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都市小说 > 狂龙出狱 > 正文 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荀子劝和

正文 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荀子劝和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此言一出。


    外人倒是还在好奇,说话之人,是何身份?


    而门口的稷下学子们,却全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因为他们凭借声音,自然能够听出说话之人的显赫身份。


    紧接着,不等众人反应,现场凭空竟出现了一道人的幻影,仿佛投影一般,但却能清晰的看出,是一个老者的形象。


    见到此人后,稷下的学子们,纷纷躬身下拜,口称:祭酒!


    祭酒,即是一种官职,也是一种身份象征,譬如在古代宴会上,主持祭祀的一般都是长者,因此泛称长者或尊者。


    而在稷下学宫,祭酒一职,即为学宫之长,类似于后世的院长。


    据历史记载,荀子,三为祭酒焉!


    听到门口的学子们,尊称这道幻影为祭酒,在场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名老者的身份。


    ——难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荀子!?


    叶风见状大惊。


    这是继庄子以来,叶风见到的第二位当世圣贤了!


    “原来是荀子大人!”


    这时,田忌见到大名鼎鼎的荀子后,也不敢怠慢,连忙上前,躬身施礼。


    齐国能有荀子这样的圣贤,是齐国之幸,齐国上下,包括国君,都对稷下学宫内的诸位圣贤,礼遇有加,尊崇备至。即便是田忌这种大老粗,也很敬重像荀子这样的文化人。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儒家代表,先秦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早年周游列国,学问博大,后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主持大局。


    着有《荀子》一书,尊崇“礼”在社会中规范作用,并认为“礼”是治理国家的最高准则。


    因反对孟子的“性本善”,提出相反的“性本恶”的思想,而名声大噪,并充满了争议。


    但荀子同时还主张:天行有常,不信鬼神,人定胜天等理论。认为人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等极为先进的思想理念。


    虽然相比于孔、孟,荀子无论是名气上,还是对后世的影响上,都略逊一筹,但荀子能集百家之长,整理了许多超出那个时代的先进理念,甚至先后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也足可见此人的实力,并不逊于孔孟。


    随着荀子的突然现身——虽然只是显露出了一道幻影,但也足以震慑全场,就连田忌带来的那些齐技击,都主动放下了刀兵,低下了头颅。


    此时,田忌一边郑重拜见荀子的幻象法身,一边在心中嘀咕,暗道倒霉。


    刚说完稷下学宫不要,让自己白捡了个便宜,结果没想到打脸来的这么快。


    偏偏出口之人,还是荀子这样的大佬,吓得田忌也不敢反驳半句。


    他深知,如果稷下学宫,选择收留叶风的话,那么齐国王室,也拿这子没办法了。


    有这种想法的,自然也包括一旁的龙贾和要离,哪怕他们一个是魏国的将领,一个是天下闻名的刺客,就算再加上一个田忌,他们三个联手,恐怕也不是荀子的对手。


    荀子开口的话,叶风以及他手中的宝鼎,他们就别想有任何的想法了。


    不过对于齐国,以及田忌而言,唯一的安危是,九州鼎仍算是待在齐国境内,放在稷下学宫,也和放在齐国王宫内,没什么区别。


    没有让其他诸侯国抢走,已算是万幸。


    “荀子!?”


    此时,叶风抬头,看着眼前,那道十丈金身的荀子幻像,也不禁啧啧称奇。


    不同于之前庄子的洒脱,眼前的荀子,给人一种十分沉稳老练之感。


    “叶风……”紧接着,荀子缓缓开口,主动问道:“听说你想要进入稷下学宫!?”


    “是!”叶风立即应道,“弟子诚心而来。”


    这一次,叶风只表示自己的决心,但并没有再将庄子以及墨家给搬出来,替自己引路。


    毕竟,百家争鸣的大背景之下,各大流派肯定是相互看不上眼,甚至私下也得有间隙。


    眼前的荀子,乃是儒家的代表,而庄子是道家的,可没少讥讽儒家思想,更不用说特立独行的墨家了。


    这种时候,如果叶风再搬出庄子,万一荀子与庄子不对付,这不是没事找事么!?


    “好,你上前来!”荀子又吩咐道。


    叶风走上前,距离荀子的十丈金身,仅有一步之遥。


    荀子高高在上,俯瞰叶风,端详半晌,并暗暗点头。


    “资质还算不错,就是可惜起步晚了,你似乎并不是我们这里的人吧?”


    毕竟,如果叶风是本地人的话,以他的资质,到了这般年纪,即便是不能像荀子这般,名扬天下,至少也能够拥有自保的能力,不至于被龙贾、要离追得走投无路。


    叶风如实回道:“弟子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来到这一方世界。”


    “嗯!”荀子道,“既然如此,说不定你来到这个世界,有你的机缘和任务,那你就暂时留在稷下学宫,好好修行吧。”


    叶风闻言大喜,连忙道谢。


    有了稷下学宫的庇护,叶风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祭酒大人!”田忌最希望见到的一幕,还是发生在了眼前,于是连忙道,“此子身上,还有一尊九州鼎,关系重大,对我们齐国而言,十分重要!”


    “还请荀子行一个方便,人你带进学宫,鼎就交给在下,带回复命吧!”


    此言一出,一旁的龙贾和要离,也只能干瞪眼。


    眼看人与鼎,就要这么被稷下学宫和齐国给瓜分了?


    不等荀子回复,龙贾按耐不住,也紧跟着开口:“如果荀子大人不想给齐国的话,给我们魏国也可以,毕竟这尊鼎,乃是在我们魏国挖掘而出……”


    闻言,田忌大怒:“这是我们齐国分内的事情,你们魏国跟着瞎掺和什么?九州鼎这种宝物,荀子大人怎么会不给我们齐国,反给你们魏国?别白日做梦了!”


    龙贾不服道:“稷下学宫,乃是完全中立的机构,只不过是恰巧位于你们齐国而已。学宫祭酒行事,肯定公平公正,不会偏袒你们齐国的!再说了,鼎是从我们魏国境内挖出来的,我们魏国当然也有话语权!还请荀子大人明鉴!”


    一时间,龙贾又与田忌,争吵不休,要不是碍于荀子在场,两人恐怕早就动起手来了。


    “如果荀子大人,拿不定主意的话。”这时,要离也突然开口索要道,“交给在下,代为保管,也是可以的!”


    看着这三人,各怀鬼胎,争吵不休,叶风也不再多管,反正自己加入了稷下学宫,一切都听凭荀子发落便是。


    哪怕荀子让他将鼎,交给齐国,甚至是献给稷下学宫,他也绝无二话。


    毕竟,如果没有荀子的及时出现,好心收留,他现在不光是鼎保不住,甚至就连人也会有危险。


    面对众人的争执,荀子沉默片刻,然后说道:“你们提出的要求,都合情合理,即便是稷下学宫,也很难判断,这尊九州鼎,具体该归谁所有。”


    叶风亲手挖出来的,所以认为自己才是鼎的主人;但此鼎出土于魏国,魏国自然认为此鼎该归魏国所有;而到如今,叶风携鼎来到齐国,齐国当然觉得自己也有资格争夺;甚至就连刺客要离,也一路跟来,横插一脚,想要能者居之!


    如此错综复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即便是荀子,一时间也难以抉择,找不到一个妥善的方法。


    于是,荀子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我建议,先将此鼎,放置于稷下学宫,然后我们就此立下一个三年之约!”


    :。:


    r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