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都市小说 > 天眼:鉴宝无双 > 正文 第422章 再见旧人

正文 第422章 再见旧人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大唐秦王词话全文六十四回,从隋末各英雄起义到一统的唐王,李世民登基结束,一共三十多万字,


    别说一天了,按他们这样的唱法,估计一个月都唱不完。


    所以现场,第一回也就唱了一半就结束了。


    随后又有鲜花调茉莉花、高淳民歌等,颇具吴头楚尾文化之痕。


    官方组织的就是不一样,赵轩在京城参加的几个文化博览,说白了就是古玩圈的聚会,与眼前的盛况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他们不可能一直在这里看表演。


    在这里呆了一个多小时,朱子哲作为今天的向导,领着三人顺着贡院街往西南方向走。


    “边上还有一个古艺展示,我们一起去看看。”


    走了大概十几分钟,往北一拐,又是一个广场,远处依稀能看到夫子庙小学的招牌。


    入口处就是一个大大的活动棚,占地足有两百多平,虽是临时所用,但也装饰的古色古香,


    当然大多并非是木材,而是搭建铁框架加上广告板和布料布置所成。


    里面几个姑娘正在忙碌,姑娘上身素色长袄,下身搭配红色马面裙(明朝的一种女子服饰),头梳双螺髻,略施粉黛,浅笑宜人,


    坐在大花楼木织机旁,双手穿飞,看似忙碌,却又别具一种古朴、恬淡的美,


    一下子就让赵轩有一种穿梳于古今的冲突感之中。


    “他们在织云锦,这些姑娘的动作还不熟,也是做做样子,一天能织两三公分就不错了。”


    朱子哲应该是看过老手艺人织云锦,所以才会有此评价。


    说两三公分并不夸张,真正的手艺人,两人一机一天估计也就能织出五公分。


    赵轩这是首次看到云锦的织造过程,他本身也属于手艺人,所以对这些人,他不仅有崇敬之情,还带着分天然的亲切感。


    一丝一缕灿若云霞,寸锦寸金尽显华贵!


    寸锦寸金,可不是虚词,就因其华丽,但又极耗功夫,所以才有东方瑰宝之称。


    与之对面的一个棚子,正在手工制作大名鼎鼎的金陵折扇,


    有很多现成的工艺品折扇,或排列整齐,或打开展示,在这中间,还有淡淡的檀香味随着微风飘向四边。


    接下来对立的两个棚子,一个是剪纸工艺,一个则是制作彩灯。


    “可以定做。”


    朱子哲见他颇感兴趣,还以为他想要,就提醒了一句。


    赵轩笑着摇摇头,他只是对这些感到新奇,天下美好之物无数,不可尽有。


    接下来的一个棚子更大,快赶上展厅了。


    这里不同于其他的棚子,人是可以走进去的,里面一排排架子,但在架子外圈有隔离带,不准人接触到架子。


    架子上,摆满了石头,棚子上方的招牌上行楷三字:雨花石。


    雨花石不像是寿山田黄之类,属于半赏半实用的石头,它的主要价值就在于赏上。


    很多石头自呈形状、图案,甚至色彩也极为丰富。


    “这个卖吗?”


    “有些卖,有些是别人私藏借来展示的。”


    赵轩点点头。


    雨花石鲜少有大石,而赵轩对于石头,独喜大块,所以也只是随口问问。


    随意看了几块,有些不看旁边贴的介绍,他还真不知道石中之景是何,只能说品石,品的是一种意境。


    回头看到对面的棚子,赵轩的兴趣更浓。


    招牌上写着几个大字:“金陵木雕。”


    其实金陵有名的有木雕和牙雕,但现在牙雕极少看到,原因不过多解释。


    入口处就有两个大木雕,一个是仿唐的马雕,另一边则是黄杨所雕的关公。


    两个雕刻的技艺都挺不错,极得细节神韵、古朴厚重,扬派的特征明显。


    里面同样坐着三人,正在手雕。


    看雕刻水平高低,根本不用看手,只要看他们的面部神情,就知技艺深浅,至少赵轩是这样觉得的。


    在他看来,这三人应该还未出师,面上凝重,眼不离手,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下雕刻,有点难为他们了。


    而真正的大师不说有多写意,但所雕之物必了然于胸,人赋刀神,雕出的东西自然别具风格,毫无模范痕迹。


    “赵先生?”


    一个厚重的男人声音,语气中有不确定,又透着三分喜悦。


    赵轩扭头,发现站在自己面前还真是熟人,首次来金陵碰到的包总。


    当时为难过赵轩,被他雕的一个手炉折服。


    “包总,您怎么在这?”


    “老包,好久不见。”


    朱子哲同样上前打招呼,这时从棚子里又走出一人,之前给朱子哲提供木头的徐老板。


    “哈哈,稀客稀客,快快进来喝杯茶,坐下聊。”


    原本顾客止步,现在看来这个棚子的负责人应该就是包徐二人。


    三个学徒看到他们进来,皆是目露诧异。


    “你二位这是?”


    “找上门了,我们推都推不掉,我和老徐只能勉为其难,也就做做样子。”


    包总说完,来到展示区拿过一个物件,放在台上道:“赵先生,请指点。”


    赵轩赶忙摆手道:“上次也只是误会,您和徐总与我叔平辈论交,还是叫我小轩吧。”


    依旧是个手炉,赵轩没有急着上手,而是先看形。


    看了片刻,他这才上手,入手很沉,通体发黑,细辨可见绞丝状,这是铁力木的料子。


    铁力木虽然名贵,但相较上次包总那个鸡翅木的手炉,用材上就要便宜多了。


    但如果赵轩估值的话,这个手炉,比之前手炉,他能估高出一半的价格,这就是工的价值所在。


    不得不说,一年多以来,包总的技艺提升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