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都市小说 > 天眼:鉴宝无双 > 正文 第99章 抛砖引玉

正文 第99章 抛砖引玉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其实大家并不是特别在乎这些东西的价值多少,而是纯眼力的考量。


    在赵轩看来,这里大部分都是从事古玩行业的,他们自然不会把自己镇店之宝拿来。


    所拿来的,一般都是自己花了很小代价购得,自认捡了大漏的玩意,这样交流起来才有趣味性。


    郭在军这个开局,就让大家觉得挺不错。


    接着是曹瑞,他买的是一个泥俑,同样很小,高度比之前的笔筒还要小一些。


    泥俑是陶俑的一种,都是泥制经高温烧制,所需的温度相较瓷器来讲,要略低一些。


    这类器物,多是陪葬品,依据规格大小、多少,可以判断出墓主人生前的地位。


    赵轩只是粗略扫了一眼,就没好气的对着曹瑞摇了摇头,曹瑞的神情立刻就蔫了。


    “曹哥,花了多少钱?”


    “1200块。”


    赵轩没有再说什么,吴老只是上了上手,王老和赵轩一样,根本连上手的意思都没有。


    “为什么要买?”


    “我就觉得这个看上去应该是老东西。”


    吴老笑着看了眼曹瑞,本想说一句你这水平跟你老子一样,但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看向赵轩道:


    “小轩,给他说说吧。小瑞,你把东西拿给其他人看看。”


    曹瑞将东西拿走,赵轩本不想冒这个头,但吴老点名了,他只得起身,对着在座的众人抱拳一揖,这才开口道:


    “这个应该烧制没有超过两年,如果有手电,大家从底部应该能看出一点。


    做假的和真正经过历史沉淀的痕迹是不同的,各位都是前辈,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我就从这个泥俑的外形说说吧。”


    “泥俑随葬,在我国有着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有史可查的是,秦时期已是制例,至于更早的暂时还没有考究。


    一直至唐时期,这种形式都大量的存在。


    这个泥俑从头部来看,应该是南北朝时期的制式,但是服饰则是典型的唐装风格。”


    “赵轩,南北朝和唐很相近啊,而且风格上应该变化不大吧。”


    完淑悦进入了学习模式,所以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其实我国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前一千年是始皇帝影响着,而后一千年更多的是受隋文帝的影响。


    这里我不展开说,但南北朝虽然是被隋代之,但自隋开始,在穿着上就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也是这个泥俑不真的地方,古代的工匠可都是专精之人,这样明显的错误可不会犯,而且在封建王朝,如果犯这样的错误,


    可能会惹来当政者的猜忌,严重者有杀人之祸。”


    “最后再从面部的轮廓来看,这个泥俑做的苦大仇深,或许制作之人认为葬品就应该是悲伤的,但恰恰相反,不管是秦时期,还是汉时期,所考古出来的泥俑,都是憨态可掬、面带笑容的。


    唐时期的则更是明显,发掘的泥俑与当时佛的形象,在神态上相似度极高,所以眼前这件应该是个臆造品。”


    说完他再次躬身一礼,坐下。


    现场响起了阵阵的掌声。


    在场众人,几乎都能看出这个东西不真,但如果让他们像赵轩这样,说的头头是道,却又大部分说的不尽详细。


    很多人已经窃窃私语,在打听赵轩的底细。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赵轩提前做的功课,而眼前的曹瑞就是托,目的就是,吴老想让这小伙子扬名。


    “记得多看少出手,你父亲的豁达、精明可以学,但这散财的毛病就不要学了。”


    吴老的话,让曹瑞面上一红。


    完淑悦将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后,赵轩只看了一眼,就心中一惊。


    片刻他面上就显露出了笑容,这丫头终于靠谱了一回,挑了一个好东西。


    这次是王老先上的手,看到东西后,面上就显露了笑容,和蔼的问道:


    “完丫头,这花了多少钱?”


    “3500块,我钱的不够,又没装卡,还从我同学那借了一点。”


    赵轩不由的一惊,这丫头真敢出手啊!不过这次3500可是花的千值万值了。


    东西很小,也只有婴儿的拳头大小。


    是一个酒杯,没有高足,高度也只有两三公分,杯体呈莲花瓣装,通体乳白微微透着点黄。


    王老呵呵一笑,将杯子放在桌上,示意吴老上手:


    “还真是名帅出高徒啊,老吴,你有的显摆喽。”


    王老这样一说,众人也都明白,这是个好玩意,只是没有上手,看的不真切,并不知道好在哪。


    吴老哈哈一笑,将东西轻握在手中,问向小完道:


    “说说吧,为什么要买?”


    “老师,我之前看过一些资料,还真看过与这形态类似的酒杯。


    资料上说是宋进期的文人把玩物,还有我入手时,细润光滑,应该可推断出是玉质。”


    吴老含笑点了点头,让小完将杯子,送到其他桌,这才开口道:


    “宋虽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强国,但却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推动,细数历史,要说在经济上强于宋的,还真没有。


    人民富足,就推动了很多行业的创新与发展,高奢品也就应运而生。


    我所熟知的突火枪、指南针、活字印刷,都是在这样的环镜下诞生,


    你们看的这个酒杯,就是北宋末年的产物,可以想见,当时的文人和官员,何等的高奢。


    这是块山料,用来制作酒杯,那就要去掉大部分玉肉,太铺张了些。”


    完淑悦面上的笑意怎么也掩饰不住,还刻意挑眼看了赵轩,意思是自己的眼力也不差,赵轩再度竖了竖大拇指。


    “吴老,这东西您老给定个价。”


    其中一人开口道。


    吴老想了想开口道:


    “可惜只有一只啊,如果是对杯,或者双对,成套的话,价值就高了,没有大百万是拿不下的。


    但只有一只其价值就会低很多,依我看来,2万块还是能卖的。”


    众人听到齐齐的点了点头。


    “完丫头,你有没有出手的意思?”


    问话的是赵俊楠,他比较喜欢瓷玉两项,看到这个就有点舍不得松手。


    “赵叔我可不卖,我要留着,学我老师,建个藏馆。”


    众人一听,纷纷大笑,都说她志气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