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都市小说 > 天眼:鉴宝无双 > 正文 第691章 玉石品评

正文 第691章 玉石品评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因为是野拍卖,所以压根没有起拍价一说,


    摊主把石头拿出来,就等着众人叫价,看似对买者更有利,但这里价格给的不高,摊主可以选择不卖。


    为了证明这是石包玉,而不是石头疙瘩,摊主还拿了一个手电打了一下,隐隐能见着透光。


    许久才有个小年轻叫出了五千的价格,不过也就一口价。


    摊主显然对这块石头也不看好,见好不容易有人出价,就想着成交得了。


    “六千。”赵轩紧跟着出了一口价。


    那个年轻人明显也是抱着捡漏的心态,见有人竞价面上浮现一丝不满,想了想又加了一千块。


    赵轩毫不犹豫,对方的话音刚落,他就喊出八千。


    年轻人没有再叫价,这块石头被赵轩以八千块的价格买了下来。


    付钱拿石头。


    年轻人本想着找点麻烦,但见赵轩身边跟着两人,自己势单力薄,所以原本拦在赵轩面前,又缩了回去。


    接着逛,好玉自然有,但价格同样不低。


    这样的价格,比较九歌供应的价格还要高一些,他来此是希望找一个稳定有竞争力的和田玉供应商,并不是为了这些零星收购的。


    抬手看表,已经是下午近三点了,不等他打电话,董立的电话来了。


    让众人集合先回酒店,顺便把收到的玉石送回去,如果饭后还想逛,大家就去另一个市场。


    集合完毕,几人挤在一辆车,纷纷看买来的玉石。


    董立在这里应该是有渠道,所以他收的最多,大小不一有十几块,


    郭正和李晓两人各买了两块,料子都很小,几十上百克的样子。


    董立先拿起郭正的看了眼道:“青玉,油性还不错,水头稍差,不超过万五能入手。”


    接着又拿起另一块道:“二级白,油性稍差,水头还成,不过有裂。


    小郭你要记着,和田玉与翡翠不一样,并不过分的追求水头,首先要看的就是油性,油性就是指光泽和油润的感觉,切不可本末倒置。


    有的和田玉水头很好,但油度不够时,恰恰说明玉石脂份不够,不够凝聚。


    在买玉石时,一看形,二看油,三看色,四看脏,最后再看水头,如此打眼的可能性就小了。”


    “董叔,这块您能看到多少?”郭正问道。


    董立将两块都握在手里把玩,略一沉吟道:“两块一起,值个两万。”


    不用问郭正花了多少,看这货像是吃了一坨的脸色就得知,肯定是买贵了。


    “董叔,那块青玉花了两万五,这块白的花了四万二。”


    董立看他那蔫蔫的神情,也知亏这点对他来讲不算什么,所以笑着道:


    “虽然白玉为贵,但那也是达到一定的级别,好的青玉也很好的。”


    这也是新手容易犯的毛病,总以为买和田玉,肯定是白色就最好,但其实不然,


    董立刚刚也说了,一看形,二看油,三才是看色。


    接着李晓拿出他买的两块,其中一块形如成人的拇指,灰黑的皮色,三分之一处则是青白的玉肉。


    董立微微一笑,将料子递给郭正道:“小郭,看看这块料子,你好好用手感觉一下,油性非常足,摸到手上,


    感觉就想下意识的把玩,这才是好玉的标志。”


    郭正接过,微闭着眼在手里不停的把玩,想着记下这样的手感。


    倒是李晓无所谓,他买来纯粹是凑趣的。


    “花了多少钱?”


    听董立问,李晓老实道:“老板要六万,我花了四万五。”


    “价格有些高了,但确实是好料子,可以捂手上,总不会亏。”


    李晓大喜,接着将另一块递到面前道:“董叔,这块呢?”


    董立只看了一眼就道:“俄料,值个两千块。”


    李晓咧开的大嘴,顿时合上了,他可是花了两万二买的。


    董立也不藏私,将俄料与和田料的区别给说了出来,因为有料子对比,这堂课他上的不仅用心,而且效果非常好。


    当然,指望这一堂课不打眼,那是不可能的。


    相较和田玉,青海和俄料之所以便宜,一是历史的原因,毕竟在很早的时候,和田玉就成了贡品,


    其二则在于把玩。


    和田玉是活的,细看之下可见毛孔,人养玉也是真实存在的,一块玉长期戴,会变得越来越温润,越来越有油脂感,


    这种经过时间产生的浑厚温润感觉,会让人感觉玉活了,自然会有成就感,


    但俄料和青海料,往往旧不如新,戴的时间长了,反而没有初加工的油亮感,让人少了把玩的乐趣。


    董立看着赵轩没有拿石头出来,好奇道:“你没入手?”


    赵轩笑着接过包打开道:“买的两块算是赌料吧。”


    董立先拿出那块白皮料,所谓的白皮料,就是在玉的外表,有一层类似于玉,实则并非是玉的白色皮壳,


    皮壳看上去白朦朦的,看着像棉,但又与玉肉的点状绵有区别。


    “这个白好像青海料。”郭正凑近看了眼好奇道。


    董立摇头道:“这外边是皮,并非玉肉,行内叫白皮。”


    说罢,他又拿出手电对着打了一下,微微皱眉道:“料子不小,但皮壳也偏厚。”


    紧接着又感慨道:“白皮多出荔枝肉啊。”


    就是说白皮的里面,很可能会出现如同荔枝肉一样的玉肉,虽然这样的玉肉看似有点透了,显得脂份不足,


    但实则不然,真正好的,会有一种非常细腻果冻状的感觉。


    赵轩也笑着道:“董叔,下边说不准串糖了呢。”


    所谓的串糖,就是内附糖色,这样其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知道你还买。”


    董立显然对这块料子不是很看好,白皮料皮下串糖、带裂的比例极高,同属赌性较大的料子。


    不过当他看到赵轩的第二块石头时,彻底无语了。


    “你是把籽料当翡翠在玩啊。”又是一块全赌料。


    郭正和李晓看到这块也懵了,好一会愣愣道:“这是石头,不算玉石吧?”


    董立将手电压在上边,隐隐有透光现象,他这才道:“石包玉,能出羊脂。花了多少钱?”


    “八千。”


    董立点点头道:“那倒也不贵。”


    说着又拿起之前的那块白皮料道:“这块料子四万块能赌。”


    赵轩面上浮现苦笑,自己可是花了一倍多的价格,看来这一行的水,自己还没有探到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