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来都来了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回到诊室,陆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就像是通宵加班回家,一打开门,玄关处亮着昏黄的灯,似是在迎接着她。

    “师哥。”

    “嗯?”

    “我的亲缘确实浅薄。”

    “吃亏了?”

    陆离想摇头来着,但在自家师哥认真的注视下,还是点了点头,随后比了个手势,补充道,“就这么一丢丢。”

    下决定的人是她,但却有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她就是那只鸭子,被逼着做了决定。

    “没事,有我们呢。师妹,属于你的赛道,永远不会是这样的琐碎事。”

    这话王挺说得不虚,师妹她的医术,包容性特别强。

    慢性的病症她能治,急症她也能,起效之快不逊色于那些急诊科,且是在不借助现代仪器的情况下。

    这对突发情况下的救治就显得格外关键了。

    陆离点点头,“师哥,我明白。”

    说起来,她也算是个“杀伐果断”的人。

    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及,不想要什么。

    关于卓扬,不能说她有多么需要这个哥哥。

    但当她明确地意识到自己这个“妹妹”在这位“哥哥”心中的分量时,她知道自己不想要了。

    这个哥哥,她卓绾绾想要,那就让给她。

    这么经不起比较的感情,她要不起也不屑要。

    与其淌入浑水,内耗自己,不如果断抽身,及时止损。

    李教授难得在医院坐镇,知道自家孩子被暗戳戳欺负了,怎么能什么都不做?

    都说冤有头债有主,可他老头子不屑对一个女人出手。

    可什么都不做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很快,朱巧就接到了自家哥哥的电话,话里满是质问与不满,“你都做了什么?害得我升不上去!”

    “哥,你这是什么意思?你的升迁不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吗?”

    对方连连冷笑,气不打一处来,“我托了关系才打听到,上头有人放话,说你的手太长,人姑娘不是这么好欺负的!”

    “姑娘,我欺负谁了?”朱巧犹是不接。

    “你问我?我问谁去?!总之,你好自为之!”

    看着被挂断的电话,朱巧面色凝重,脑海里闪过陆离的面孔。

    姑娘,应该也只有她了。

    可她背后竟然有这么大能量?

    她哥要升迁的消息可不是随便猜测的,而是他直系领导透出的口风,虽然正式通知还没下,可大家早已经默认了。

    想到这事都是因她而起,内心不免沉重了些。

    得想主意应对即将接踵而至的问责了。

    自己哥哥好说,这一通责骂过后事情也就过去了,可嫂嫂不是那么好应付的。

    还有自己那个妈,她一向将哥哥的事业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她该怎么办呢?

    不得不说,朱巧的脑子转得极快。

    她第一时间将找陆离这个主意拍飞。

    就目前的情况,从此桥归桥路归路,是最理智的办法。

    如果她再去纠缠,那对面的反击可能不是见好就收了。

    那样的话,她承受不起。

    “这一招叫做釜底抽薪。”

    她就是太闲了,才跑来找陆离的麻烦。

    李教授丝毫没有以权压人的羞愧感。

    事实也的确如此,不算是以权压人,因为另一个当选者的能力丝毫不比朱巧大哥逊色。

    只不过平日里不太钻营,显得有些不够圆滑,不太不讨喜。

    可这样的人是办实事的人,提这样的人上来,只会对人民有益。

    被教授罩着的陆离点头如捣蒜,“好计策好计策,我学到了!”

    这么直白的赞美,李教授还蛮受用,“去给你师哥搭把手吧,我看他的眼袋都要掉下来了。”

    “好的,教授。”

    狗腿子陆离扬着一张笑脸告退,找到师哥了,一把将师哥摁到病床上,“师哥,教授有令,让你休息一下,你放松,我来帮你施个针!”

    对于自家师妹,王挺倒也是纵容居多。

    何况,他的确该好好休息了。

    闭眼前,看到师妹生龙活虎的状态,一个好主意悄然产生。

    第二天下午五点。

    送完最后一波患者,“耶,下班~”陆离收拾起自己的包包。

    “师妹。”在陆离起身前,王挺恰到时机地喊住了她。

    “怎么了师哥。”还未意识到接下来要面对什么的陆离一脸信任地看着自家师哥。

    “陪我去看个病人。”

    “好呀!”事。

    可当她跟着王挺来到一个敬老院,看着大堂里挤得满满当当的人时,犹豫地开口,“师哥,病人是哪个?”

    “哪个?哪个都是,来都来了,快开工吧。”王挺丝毫没有压榨师妹的罪恶感,直接进入主题。

    王挺这段时间就在忙这个事。

    这家敬老院的负责人与他家是旧识,联系到他这边,想请他来做义诊。

    敬老院的老人,最开始被子女送来的时候,子女会每隔一周来看望。

    可慢慢的,一周变两周,两周变一个月。

    负责人体谅现在的中年人不容易,上有老下有,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十分钟用。

    要是老人们能想开点,那其实也挺好的。

    敬老院内部的兴趣活动还算丰富多彩,唱歌跳舞,书法美食,都有。

    可大多数的老人大半辈子都围着自己的孩子转,现在临了临了,见不着孩子了,便钻了牛角尖。

    可他们敬老院的经费有限,只能商量看看有没有医生愿意义诊,先不说心理上的问题,最起码在身体上,帮老人们看着点。

    王挺出身医学世家,现在又是军总医的医生,年轻有为,他的人品,值得信赖。

    大堂里人虽多,有些嘈杂,但总体来说,大家的素质还都是很好的,排着队呢。

    就像师哥说的,来都来了,陆离立马进入状态。

    老人大多的毛病在腿脚,针灸,陆离最拿手了。

    人有一个通病,喜欢赶趟,年轻人是这样,老年人也是这样。

    年轻人叫做跟风,老年人叫做口耳相传。

    渐渐地,排在她那队的人多了起来,隐隐有超过王挺之势。

    陆离赢在哪儿?除了明显的效果之外,她还赢在那一张人畜无害的脸上。

    平常还蛮高冷的一个女孩,在一群大爷大妈面前,乖觉地不像样子,称呼特别礼貌,耐心细心,不嫌老人啰嗦,比边上那个不爱说话的伙子强多了。

    对此,王挺乐见其成,能者多劳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