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汉明 > 第二百章 大明绝非想象中那样不堪

第二百章 大明绝非想象中那样不堪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钱肃典、夏完淳切实地执行着吴争的命令。

    只围不攻,准确地说,只佯攻不强攻。

    这使得苏州城内守军,不知道城外明军的底细,也就不敢轻易出城应战了。

    苏州城的守军兵力不多,仅二万八千人。

    这不多是相对的,譬如说与吴争进行此战,调动的总兵力而言。

    但对于一个大城、坚城而言,二万八千人,已经足以抵御十万大军攻城了。

    三月十三日傍晚。

    吴争率部与钱肃典、夏完淳会师。

    这是吴争第一次见到夏完淳。

    看着这个比自己还小两岁的少年,吴争有种想落泪的激动。

    他听过这流年英雄的事迹,在前世。

    这是个文才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九岁写出《代乳集》,十四岁从军征战抗清,十五岁在父亲夏允彝的逼迫下成婚,十七岁英勇就义。

    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闻名于世。

    当时夏完淳兵败被俘,押至南京,洪承畴亲自讯问并劝降,说:“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贼中耳!归顺当不失官。”

    夏完淳挺立不跪,佯装不知审讯大员就是汉奸洪承畴,高声答道:“我闻亨九先生本朝人杰,松山、杏山之战,血溅章渠。先皇帝震悼褒恤,感动华夷。吾常慕其忠烈,年虽少,杀身报国,岂可以让之!”

    当左右差役告诉他堂上“大人”就是洪承畴时,夏完淳更声色俱厉地说:“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闻之,曾经御祭七坛,天子亲临,泪满龙颜,群臣呜咽。汝何等逆徒,敢伪托其名,以污忠魄!”

    洪承畴色沮气夺,无辞以对。

    之后,夏完淳就义于南京西市,所谓罪名归纳为“通海寇为外援,结湖泖为内应,秘具条陈奏疏,列荐文武官衔”。

    死前,夏完淳留有狱中上母书,每每读之,皆有泪出。

    夏完淳只留下妻子钱秦篆、女儿和遗腹子,可惜遗腹子出世后便夭折,从此夏家绝嗣。

    (ex){}&/  吴争强忍着胸口的血气翻腾道,“也罢,既然如此,你便在本官麾下任个参军吧。”

    夏完淳推却道:“望大人体恤,请准完淳在大人麾下独领一军。”

    吴争是好意,带夏完淳在自己身边,总安全些,说实话,从得知夏完淳与钱肃典赚取嘉兴城的那一刻,吴争就发誓,不让这少年英雄再含恨九泉。

    让他活着,好好活着。

    可如今看见夏完淳意志坚决,吴争不仅有些迟疑起来。

    这时钱肃典上前道:“大人,这投效的义军中大部分人都是冲着夏完淳和他父亲的名头来的,这军还是由夏完淳统帅比较稳妥。”

    吴争想了想道:“如此也罢,那就授你杭州卫副指挥使之职,兼领……义军叫什么来着?”

    夏完淳道:“我部为先帝、为先父戴孝,故名白巾军。”

    “好。那就授你杭州卫副指挥使之职,兼领白巾军都督一职。”

    “谢大人。”

    吴争扫向众人。

    夏完淳直起身,为吴争引见道:“此乃前弘光朝忠义伯吴易。”

    吴争看去,一个身材颀长、书生模样的中年人向自己拱手一礼道:“见过临安伯。”

    吴争拱手还礼道:“忠义伯有礼。”

    二人说是同为伯爵,可身份却大有不同,一个是前朝的伯爵,另一个是现今伯爵。

    自然有着天壤之别。

    所以,礼是一回事,重要性是另一回事。

    好在吴易也没有自恃伯爵身份,主动向吴争介绍起自己道:“我是崇祯十六年进士,福王在位时,我往扬州投靠史阁部,得史阁部授职方主事、监军。去年初,奉命赴江南筹集粮草,可未等返回扬州已失,我只好率船队开赴吴江,不想吴江亦失。只能前往太湖扎营,之后与同邑举人孙兆奎,诸生沈自駉组建白巾党揭竿抗清。后潞王监国,受封忠义伯。”

    吴争点点头道:“忠义伯名至实归,吴争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