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玄幻小说 > 我在神话三国当天子 > 正文 第95章 入京

正文 第95章 入京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帝都洛阳城。


    春季的暖阳洒落在这巍巍厚重的散发鎏金光芒的城门之上,异常生辉。


    城池上的护卫军站如松柏,目光如鹰,远眺前方。


    他们护卫的是大汉的帝都洛阳,大汉的政治中心。


    故而这些护卫军都是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悍卒。


    站岗之际,没有丝毫懈怠和放松。


    突兀之间。


    驻守在京师城门东门的城门侯眼眸闪烁不定。


    他揉了揉眼睛,似乎有些不敢相信,故而眨了眨眼,再仔细凝眼望去。


    却见远处地平线上,真的出现了一行数百人的骑兵。


    最前方的是一排排金甲护军,金盔金甲,在旭日的照耀下无比的闪耀光辉。


    这些护军手中扛着一把大旗,旗帜通体金黄,上面还有金龙缭绕,无比壮观霸气。


    不是东海王殿下的旗帜又是何人的呢?


    京师的城门侯总共有十二位,而他们的顶头上司则是城门校尉,总揽京师城门护军事物。


    东门的城门侯看到这番景象后,当机立断,大声朝着身侧亲信喝道:


    “快!快!!”


    “快去禀报城门校尉,就说殿下从东门往返归来了!!!”


    “诺!”那人飞身而出。


    不过片刻,便有一大股城门护军涌来,为首之人身着一袭重甲,面容威严,国字脸。


    正是城门校尉王刚是也。


    他大步流星走来,从城门之上远眺而去,却见刘辩一行人愈发的近了。


    那群金甲武士之后便簇拥着一众体魄惊人身材魁梧的将军。


    而身着麒麟袍的刘辩则被这一众将士们围绕着簇拥着。


    一股高贵儒雅的气质从刘辩身上缓缓流淌而出。


    城门校尉王刚见状后,确认了当真是当朝皇嫡子刘辩殿下。


    他曾在刘辩出征之际亲眼目睹过他的容颜,故而印象深刻。


    连忙下令道:“快!打开城门!迎接殿下凯旋而归!!”


    “同时派遣飞骑上报陛下!”


    王刚有条不紊下达指令,自己也是整理了衣襟和盔甲,准备下城亲自迎接刘辩。


    毕竟。


    刘辩可是东海王!皇嫡子!


    再加上此次出征立下了滔天功勋,这大汉未来的天不出意外的话,非刘辩莫属!


    他虽为城门校尉,总掌京师城门的防卫,地位自然也是极高的。


    可是在面对刘辩这等身份的人时,那也还是得趴着。


    刘辩望着触手可及的京师城门,不由得从心中升出了时光流转数年的荒唐感。


    一旁的典韦和张飞则是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眸子瞪的老大,满眼的惊奇之情。


    “他奶奶的,这么大!!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恢宏庞大的城门呢!当真是气派绝伦啊!”???


    张飞发出感慨。


    “是啊!某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壮观的城池!即便是十万大军想要攻破此城,那也是难如登天啊!”


    典韦点头应和道。


    突然间。


    城门缓缓打开,如同一头洪荒巨兽张开了口一般。


    城门内也鱼跃而出一众城门护军,他们排列齐整,位列两侧。


    一位身着黑红色战甲的将军站出身来,朝着刘辩深深拜道:


    “卑职王刚,参见殿下!!”


    “王校尉请起,孤离去的时候记得你!”


    “京师有你这样的将才镇守,洛阳城无忧也。”


    刘辩骑坐在照夜玉狮子上,朝着王刚拱手笑道。


    早就听说东海王殿下平易近人,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而且还能记得自己这个小角色。


    王刚心中浮现出几许干劲和感动。


    毕竟。


    像他这样的城门校尉,在这权贵如云的京师之内,根本不够看的。


    王刚领着刘辩一行人入了京城之后,厚重的城门也再次合拢了。


    一路上。


    惊动了无数的洛阳城百姓。


    刘辩在冀州的所作所为早已经被知情者传入了京师洛阳,且编纂成各种传闻。


    有人说刘辩乃是真龙下凡,当日在冀州化身数百丈之长的九爪金龙,将黄巾军搅了个天翻地覆。


    也有人传出刘辩乃是文曲星下凡,一曲《侠客行》,召唤万千燕赵侠客英魂,随其诛杀叛贼。


    传闻颇多。


    江湖上,洛阳城一代,已经形成了……独属于刘辩的神话!


