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部门是根本,地基不稳,大厦易倾。在没有万全之策下,梁先繁都不想动研发部门,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做调动和改变。
两个最重要的部门过完后,时间已经过了三分之一。但是他知道,可能真正的重头戏反而在后面。
“合作部。”
确切来说,合作部才是最大的花钱部门。无论技术合作,还是外包或供应商引入,哪一个都是花钱大头,更遑论投资并购部,钱简直就不是钱。
这样的部门,最容易滋生腐败。
陆春的汇报简明扼要,一看就是高手,非常善于总结领导的喜好,自己的工作成果展现看起来也完美。
每个领域引入的供应商和外包公司都分为a&b三档,供相关部门选择,所有技术合作的公司以及兼并国内外知名公司和一些初创企业,可根据项目经费和项目优先级选择。
“供应商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最终的决定权在谁那儿?费用走你们部门还是业务部门?”梁先繁转着手中的笔,看起来依然是云淡风轻。
“一般来说,每个供应商的引入至少经过三轮ayih,都是我们合作部和业务部门一起主导。从美誉度、项目完成情况、以往案例来评估。最终胜出的各家供应商确认进入资源池,每年一次更新。如果业务部门决定启用的供应商,有年费的ay年费走我们合作部,其余的项目费用业务部门自己承担。这种一般都是国外比较著名的供应商。其余的供应商,走年费打包的也是算我们合作部费用,其他的按项目结算走业务部门。”
“也就是说,只要是有年费的,无论年费的性质是什么,都走合作部的费用;按项目结算的就是业务部门承担。对吧?”
“另外,团队成员呢?如何保证质量?按以往经历,很多大公司都是拿毕业生过来忽悠,欺负咱们外行。”
“这就要看业务部门的水平了。”陆春笑得看似一脸真诚,“每个项目完毕,我们都有回溯,给供应商或外包成员评分,供来年参考。每半年一次。”
“投资并购呢?谁出钱?投资或收购的公司谁来做最终决定?”
“业务部门提出诉求,如果预估的投资金额在1500万美金以内,一级部门主管审批后转到我们合作部,确定目标客户后我们和业务部门一起运作,最终决定权在一级部门主管,也就是总裁,您。超过1500万美金的,需要总裁您上报董事会,批复后我们才能开始操作,最终结果也要上报。”
“我看你这一页里写的,去年共花了00多万美金,投资回报率……”梁先繁等着陆春接话。
“去年主要收购了一家嵌入式开发的公司,一家芯片公司,还有一家配件公司。都考察了一两年的。这三家规模都不大,但是业务亮点不错,非常有潜力,正好弥补了我们目前的短板。研发部这两年的重点目标是大力发展我们自有品牌的芯片,与我们未来目标契合。这笔钱走研发线,我们合作部只负责执行。至于具体的投资回报率什么的,一会儿请财经部门卢总详细说明。”陆春把球抛给了财经主管卢晓霞。
梁先繁点点头,示意下一个。
接下来的供应链,主管也是个高端专家,才入职两年,目前主要工作是大力改革供应链体系。
梁先繁只提了一点,i信息化一年内必须全面落实到位。没道理作为一个i业务为主的集团,自家公司供应链竟然全靠人工。
接下来是几个辅助部门的汇报,与会的人似乎都松了口气,但夏漱石知道,真正的部门裁剪,从他们开始。
接下来的是战略规划部。
从梁先繁接手盛夏集团战略规划部开始,刘长乐的直线汇报人都是他。所以他认为,他算是了解梁先繁的,这个汇报对于他来说是菜一碟。
不愧为搞战略规划的,一展开,立刻甩了前面的几条街。
梁先繁依旧面无表情地听完,没吭一声。
刘长乐却觉得后背有些凉。许是空调温度调低了?他在心里自我安慰着。
“战规每年最大的输出是什么?说了这么多,我还是没看明白啊。”梁先繁慢悠悠地瞟了刘长乐一眼。
刘长乐心中一紧。“八八规划。还有……产品和市场分析报告。”
盛夏集团每年的年度集团工作汇报除了总结还有未来规划,因召开的日期是八月八日,从未变过,故年度规划的汇报已默认称为“八八规划”。
“我看战规下面有4个部门,行业分析部、消费者洞察部……这两部门做的东西产品规划那边有用吗?”后面这句是问罗征。
“有时候会收到一些分析报告,都是战略层面的东西。从宏观上,开拓了我们的视角。”回答的是产品管理部主管饶泽。
听着这颇有技巧性的答案,梁先繁笑得有些高深莫测,“那你们内部会做自己的产品分析吗?”
“有的。针对三条不同产品线的产品,我们产品管理部有专人会做竞品分析,不过主要侧重产品和技术角度,做得比较细节,和刘总他们的分析报告互为补充吧。”饶泽说话滴水不漏,既说明了自己属下的工作,也不埋汰别部门的成果,只是简单阐述客观事实,至于别人怎么想的那就不是他的事儿了。
都是高手。
梁先繁点点头,继续看着的内容问刘长乐,“看来八八规划应该是综合战略部做的了。这部门除了这,还有啥输出?”
