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赶大集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那些东西,不准备一次性吃了。


    要是洗了,放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坏的。


    还不如带着泥,情况还能好一点。


    “好吧,那就吃多少洗多少。


    对了妈,家里面的柴火也没剩下多少了,我明天去捡点回来吧!


    还要去看看有没有能吃的野菜,这红薯还没到日子呢,起了太可惜了。”


    夏天的时候,野菜也不少,只不过都比较老。


    人吃的话,没有口感,大家都会选择用来喂鸡什么的。


    但是,到底有几种是可以吃的。


    “明天,咱们一起去就行了,柴火需要多弄点。


    回头我去借个板车,咱们多拉一些回来。”


    “行~”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尤其是农村,吃饭就要冒烟。


    柴火也非常重要,而且还要囤一些,后面发大水了,也不方便上山的。


    家里面还缺一个放柴得地方,这样想来,事情还真是多啊。


    让几个孩子收拾收拾先睡觉,柳云霜趁着月色,用那些柳条去编筐。


    现在的她,恨不得把时间掰扯两半用。


    “妈,要不你教我吧,我帮你一起编。”


    “不用,知晴,这个不着急,等后面再说。


    明天早上,我要去镇上赶大集,咱们家里面的东西,还缺很多的。


    正好,也买点好吃的,给你们几个补补。


    麻花还剩下两根呢,晚上都忘了拿出来吃了。


    我等会儿放在炕头,明天早晨你们三个一吃。”


    许知晴听说她要去青石镇,心里头也是有些向往的。


    “妈,你要买的东西多不?要我跟你一去吗?”


    “本来是想带着你们姐俩去转一转的。


    现在知礼这个情况,家里面不能没有人。


    知晴,妈不在,辛苦你了。


    等后面弟弟好了,妈再带你们一起去。”


    闻言,许知晴赶紧点头。


    “没事的妈,家里你放心,我能照顾好他们的。”


    柳云霜揉了揉大女儿的头,心里一阵熨帖。


    有许知晴在,她真的省心不少。


    终于弄完了一个筐,她也算松了一口气。


    这剩下的柳条,还能再编三个不止。


    这两天,也闲不下来。


    蹑手蹑脚的去洗漱,然后躺在了炕头。


    这一天,可真是惊心动魄的,好在,儿子回来了,这就是天大的好事儿。


    侧头看了一眼睡熟的三个孩子,柳云霜很开心。


    ……


    隔天一大早,她就出门了。


    76年的时候,国家批准了社会主义大集。


    农民可以拿自己家产的东西去集市上售卖,或者换成其他东西,也是可以的。


    青石镇第一时间就响应了号召,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都是最热闹的时候。


    不少人都会拿着自己家的农副产品过去转一转,只不过,其他的东西是没有卖的。


    比如国家统购统销的粮食、油、肉等东西,还是只能到供销社去买。


    这不属于自产自销的范畴,好在镇上也是有供销社的,买东西也算方便。


    照例是背着大背篓,家里面的东西,缺的很多,今天就要疯狂买买买了。


    红星生产队也有很多人要去,她出门这么早,还是碰到了同行者。


    昨天的事情已经传开了,见到她,无非就是打听跟老许家的事情。


    柳云霜不想搭理,可是偏偏那里有一个昨天给她帮忙的人。


    只能简单的应付两句,也就算了。


    到青石镇只有六里地,不算很远,一会儿就到了。


    她也赶紧跟这群人分开,人家都是拿着自己家里面的蔬菜和鸡蛋什么的,准备去换点钱的。


    她是为了买东西,自然是不一样的。


    先到供销社,这会人不多,省得一会儿被熟人看到。


    大部分人都是先卖东西,然后再过来消费的。


    正好反着来,还能方便一些。


    她先去买了两斤五花肉,然后又到里面来。


    这边的肉案子是跟百货分开的,镇里头的供销社,没有县城的大。


    好在常用的东西都是齐全的,也不碍事。


    装了一斤的豆油、又买了一斤盐巴、酱油也打了一些。


    因为没有容器,又在旁边买了两个罐子,一个葫芦,居家过日子都是可以用得上的。


    然后又买了两个洋漆盆,一把剪刀。


    其实,还有很多东西,都是需要买的。


    她不想一下子花出去那么多钱,好说不好听。


    好不容易重生了,实在是不想在这种地方犯错误。


    这边没什么了,又去粮站买了五斤白面。


    上次,乔爷给的票里面有二十斤的白面。


    今天正好买肉了,就回去包顿饺子,也算是庆祝新生了。


    外面的集市上,才热闹呢。


    附近生产队的人,都过来赶大集。


    除了用钱买东西,还可以直接换,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感受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柳云霜的脚步也轻快了几分。


    又买了五把炊帚,三分钱一把,也不用票。


    今年估计没有高粱杆可以用了,看到了就提前准备上。


    又买了一把扫炕的笤帚,家里面是有一把大笤帚,可以扫地的。


    回头自己绑两把更大的,用来扫院子就行了。


    葫芦瓢也买了三个,舀水什么的也能方便一点。


    这几天都是用碗,费劲的很。


    另外,又买了两颗大白菜、五斤芹菜。


    准备回家的时候,正好碰到了一个卖嫩黄瓜的,这在集上也是头一份了。


    “大娘,这个多少钱一斤?”


    “五分钱,你看我这嫩啊,老一点的都没有摘。”


    确实很嫩,手指一掐,立马就是一个印子。


    不过,五分钱确实不便宜,周围也是看的多,买的少。


    “给我来两斤吧!”


    “行……”


    没想到她这么痛快,老大娘也是很开心的。


    最后秤给的高高的,还多添了一根,柳云霜也很开心。


    又买了一捆子葱,也就准备回家了,这一趟,也算是收获满满的。


    要是还能拿下,估计还是要多买一些东西的。


    看来下次逢集,还是要过来的。


    她算是回去比较早的了,路上的人不多。


    想到几个孩子看她满载而归的样子,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铃铃铃~”


    车铃响起来的时候,她赶紧靠边。


    两辆自行车飞驶而过,怎么感觉那个戴帽子的,好像是乔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