    这是一个,极其有能力的殿下!!


    也是,最有可能带领大汉百姓走向繁荣昌盛的盛世之景之人。


    万千百姓,对于刘辩,心中的期待之情是无与伦比的。


    也因此。


    在刘辩等人行走在洛阳城的街道上时。


    越来越多的百姓自发的从居所内从摊贩旁排列在街道两侧。


    目光中饱含深情,怔怔的望着刘辩那白衣胜雪的潇洒身影。


    “殿下凯旋而归!殿下千岁!!”


    “殿下凯旋而归!殿下千岁!!”


    “殿下凯旋而归!殿下千岁!!”


    “殿下,大汉战神!!”


    “殿下,大汉战神!!”


    百姓们的声音汇聚起来,如洪钟大吕震动人心。


    也震撼了刘辩的内心。


    刘辩身侧的一众文臣武将皆是一脸自豪陪同在刘辩身侧。


    能够成为刘辩麾下之人,乃是他们的幸运。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能够找寻到自己的明主呢?


    但是他们找到了。


    刘辩能够被百姓认可尊崇甚至崇拜,足以说明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有多高了。


    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殿下能够得到民心,将会更加有利于他们日后的谋划和策略实施进行下去。


    四世三公袁府。


    袁家家主袁隗跪坐在首位,听着仆人诉说的消息。


    “殿下回来了?!”袁隗目光闪烁,沉吟半晌后,这才挥手道,“下去领赏钱吧!”


    待下人离去之后,跪坐在左列的袁术摩挲着下颌说道:


    “叔父,如今殿下在冀州立下大功劳,竟然还真的击溃了黄巾主力。”


    “如此看来,这位年仅十二三岁的殿下,是一位颇有手段和能力的人。”


    “倘若他真有野心的话,势必不能容忍当今朝堂上的僵局……”


    说着,指着上天低声道:“看来这局势……要开始变化了啊!”


    袁隗点头笑道:“不错啊,公路,汝之见识有所长进,能看到这一面倒是属实难得。”


    跪坐在右列的袁绍看到叔父夸赞袁术而忽略了自己,不由得攥紧拳头,微微皱起眉头。


    然而这样的举动只是一刹那,便被他强行控制住了,面如常色,眼神淡漠。


    袁术虽在与袁隗说话,但实则一直在打量着袁绍。


    对于这个庶出的哥哥,他打心里讨厌和不认可。


    故而有心在袁隗面前表现自己,以此来打压袁绍。


    “哼!殿下回京之后,还不知道是站在哪一行列的呢!”袁绍端起酒樽,淡淡饮酒道。


    “本初,你这话什么意思?”袁隗转过头,闷声问道,“殿下乃是大将军的亲外甥,不支持我们世家,难不成还是支持宦官不成!”


    “袁本初,你可莫要胡言乱语啊!”袁术拍桌喝道。


    “非是我胡言乱语,而是你们看不清局势罢了。”


    袁绍缓缓摇头,眼神之中透露出几分讥讽之意。


    实际上,他本可以讨好袁隗来获取袁家资源的。


    毕竟袁家乃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可是他却不这么做。


    因为,家族中的资源基本上都倾倒给袁术了。


    而且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也不符合他自己的人生信条。


    论能力,他不如我。


    论才华,他不如我。


    论容貌,他还是不如我。


    除了嫡子的身份之外,他有什么能够胜过我?


    但却只因为这一项,我却输了全部。


    当真是不甘心啊!


    袁绍心中如野兽般低吟着,“既然尔等都这么看重袁术,某便依靠自己。”


    “终有一天,尔等会后悔的……”


    半晌后,袁隗似乎被刚才袁绍的话语惊醒了,捋着长须,惊声道:


    “本初,你的意思是……殿下他二者皆不支持?”


    “倘若殿下真有野心有能力的话,自然不会坐视世家和宦官做大。”袁绍淡然说道。


    言语之间似有一股运筹帷幄之感。


    听闻此言,袁隗有些坐不住了。


    当今本来就是宦官在朝廷做大,世家门阀的力量势力一再被削弱。


    好不容易等来黄巾之乱这个契机,陛下也下旨解除党锢之乱了。


    世家门阀的生机也逐渐恢复了些许,有再次复兴的苗头。


    但如果当朝皇嫡子不容忍世家做大的话,那未来他们袁家的路该怎么走?


