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汉明 > 第一百三十四章 黑白颠倒

第一百三十四章 黑白颠倒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方国安撤退时并没有忘记,带上那二十大船的钱物和一万多降军。

    为了给他不发一矢就弃杭州城撤退的行径,涂抹一层更漂亮的外表,方国安的选择是抹黑、践踏吴争。

    自然,之前吴争擅杀麾下总旗,挑起争端,就成了弹劾理由的不二之选。

    方国安是这么在朝堂上弹劾吴争的,“殿下,梁湖千户吴争,为一己之私,在大街上、众目睽睽之下,杀我麾下总旗,使得我部军心大乱,若非臣赶到及时,两部火拼就会在杭州城上演。臣堂堂一国公,竟被一小小千户如此羞辱,若不是臣大度、顾及到时局,岂能如此轻易放过他?今日,臣请殿下给臣、给臣麾下数万将士一个交待,以敬效尤。”

    朱以海原本是欣喜万分的,光复杭州啊,这瞬间就让他的声望如日中天。

    这两天里,已经有不少赋闲的官员、各县的乡绅闻风而来,纷纷表态要资助自己反攻苏州、应天府了。

    主动报名请求从军的民众已经超过一千人。

    想来杭州城光复的消息一旦传至南边,会有更多的人前来投效。

    就是南边的“皇叔”隆武帝,恐怕此时也得给自己三分颜面了。

    朱以海甚至已经开始幻想打过长江去,光复南京了。

    可方国安的擅自回撤,让朱以海心里十分的恼怒。

    他不是傻子,用膝盖想也能猜到,方国安的撤退绝对不是因为杀了一个区区总旗。

    方国安此时更多的是在演戏,推卸责任。

    可朱以海更明白,这个时候,方国安的重要性远甚于吴争。

    杭州一战,方国安部虽然伤亡也有三四千人(集中在攻城之始,在涌金门被鞑子顽抗所致),但一万多的降军,让方国安的实力不降反增。

    挟光复杭州之赫赫战功,朱以海肯定是不能去驳斥方国安的。

    所以,朱以海强忍着心中的不适道:“越国公劳苦功高,功在社稷,孤理当为越国公做主。只是吴争还在江对岸,要不等他返回绍兴府,再作处置,不知越国公意下如何?”

    (ex){}&/  “不可!”

    这声很大,大到震耳欲聋。

    朱以海紧蹩着眉头,还未说话。

    方国安随即回过头去,“又是你张煌言,你一个七品衔小官,也敢在此聒噪?”

    张煌言厉声道:“殿下,就算是民众犯法,也得给被告一个陈述分辩的机会,如今仅凭越国公一家之言,就将一个四品官员定罪,如何服人?何况吴争如今还在杭州城为国争战,殿下如此做法,岂不令天下臣民寒心?”

    方国安大怒,骂道:“张煌言,你好大的狗胆!你是在指证本公诬陷吴争吗?”

    张煌言毫不示弱,“越国公是否诬陷,下官不敢定论,但是非曲直,还须当面锣对面鼓,双方当堂对质方可决断。”

    “你……。”方国安一时找不出话来回怼张煌言。

    这时,张国维侧面道:“殿下,臣以为张煌言所言有理,如何处置吴争,先要定罪,而越国公的指证,仅是一方之言,不足为凭。”

    钱肃乐瞬间接上:“依臣对吴争的了解,他虽时有狂妄,但绝不会不识轻重。当初指证越国公通敌之事,是臣与张尚书共同决定的,越国公要怪,也不应该只怪吴争,此事朝廷早有定论,不足以牵扯到今日之事来。至于吴争擅杀越国公麾下军官之事,臣以为,这必有出有因,否则,以领不足三千人马的千户,无故杀死一个执掌三万大军的国公麾下总旗,这……未免太不可思议了吧?”

    这话确实有道理的,只要不是傻子,谁会去干这等荒唐之事?

    活腻歪了吗?

    钱肃乐的话,引起不少官员的点头认同。

    朱以海优柔的性子又来了,他迟疑道:“三位说得都有些道理,那就……再议?”

    方国安哪能同意?

    错过这次,那再要找吴争的不是,就不知道到什么时候了。

    “殿下这是要和他们三人一起偏袒吴争吗?臣麾下数万将士可等着殿下为他们做主呢?如果殿下偏袒吴争,臣回去如何向数万将士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