧第一次体验到了在影视城内拍摄电影的优点,例如群众演员。

    以前的他们拍摄电影都是在当地现场招募,或者在帝都招聘好了直接带去,或者由当地演艺界人士介绍一些当地的演员。

    而在横店他们完全可以省略了这一块心事。

    横店成立了演员工会作为第三方平台,剧组拍戏,先签协议,付保证金。

    想当群众演员,首先要到群演公会办证登记,有证才能去演戏。公会平衡多方利益后。

    定期制定一套详细的群演价格表,细致到演磕头多少钱、哭一场多少钱、摔一跤多少钱。

    群演也不再从剧组领薪,而是由工会与剧组接洽,统一由工会发放工资,当然,工会是要抽成的。

    由于北漂还是一个松散的群体,所以横漂的演员公会,直接决定了华夏群演的价格。

    这里每天都有数千名群众演员拍戏,登记在册的有三万名,很多人来来走走。

    所有人的信息都登记在册,剧组需要征用群演,也不必广而告之,只要把条件告诉工会,对方自然会推荐最合适的人员。

    这是官方的渠道,这使得群演可以坐在家里等着工作找上门来。

    因为正规,使得群演能够得到不错的待遇,但这样就会使得剧组的资金压力稍重一点。

    于是就滋生出了另外一种方式,积极的群演则专门去正在拍摄的剧组找活,或者剧组的副导演主动与群演接触,撇开工会以获得更低的价格。

    这样不经过工会,他们就可以自己做主自己的片酬高低,也很受资本本就不充裕的剧组的喜好。

    工资虽然低了一点,但机会多了很多。

    有那些巧言善辩的跟很多剧组与各大影视公司搞好了关系,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于是就拉了一群人成立一个小的团队。

    于是就有了群头,于是就有了规则。

    一明一暗,一正一奇,是当前横店群演的生存现状。

    不管如何,横店是当前华夏群众演员最多的地方,任何类型的要求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日月所照》里饰演的朝臣需要年龄大的,武将们以及士兵需要身强体壮的,在这里完全不缺。

    而且这些人都是陈年的老手,虽然名气不显,但对于电影拍摄不算陌生,至少可以理解副导演的指令。

    转场之后,剧组开始了拍摄前期的筹备工作,其他人则趁机赶紧吃饭。

    午餐很简单,就是普通的盒饭,口味很一般,为了让人更有食欲,饭菜使用了大量的浓酱赤料。

    上百人的吃食,让整座‘昭阳殿’都弥漫了一股子盒饭的香味。

    也就是秦始皇死的早,要不然知道自己的秦王宫沦落到这种地步,估计他的棺材盖都压不住了。

    古代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

    乾朝时期亦如是,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坐北朝南。

    殿内朝台上摆着一张案几,案几后面坐着一位身穿皇袍的男子。

    身上穿的是庄严肃穆的黑色朝服,还可以看到朝服下雄心伟志的酒红色服饰,领口有金丝绣成五爪金龙,头戴冕旒。

    这就是大乾朝的乾帝,现在的他不过刚刚继位数年,年龄也不过二十有余,面貌还有一分稚嫩,但更多的是撑起重担的坚毅。

    现在侧身的他正闭目养神,脸色阴晴不定,可以看到他的脸上有一股阴郁之意。

    饰演乾帝的是李彧,他在这部电影中只是一个配角,虽然这个配角的存在很关键。

    (ex){}&/  李彧的一声令下,所在人都放松了下来,也不必再强撑刚才那般姿态,即便只是站着也很累的。

    喊停的李彧却没有跟他们一样放松,手持佩剑的他开始摆出各种姿势,正拿、倒提、前刺、横放、杵地。

    几乎他能想到的方式都想过了,他就是想要找一个姿势能够展现出乾帝的君王姿态。

    他是乾帝,同时也是汉武帝。

    汉武不是千古第一帝,但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秦皇汉武是何等的赞誉。

    确实,现在的他还年轻,但他的性格却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杀伐果断,甚至现在的他气焰更胜。

    李彧在想如果是汉武帝那般的人物,身处这个环境下,应该会做出何等的举动。

    屡屡尝试却终觉差了一线的李彧直接坐在本就属于他的案几上,闭眼思索。

    四周都是剧组正常运转产生的各类噪音。

    他不动,但他的脑海如奔波的海水一般不曾停歇。

    不知过了多久,闭着眼睛的他站了起来,想象着自己从剑鞘中拔出利刃,右手紧握剑柄,剑尖及地。

    他的身体也不是笔直的站着而是向后倾斜,似乎整个身体都靠这柄剑承受着力道。

    突然之间,本应握剑的那只手直接抬起,对着前方的大殿地面一推。

    ‘成了。’

    心中长舒一口气的他睁开了眼睛,然后就是开始继续拍摄。

    ————————

    乾帝身前的地方布置了一条滑索轨道,两台摄影机在其上时刻准备着拍摄他与殿内群臣的表现。

    ‘各部门准备。’

    “灯光k。”

    “录音k。”

    “摄影k。”

    板爷的一声令下,身为乾帝的李彧从端坐状态起身,看着殿下争吵的群臣。

    将宽大的衣袖一甩的他,径直走向一旁的落兵台,一只有力的左手紧紧的握住剑鞘。

    举起,拔剑出刃,端详着透露着一股寒意的锋利剑刃,似是自言自语的说道:“好剑,当杀人。”

    乾帝转身看向朝臣,微微向后倾斜身体,将全身的重量压在了手里的剑刃之上。

    肉眼可见的剑刃没入木质地面数寸。

    朝服一甩,身上的五爪金龙在灯光的照耀下如死物复生一般的栩栩如生。

    同一时间,将剑拔起的乾帝向前一甩,一柄三尺长的钢铁材料打造的汉剑的剑锋就这般直直的射入地面。

    留有剑柄与大半剑身在那里发出如虎啸龙吟般的清脆声响。

    群臣惊恐乾帝的话语与举止,惊慌中跪下,手掌展开重叠,额头抵在手背上,不敢应声。

    深吸一口气长长吐出的乾帝开口道:“五年前我为太子时,先帝病危,贼寇趁机侵我北疆,毁我青玉城,劫掠我十余万军民,我曾立誓‘此生必报此奇耻大辱’。

    我还曾立誓,自我开始,大乾不在有和亲之策,我大乾的尊严要靠刀盾长枪、铁马金戈去守护,去争夺,这才是大乾应该有的国之典范。

    为什么匈奴敢来侵我中原,因为他不怕我们,那我们就要打怕他,打疼他。打到他们看向我大乾的方向都为之胆寒。”

    “臣愿领兵为陛下抵抗外贼。”

    “臣愿往。”

    “臣”

    自乾帝开口以后,殿下之臣也算是明白了眼前这位年轻皇帝的心思,众多武将纷纷请兵。

    大乾物资丰富,且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对于匈奴已然不是毫无抵抗之力。

    更何况,数年前的外敌入侵,给予整个乾朝造成的伤害都是巨大的,举国上下都憋着这一口气。

    有心劝阻的臣子也知道不可以在这士气最高昂的时刻浇冷水,而且他们也没有这个胆量。

    除了一人,那就是那位端坐着的清河王,他是乾帝的同胞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