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争还真给了吴胜兆一个机会,“这样,你率部从苏州之东夹击苏州城,如果此战胜,本官许你一个伯爵,如何?”
有点可笑吧?
一个伯爵许另一个人伯爵之位,虽说吴争现在相当于钦差,但这种包揽的口气已经是僭越。
正常来说,就算吴争是钦差,话也应该这么说,“若如果此战胜,本官定向朝廷举荐,许你一个伯爵之位。”
可在场人,包括吴胜兆在内,没有人去怀疑吴争这个承诺的可信度。
这就是权力,切实的权力。
吴胜兆应道:“那我只负责佯攻,万一苏州城内守军溃逃,我不负责追击?”
吴争大怒道:“你部连追击逃兵的勇气都没有?”
吴胜兆道:“临安伯啊,你当我反正是自己愿意啊,自从清廷申饬、罚俸以来,已经三个月没发过粮饷了,城中兄弟这一个月来,哪天吃过一顿饱饭,再下去怕是城中要饿死人了。”
吴争瞠目,我拷,这下打脸了,自己还向莫执念许诺过从松江城运粮回去的。
“来人,埋锅造饭,额外准备八千人份。”吴争下令道。
转过头来,对吴胜兆道:“去把你手下带出城来,吃饱之后,按本官说的,奔袭苏州城,配合嘉兴义军进攻。”
按理说,这时吴胜兆应该是感激涕零一番,随便奉承几句,再表表忠心才对,至少吴争是这么想的。
可没想到吴胜兆再次提出了要求。
“临安伯,你的战绩我是清楚的,你让我去打这一仗,我应了,可你说的伯爵之事,你可不能骗我?”
吴争蹩眉道:“本官优点很少,最拿得出手的就是守信。”
“好。临安伯说话就是痛快,我最喜欢和痛快人说话了,我之前还以为临安伯该是个不惑之年的汉子,至少也该是而立之年,不想竟是个娃……咳,那啥,如果不是临安伯痛快,我才不乐意和……实话说吧,朝廷打算怎么发饷?”
最难对付的就是这种人,看似粗犷吧,心眼实际比针眼还小,可你若要说他小气吧,他有时很能给你一个意外。
(ex){}&/ “你不说手下断粮不少日子了吗?”
“对啊。我部一离开,就没人和他们抢吃的了,这不都高兴着呢吗?”
吴争想一巴掌扇过去。
“宋安,带人送三千石粮进城,吴总兵凯旋之前,松江城暂时交由你掌管。”
“遵命。”
“临安伯,你这是……?”
“不必慌张,本官言出必行,打了胜仗,你回来做你的松江总兵,对了,还有自己选个好听的伯爵封号。”
“呃……遵命。”
……。
几乎是看着吴胜兆率军西北向,朝苏州方向而去的。
吴争这才带了几百人,进了松江城。
大致巡视了几条主街,从百姓口中也知道了大致情况。
其实松江城并不是吴胜兆嘴里那么不堪。
吴胜兆确实也纵兵在城里劫掠过几次了,但可能是吸取了苏州城的教训或者是有清廷派驻官员的监督,在松江城里,他没有向普通百姓下手,但城中富户几乎没有漏网之鱼。
而且,城中军队也没有象他所说,已经断粮一个月了。
松江城里,粮食还是足够了。
吴争心道,怪不得看那些士兵的吃相,也不象是饿了一段时间的样子,这厮真够阴的,自己还真没看出来他撒谎。
吴争没有在松江城多逗留,苏州之战已经由钱肃典、夏完淳开始。
而所有的火炮都被吴争带来了松江,他们根本没有可能攻城成功。
倒不是吴争小题大作,攻个有反正之意的松江城,还这样如临大敌。
而是吴争认为,伤十指不如断一指,彻底平定松江城,才能消除后患。
这样才能集中精神攻打苏州城,否则,担忧吴胜兆会不会再起叛乱之心,如芒刺在背,非常难受。
这也是吴争让宋安暂时接替掌管松江城的原因。
让吴胜兆带兵攻苏州东,也不是临时起意。
这都是事先想好的。
甚至连封吴胜兆伯爵之位,也都是与张煌言二人商量好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