“其余的,呃,有一些供应商的管理,和各部门的对接什么的。”刘长乐没料到会被问得这么仔细。
“也就是说,这个部门1人,每年做的事情就是一个?”梁先繁依旧面无表情,但刘长乐后背更凉了。黏糊糊的,是冷汗。
但自己挖的坑儿,众目睽睽之下,咬咬牙也得自己先填上。
只是不待他开口,梁先繁平静的声音接着响起,“而且这个的内容来源还都是各部门的贡献,你们拼凑一下调一下格式换一下风格就了事了。能告诉我这1人的级别吗?”
这下,刘长乐觉得自己脑门都开始发汗了。
“另外,业务研究部,我看你这上面写的输出,这不是产品线的活儿吗?罗征,饶泽,你们这是和战规合作吗?”梁先繁步步紧逼。“有没有以往的案例?”
刘长乐干脆闭口不答。这时候,多说多错。
下面有些主管的面上明显有着幸灾乐祸的神情。
手机产品线战略规划部的清闲是出了名的,从没有加班,早上最晚到,下午最早走,每天的下午茶就弄个两时,工作堪比最清闲的公务员机构。
其他部门愤愤不平已久,只是没办法。谁让人主管是刘长乐呢?谁不知道他和时任总裁是好兄弟呢?
果然天道有轮回,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夏漱石把所有人的表情看在眼里。一场会议,他认识了不少主管,见识了不显山露水的刀光剑影,大致评估出了各发言主管的能力和性格,还有部门之间的关系。
会议开到这,明显这个部门积怨最多。
“这样,我看战规的业务和产品管理部还有研究院重复挺多的,你们这几个部门下去讨论下,业务合并一下吧。至于其他,”梁先繁看着他们几个,直接下了定论,“具体事宜罗征和长乐牵头,饶泽负责执行吧。产品管理部再拉上研究院和创新中心,你们看看怎么分工协作,我不想再看到重复劳作。”
“我告诉你们,我不养闲人。你们想要呆得舒服,让我看到你们的能力,你们的用处。”梁先繁一字一句说完,全场又是一片肃静。
没有人敢怀疑他的话。盛夏集团的第三号人物,董事会元老,哪怕现在说着退居二线,但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他年轻时候可是以脾气火爆闻名的,连创始人夏常安都是说怼就怼的。
“周五吧,周五上午,你们来找我,我看下你们讨论的结果。田湉,把我周五上午的其他日程全部推掉。”
一锤定音。
夏漱石内心有些激动。这是第一次见到现场办公室斗争,而且是在切除毒瘤。他知道,盛夏集团里面类似于这样的部门肯定不少。
慢慢来,不急。
有一天他也会让他们知道,混日子也是要有本钱的。
他一瞬间脑补了无数接管盛夏集团后的场景,愈发激动,忍不住掏出手机来打算给盛采薇和盛初夏发个信息。他此时内心澎湃得无以复加,需要找人分享,一分钟都不想耽搁。
嗯,谁让他一直自由惯了,而立之年才开始职场白的道路呢。
偷偷在桌底下打开手机,看到一条未读消息,忽然间,他有种不知身处何处的恍惚感。愣了一秒钟,巨大的惊喜向他砸过来。
钱浩宇回他消息了!!!
这是……天上掉下了大馅饼么?对于现在的夏漱石来说,还能有比这更好的消息的么。虽然只是简单一句:最近在无人区,没信号,刚回。有空电联。
有戏!绝对有戏!
下午开会这么久以来淤积在胸的闷气一扫而空,他瞬间觉得神清气爽,动力十足。再看这满会议室的人也觉得有些可爱了。
从战规被开刀后,会议室里就是一副山雨欲来的备战状态。大家都不自觉挺直了腰背。
果然,都有不大不的变动。
财经部做调整,得益于公司的财经体系分工明确,下到每个产品线都有明确的任务,大家一个萝卜一个坑儿,很容易出成绩或者追责。
hr和秘书科合并为行政处,都降为三级部门,且两部门各砍了一半人数。两千多人的产品线,秘书就有一百多人,多得令人发指。
夏漱石都不知道,原来盛夏集团如此娇贵,需要这么多秘书。
梁先繁责令秘书科科长和hr主管做好部门调整和人员安排,周五下午汇报。
这么大力度的组织架构调整,虽然梁先繁说会议机密程度调到最高级别,且具体的部门调整方案并未出炉,对于相关部门成员的去留也是语焉不详,但八卦的力量是伟大的,估计会议后就暗地里慢慢传开了。
这也是好事儿。让那些只会偷奸耍滑的人战战兢兢一阵子想想都挺爽。
他内心的恶魔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