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汉明 > 第一百二十五章 胜利来得太意外

第一百二十五章 胜利来得太意外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吴争部也在渡江。

    两天后的凌晨,钱塘江上由东往西,百舸争流,好一番壮观的景象。

    绍兴府、宁波府乃至金华府东北之地的百姓,在之前吴争三战三捷的感召下,群情激昂,为明军此次的反攻,纷纷出钱出力。

    一时间,整个浙东都沸腾起来了。

    人人都在呼号着,打过钱塘江,光复杭州府。

    仿佛杭州城中根本没有敌人防守,只要明军一至,就能传檄而定一般。

    吴争调集了海边百姓五十多条大船,又在沿江征用了上百条小渔船。

    近三千军队,一次性地渡江至海宁盐官登陆。

    这个时候的清军,还无法封锁钱塘江和杭州湾。

    加上清军事先并没有防备到明军会突然反击。

    所以,登陆行动非常顺利。

    聚集完部队之后,吴争向东西两个方向派出了斥候,用来联络方国安和王之仁部。

    巳时刚过,斥候便来禀报,方国安部已经开始攻打杭州城了,方国安急令吴争由东面进攻杭州城。

    吴争随即命令除六百骑兵之外各部,向杭州城急行军。

    留下骑兵营的目的,不是消极怠战,而是吴争留了个心眼,万一方国安有异动,自己可以率军原路返回,撤回绍兴。

    另外,如果出现王之仁部无法阻挡江宁而来的鞑子援军,骑兵营也能朝廷袭扰阻击,为自己的后撤提供时间。

    午后未时。

    吴争率军赶到杭州城东的永昌门外。

    杭州城的城墙不高,也就一丈上下,永昌门也不大,只能供一辆双马齐驱的马车进入。

    城门的桥洞,只有一人半高。

    这样的城池,防御能力真的不高。

    此时的永昌门城楼、城墙上,已经有不少的守军持弓待射了。

    吴争没有直接下令发动进攻,而是令大军在五里外驻扎下来休整。

    做为佯攻、牵制的部队,吴争没有以二千多人强攻这么一座大城的觉悟。

    吴争甚至连下令发一矢都没有。

    就是一个命令——戒备。

    吴争在等,等方国安的消息。

    (ex){}&/  胜利来得太容易。

    这时,方国安的传令兵来了。

    传达方国安的命令,令吴争即刻前往城中心的布政司衙门。

    “下官见到越国公,恭贺越国公光复杭州。”

    “哼。”方国安的哼声并不愤怒,此时他的心情特别好,早知道如此容易就能收复杭州,那还投什么清啊?

    如今以光复杭州的军功,恐怕朱以海也得多让自己两分。

    所以,这时的方国安已经不再愤怒,“吴争,今日你还有何话说?”

    吴争肃容道:“下官荒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越国公海涵。”

    见吴争如此识趣,方国安哈哈大笑道:“吴争,本公自然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不与你计较。”

    吴争连声应道:“是,是,越国公功在社稷。不过如今杭州初定,二三万降军如何处置,杭州城如何防守?是否传讯兴国公率兵前来会合?亦或者是越国公派兵前往嘉兴与兴国公会合,抵抗江宁而来的鞑子援兵?还请越国公速速决断。”

    被吴争一连串的问题一问,方国安脸色凝重起来。

    确实,轻松地收复杭州,并不代表着能守住杭州。

    是联合王之仁、吴争守杭州呢,还是挟裹降兵,洗劫杭州府撤回绍兴?

    方国安一时犹豫起来。

    内心之中,方国安还是想守杭州的,因为这代表着他的不世之功。

    鲁王监国以来,就没有人能达到过这样的成就,杭州可不是一个小城,单就大明设立杭州前后两卫,就能知道杭州的重要性。

    可方国安依旧在犹豫,他深知守住杭州太难了,城墙太矮,基本无险可守。

    一旦清军大举反攻,以自己三万军队,恐怕抵挡不了。

    可如果将王之仁拉进来,那么本可独占的功劳,就得分王之仁一份。

    还有更重要的是,如果守杭州,那么吴争肯定会在,到时就是一颗难缠的钉子。

    方国安还是更倾向于与清廷交涉,以杭州来换取理想的位置。

    “吴千户,以你之见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