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都市小说 > 天眼:鉴宝无双 > 正文 第416章 十八陵

正文 第416章 十八陵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座次的安排,还是挺人性化的。


    大多都是一家一桌,比如主桌,就是二爷爷,加上赵轩一家,小叔一家,小姑一家。


    菜刚上齐,二爷爷看了眼李锐墨。


    李锐墨含笑起身道:“都是家人,我也不多礼了,大家吃好喝好。”


    随着话落,宣布酒宴正式开始。


    二爷爷当先动手,也不用筷子,直接拿起两个鸡腿,一个放在赵轩的碗中,一个放在赵轩妹妹的碗中。


    “吃吧,把昨天少吃的补回来。”


    似乎所有的老人家都喜欢看晚辈吃饭,吃得越多、越香,他们就会越高兴。


    这也是二爷爷非常喜欢赵轩的地方,这小子太能吃了。


    跟着二爷爷敬了一圈酒,这餐饭基本就算吃完了。


    回到家后,就是补觉。


    昨晚先是守岁,然后四点钟又被叫起来洗澡,大家都面露憔容。


    赵轩没有白天睡觉的习惯,曾飞的精力也非常好,见两人没有睡觉的打算,


    二爷爷道:“曾飞,你带小轩出去转转吧。”


    见他要出去,三牛和四牛紧随其后,四个人一辆车,曾飞启动车子问道:“小轩,想去哪?”


    赵轩本想说去古玩城,但又怕曾飞无聊,他也不知道大年初一开不开门,想了想道:“要不我们去昭陵和乾陵看看?”


    ……


    站在九嵕(zong)山上,视野辽阔,予人一种一眼看遍关中平原的错觉。


    赵轩收回远眺的目光,看着脚下杂草丛生的山石,心中感慨,曾经号称天可汗、千古一帝的李二同志,


    现在,说不准就被自己踩在了脚下。


    昭陵是关中十八唐帝陵中,规模最大的陵墓,从开建到收工历经107年,李二死了都还在施工,可见规模之雄伟气派。


    从九嵕山往西安城方向推进,昭陵的陪葬墓就有180余座,大多是贞观一朝的重臣陵墓。


    对于昭陵是否被盗,说法不一,五代史温韬传明确记载,昭陵被盗过。


    ‘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数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


    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


    这是原文,很清晰的说,温韬从墓道斜坡进入主墓室,里面恢宏富丽,跟正常的宫殿几乎一样,


    甚至还提到了,石匣之中,有钟繇、王羲之的墨宝,保存很好,如是新墨。


    但另一种说法,温韬传是北宋编纂,可靠性不大,毕竟现在对于昭陵的墓道口在哪里,都还存疑。


    而九嵕山地势陡峭,是一个真正的石头山,不从墓道口进去,另开盗洞可能性并不大。


    本想看两个墓,但一个昭陵还没转完,天色就已经暗下来了,又下了小雨,赵轩只得返回。


    “去哪里了?”


    刚进入中厅,二爷就笑呵呵的问道。


    “去了昭陵。”


    赵轩刚坐下,老妈就递了个大壶给他,还真渴了,抓住就猛灌了一气。


    二爷手在腿上轻拍一下道:“温韬该杀,黄巢该死。”


    赵轩对老头如此说也不意外,笑着附和道:


    “您老还少说了一个,民国孙连仲,那可也打过帝陵的主意。”


    二爷长长的叹了口气,好一会才道:


    “60年代初,几个老农采石,结果不小心把乾陵的墓道口给炸开了。


    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坐不住了,一座没有被盗的帝王陵对他们来讲,诱惑力太大了,


    而且乾陵更为特殊,是一墓两帝,夫妻合葬墓,高宗和武则天都在里面。


    不知道谁又说王羲之的兰亭序并未陪葬昭陵,而是在乾陵中,那些文人更是激动不已。


    成立了乾陵挖掘委员会就要动手,当时你太爷爷直接去信到了京城,还有朱家和赵家,也相继去信,


    最后才有大领导下发通知,全国帝王陵全部不准挖,并予以保护,乾陵这才得以保存回填。”


    这事赵轩听说过,但他没想到这是三大家在背后使的力。


    “大过年的,聊一些开心的,老拿以前的事说什么。”


    赵梦怡上前打断两人的话。


    晚上的伙食很丰盛,赵轩陪着二爷喝了两杯,晚上睡的挺好。


    初二一天,陪着老爷子左转右转。


    初三一早,家里聚满了人,足有十七八个人。


    “你出去玩吧。”  二爷爷似乎不想让他看到一个家最丑陋的一面,所以没让他参加。


    赵轩巴不得,对于他来讲,现在这个李家,他的融入感依旧不强,也没存着占这个家什么便宜。


    见他外出,这次小姑和小姑父两人都要同行。


    “你想去哪?”


    “小姑,我想去古玩城转转,您和姑父如果无聊,咱就开两辆车。”


    “那就一起。”


    三牛和四牛又想跟着,被赵轩严厉喝止了。


    两人比林侯两人倒是听话多了,如果换成林哥,估计得开车后面跟着。


    他刚想到林哥,却听小姑问道:


    “林国栋他们现在怎么样?”


    赵轩一愕,好奇道:“小姑,您认识林哥?”


    李锐珺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他和侯健两人,就是我安排的。”


    赵轩这才恍然。


    “李时志的事,我听说了,当时我不在家,不然他的双腿轮不到你叫人打断。”


    “小姑,您不应该怪我吗?”


    “我是那么不知道轻重远疏的人吗,也怪你爸妈,把他给宠坏了,还好你不在你爸妈身边长大,


    要是和那小子一个性子,看我不打折你的腿。”


    赵轩无声笑了笑,小姑这性格,小姑父很惨啊!


    古都这里,体现的是秦汉唐三朝文化,之后的宋元明清这里虽依旧是重镇,但已远离政治中心。


    赵轩来的地方,还是大唐西市古玩城。


    “都是些残砖碎瓦的有什么好看?”


    小姑对古玩也不喜好,所以才会有些一说。


    倒是小姑父对这些明显要感兴趣一些,不过是纯粹看热闹的心理。


    赵轩没有进去,还是从地摊看起。


    逛到一颗树下,想到之前从这里捡了一个龙山黑陶,他微驻了足,


    眼前的摊位已经换人,是一个六旬老者,不再是之前的猴子。


    ……


    ps:这两章写的有些干,之前我打算用十章左右的篇幅,细说陕唐十八陵的,为此我也查了大量的资料,


    但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砍了,一笔带过。


    接下来则进入九歌大厦开业、二次草原行的章节。


    这本书的大纲,之前还有沙漠行,但这类剧情太多,有珠玉在前,我也打算不碰了。


    有朋友问是否有国外的剧情,明确的告诉大家,有的。


    老在自己家捡算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