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 正文 第454章 升品不升官

正文 第454章 升品不升官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陶卿家,杨卿家,两位快快免礼。”


    朱棣温和的回应一下,便看向陶逸平手中的那件,明显比以前的火枪,多了很多精妙零件的火枪。


    陶逸平与杨廷两人,身为大明工部军器局副使,大明最底层的从九品官员。


    尽管如此,也是大明官身,是朱棣的卿家,不再是无名匠。


    而陶逸平与杨廷两人,也是这二十多年以来,第一次被皇帝陛下当面,亲切称呼卿家。


    一瞬间,两人顿时激动的满脸通红,有些飘飘然。


    在朱棣看过来之后,陶逸平下意识的将手中的火枪,急忙递给朱棣。


    至于一旁的于希能,则更是目瞪口呆,心中翻起惊涛骇浪,陛下竟然认识自己这两位副使!


    而且,还称呼的如此亲切!


    以至于,根本没意识到,朱棣从进来,到拿过陶逸平手中的火枪,看都没看过他一眼。


    翻看了一遍,朱棣便朝着陶逸平问道:“此种火枪,真的不需要火绳?”


    陶逸平连忙回道:“回禀陛下,此种火枪是通过扣动扳机,用燧石点燃火药,完全不需要火绳。


    甚至,也不用惧怕大雨、大风等天气……”


    听此,朱棣眼睛一亮,连忙问道:“此枪较之前的火枪,射程如何?威力又如何?”


    陶逸平恭敬道:“回禀陛下,此火枪还改用了后装方式,弹丸不再从前面塞入,而是从枪的后方弹洞塞入。


    弹丸也改成了此种长条圆形,后面有罗纹,还有凹槽,塞入软木,再配上固定的火药……


    只要扣动扳机,点燃火药,弹丸射出,比之前的火枪更精准,射程更远,威力也更大!”


    越听,朱棣的眼睛越亮。


    等到陶逸平说完,朱棣便直接问道:“何处可试枪?”


    至于陶逸平说的螺纹,软木,后方弹洞塞入……朱棣一句也没听懂,甚至都没听全。


    他只是听到,这种枪不需要火绳点燃,也不惧怕大风大雨,射程还远,威力还大,还更加精准……


    “有,有,后院便可试枪!”


    陶逸平连忙回道。


    “前面带路!”


    说完,朱棣直接率先,往前走去。


    身后,陶逸平与杨廷两人,连忙跟上。


    郭安与朱高炽两人,也无奈跟上。


    试枪场,是由之前的靶场改造而成,增长了一百多步。


    从一百步之后,每隔五十步,就竖立一个木靶。


    朱棣在陶逸平的教导下,装弹,填火药!


    拧紧药池盖!


    瞄准!


    扣动扳机!


    随着砰的一声,朱棣前方一百步远的木靶,微微晃动一下,中间出现一个圆洞。


    只是,距离较远,朱棣并没看到。


    “没打中?”


    朱棣眉头微皱。


    一旁,朱高炽与郭安两人,也是一脸惊疑,看向身旁的陶逸平与杨廷等人。


    “下官这就去为陛下查看靶心情况!”


    军器局大使于希能连忙往远处跑去。


    不过,身后的禁卫统领梁虎,却是朝着身旁两个侍卫示意一下。


    随即,两个侍卫便快速跟着上前,当着于希能的面,直接将那木靶给抬了过来。


    “这是打中了?”


    看着木靶上那个指头大的圆洞,朱棣不敢确定询问道。


    一旁,郭安则是满脸大喜。


    虽然抵不上他心目中理想的火枪,但不用每次发射一下,就需要点燃一次火绳的好的太多。


    陶逸平与杨廷两人,则是满脸喜色道。


    “陛下神武,此孔洞便是火枪射中留下的弹孔!”


    “陛下第一次试验此种火枪,便可射中木靶,勇武无敌……”


    朱棣矜持一笑,“此种火枪,果然比之前的火枪改进了很多。”


    “陶卿,给咱填装弹药!”


    “微臣遵旨!”


    陶逸平连忙上前,给朱棣填充弹药。


    朱棣再次瞄准更远处的木靶,砰的一声。


    木耙的左上角,再次出现一个弹孔!


    接着,便是更远处的木靶!


    砰!


    那木耙又是晃了一下……


    一直到两百五十步的木靶,才没打中!


    “好枪!”


    朱棣有些惋惜的撇了撇嘴,收起火枪。


    “能改进出此种威力巨大的火枪,咱大明大军战斗力必然能再次提升一番,陶卿家与杨卿家,可是立下大功了!”


    “微臣惭愧!”


    陶逸平连忙道:“陛下有所不知,此种燧发装置的火枪,早在两年前,定海侯便已经提出来了。


    只是,微臣二人愚笨,一直研究了两年,才将其制造出来。


    陛下,能锻造出此种火枪,微臣认为定海侯才是首功!”


    杨廷也附和道:“正是,陛下,定海侯才当为此种火枪的首功!”


    “郭卿?”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惊诧,扭头看向身旁的郭安。


    郭安微微躬身,“陛下,微臣只是将此种火枪的运作原理,还有一些模糊的构造,画给陶逸平与杨廷他二人。


    此两年下来,微臣以为他二人制造不出这种火枪了,没想到他二人居然制造了出来!”


    “原来如此!”


    朱棣满脸赞赏的看了一眼陶逸平与杨廷两人,“无论如此,制造出此种火枪,尔等便有大功劳。至于郭卿之功,朕自会记在心中!”


    “陛下圣明!”


    “多谢陛下!”


    郭安与陶逸平几人,连忙感谢。


    朱棣又道:“如此大功,本该给尔等二人升官。


    只是,尔等一身本领,全在匠造技艺之上。如果给尔等二人升官,咱大明日后便再无精良火器可以制造出来。


    因而,朕赏尔等二人每人五百两宝钞,军器局大使亦有功,赏一百两宝钞,其余协助尔等二人之工匠,皆赏赐二十两宝钞。


    另外,朕给尔等二人晋升秩品,为正九品,但官职仍为军器局副使,继续为咱大明研发制造更加精良的武器!”


    “微臣多谢陛下!”


    “陛下圣明!”


    “多谢陛下……”


    赏银子,还升品级!


    陶逸平与杨廷两人,顿时满脸大喜。


    同样,一旁的军器局大使与一众工匠,也是满脸欢喜。


    他们在军器局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面见陛下,更是第一次被陛下赏赐银子。


    陛下如此重视他们匠人,他们这些匠户日后的日子,必然会好过很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