    “尔等好生待在家中,老夫要去与其他几位家主共同商议此事。”


    袁隗快言快语后,便轻快离去了。


    独留袁绍与袁术二人坐于大堂之中。


    袁术看到袁绍再次抢了他的风头,顿时间心中升出一团无名之火。


    细狭长眉微蹙,冷哼一声:“有什么了不得的,汝方才所言,某早已明了。”


    “告辞。”袁绍抱拳离去。


    他对于和袁术拌嘴这件没有意义的事情丝毫没有兴趣。


    但是袁术在面对袁绍这种无所谓的态度的时候显然更加愤怒。


    顿时间,拍案呵斥骂道:“袁本初,你不过一贱俾所生的而已,有什么好装的!!?”


    奈何袁绍的身影早已远去,未曾听闻此言,只留下袁术独自饮酒。


    ……


    皇宫门前。


    刘辩先是让高顺带着张飞典韦田丰等人前往自己的府邸安置一番。


    自己则随小黄门左丰入殿觐见陛下,也就是他的父皇汉灵帝刘宏。


    越过庄严肃立的雕塑,清澈见底的湖泊,美景繁盛的花园。


    刘辩进入了南宫宣德殿。


    迈过了朱红色的门槛,刘辩一眼便看见了坐在那个华丽霸气的龙椅上的中年男子——刘宏。


    几个月不见,刘宏的身体似乎更加虚弱了些,面容也带着极为不健康的苍白,印堂微微发黑。


    刘辩走入宣德殿,朝着龙椅上的刘宏行了大礼,跪拜道:


    “儿臣拜见父皇!”


    “皇儿回来了!好啊,好啊!”刘宏睁开双眸,对着刘辩挥手笑道,“走近些皇儿,朕好久没有见到你了。”


    刘辩听话的走上前去,俊美的容貌被刘宏一览无余,那绝尘脱俗的气质更是让刘宏心中赞叹。


    “瘦了些,这些日子,在外征战,辩儿受苦受累了吧!”刘宏亲切关怀道。


    或许是因为在情欲上的过于满足,导致现在的刘宏对于亲情格外的重视。


    尤其是这些日子异军突起的刘辩。


    本以为只是个成事不成败事有余的皇嫡子,没想到竟然是麒麟儿啊!


    吾儿有大帝之姿。


    故而刘宏对于刘辩的态度也是转变的很快,至少比曾经更加重视和亲切。


    “不苦不累。”刘辩摇摇头,郑重说道,“能够为父皇分忧解难,这些都不算什么。”


    这些话自然也是刘辩用来哄刘宏的。


    没办法,该怎么样就得怎么样。


    在这个以孝治天下的汉代,一个皇嫡子如果能够有孝道的美名,对于声望和名望都有莫大好处。


    果不其然。


    刘宏听到这话,顿时眼眸放光,走下龙椅,虚扶起刘辩,感慨笑道:


    “朕能有辩儿,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这次辩儿在冀州所立下的战功,朕都知道。”


    “说吧,辩儿,你想要什么赏赐?只要朕能给的,都赏给你!”


    刘宏大手一挥,气势磅礴道。


    有这样尽心对自己的儿子在,自己这个做父皇的怎么着也不能落下不是?


    必须得赏!


    要是现在刘辩说想要太子储君之位,说不准刘宏都会点头答应。


    可刘辩肯定不会在这个时间段直接讨要太子储君之位的。


    为什么呢?


    因为太过刻意了。


    你刚刚才对父皇说都是为他解忧解难,现在就直接说儿臣想担任太子储君。


    岂不是显得自己很有目的性吗?


    而且。


    像是这种太子储君之位的身份地位,一般而言只能由陛下亲口许下。


    而不能你自己上前讨要。


    但是很显然,这个机会很重要,也很宝贵。


    毕竟这是刘辩出征许久所得来的。


    群臣百官站立在下方,心中都在猜测刘辩会说出想要什么赏赐。


    或许是西园内的绝世美人儿。


    又或许是皇宫藏宝阁内的奇珍异宝。


    然而。


    结局出乎众人的意料。


    只见刘辩朝着刘宏深深行礼道:“父皇!儿臣这些时日出征在外,见到了冀州大地上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


    “百姓们深受黄巾叛军之祸患,儿臣恳求父皇能够减免冀州百姓三成的赋税,以此来缓解百姓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