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回1984赶山狩猎 > 正文 第169章 价值一千块

正文 第169章 价值一千块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嫂子!”


    那孩子又在隔壁喊,吴美芬让余秋堂在这边看车,她过去看下。


    余秋堂看吴美芬刚才那般真诚,也不好直接推辞,便随意查看起摩托车。


    看样子,这辆车以前被保养很好。


    几乎就是八九成新。


    他一路查看,忽然发现车前面有个挂坠,扯过来一看,原来是个桃形配饰,里面是吴美芬和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照片。


    他乍一看,觉得这个男人好像有点面熟。


    稍一回想,才发现这个人,不知从哪些角度,竟然和他有几分神似。


    这就能解释通了。


    他之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吴美芬会莫名其妙对他这个陌生伙子格外照顾。


    他不相信存在什么一面之缘。


    原来是这样。


    他身上有吴美芬前夫的影子。


    但认识这么久,吴美芬却没有丝毫提起的意思,有时候他觉得吴美芬聊天时盯着他看,或许就是从他脸上看出故去的些许回忆。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她和自己说话,似乎总是很随意,没有什么忌惮。


    就仿佛两个人,认识很多年。


    已经很有默契。


    不需要彼此再解释什么一样。


    “你看到了啊?”吴美芬站在门口。


    “哦,不慎碰到,不算刻意,不会怪我吧?”


    吴美芬笑笑。


    “不会,前几年,他的东西还到处都是,想着走到哪里都有他的影子。


    可这两年,已经习惯了一个人,反而觉得把他放到面前,只会一次次想起来,一次次难过揪心,索性该收拾的都收了……问你个问题?”


    余秋堂问:“你说。”


    “怎么样,才算没有忘记一个人呢?”吴美芬看着余秋堂的眼睛。


    余秋堂不知她是看的自己,还是从隐约相似的眼神里,寻找熟悉的影子。


    他没有躲避,微微思忖,“可能是,把这个人放进心里?”


    吴美芬摇摇头。


    “以前我这样想,觉得我们感情那么深,我一定不能忘记他,即使他死了,也一直活在我的心里。


    这种想法我不知对错,但确实很折磨人。很多时候,我都被折磨的不知咋办,恨不得一头撞在墙上。


    我会生产愧疚感,愧疚感你知道嘛?”


    余秋堂点点头,又摇摇头。


    他其实知道,但他不能完全表现出知道的意思。


    他曾经也经历过米雅丽去世后漫长岁月,那么长时间内,他的心绪和情感并不是保持一成不变。


    有些时候,他心情相当好,但很快就突然意识到,他怎么能开心呢。


    如果开心,就是对米雅丽不好。


    她都已经去世了,孤伶伶地埋藏在地下,自己现在苟活于人世,竟然还开心……


    所以,他越是开心,就越愧疚。


    很长一段时间内,他近乎用痛苦来折磨自己,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一直到后来,他无意间发现,原来人人都会这样。


    也不止是夫妻。


    有的人失去父母,或者失去孩子,也都会出现这种愧疚心理。


    仿佛亲人去世,存活的人就该自我建造一个囚笼,将自己关在里面。


    只要想着外面的花花世界,就是罪孽。


    或许是触物思情,吴美芬靠着门框说了很多关于她前夫的事。


    直到那个孩拿着个纸做的风车,笑着跑进这边转了一圈,又呼啸着跑出。


    吴美芬思绪才再次转回来。


    她望着孩的背影,“他叫好好,我们都是彼此留在世界上,唯一的亲人。


    得,今天的回忆就说到这里,我应该谢谢你,好久没有和人说过这些事,也没说过这么长。


    车子你开走吧,放着也是寂寞。


    他生前那么喜欢这车子,一天不擦都心疼的不行,肯定也不希望车子一直放在这里落灰……”


    落灰?


    余秋堂没看出落灰的意思。


    看看周围其他东西上的灰尘,车子比他的脸还干净。


    “我只有一个要求,爱惜这个车子,有空的时候就擦擦,如果哪天不想骑了,就给我送回来,不要转让其他人。”


    余秋堂沉默片刻,点点头。


    他决定要这个车子。


    虽然这不在他的计划之内,但有车子,会让很多事方便很多。


    以后再报答她就好。


    再说,吴美芬既然带他过来看车子,自然是希望他能接管车子,若就这样拒绝,也会让她心里不舒服。


    她帮助自己这么多,就算这送车的动作有点超乎寻常,又隐含深意,他还是愿意接手。


    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纯属因为那种莫名其妙的同是天涯沦落人。


    “你答应要下就行,我帮你再试试,你要是有其他事就去忙,下午过来拿车。”


    余秋堂忙道:“请人试车我来就行,总不能还……”


    “请什么人,我给你试!“


    好吧。


    余秋堂离去时,看吴美芬一身工人劳保装的打扮出现在面前,顿时觉得这个女人,果真不是一般人。


    既然这边不用买车子,余秋堂准备去老秦那转转。


    最近建院子,房子,钱花的七七八八,该是好好筹划看病的事了。


    房子搞定,有固定住的地方,算是解决后顾之忧。又到冬季,地里没什么庄稼需要收拾。


    那接下来的时间,有大把的功夫去进山搞钱,搞很多钱。


    若是运气好点,以五天一个周期,每次落到手里算大几百块,一个冬季下来,怎么都能搞个一两万块。


    应该够看病花销。


    当然,他能搞到东西是一回事,能不能销售出去,换钱回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老秦作为镇子上资历最老的野物商人,渠道自然很广,先问问有什么需求,有的放矢,往往收获更多。


    可他来到野市,却罕见地没看到老秦,前前后后转了一圈,还是没看到人影。


    这有点不符合常理。


    这个点正是交易的高峰期,老秦若是在这里,肯定会两眼瞪得滚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赚钱的对象。


    “你问老秦啊,十三胡同那呢。”


    询问旁边和老秦相熟的老头子,老头子语气有些嫉妒羡慕地回答。


    细问之下,老头这才说出原委。


    “说这个老秦,真是得了狗屎运,前几日,他从一个卖灰狗子的手里,竟然收到一袋子银元。”


    “你说银元?!”余秋堂很吃惊,他立刻联想到什么。


    “可不是嘛,就是银元,袁大头,好像好一堆呢,值钱的就不少。里面据说还有一枚值大钱的,他可宝贝了。”


    接下来,那老头基本就是一些嫉妒的废话。


    无非就是不该自己的财就不要发,不是自己钱不要拿之类的酸溜溜的话语。


    反正很搞笑。


    一个常年收售野物的,将杀生当作家常便饭的人,说起这种话,怎么都缺点信服力。


    还真是应了后世那句话。


    又怕兄弟苦,又怕……


    余秋堂离开野市,直接朝西面走去。


    所谓十三胡同,其实就是个很短的过道,还是个半截路。


    胡同里原来有两排桐树,后来逐渐被人砍伐,最后只剩下十三棵。


    前些年乡镇上规划,不允许继续砍了,桐树也就渐渐得以安静成长,如今棵棵都长的很粗,树龄也四五十年了。


    每年三四月份,到了桐树开花时,走在大路上,就仿佛看到里面树伞上吹起无数个蓝色喇叭,非常漂亮。


    所以这个胡同,慢慢就被人们称为十三胡同。


    胡同最里面,原来有个药王庙,后来庙也被在特殊时期掀翻,只剩下空荡荡的地方,后来建筑得到修复,但却已不是庙。


    变为一个照壁。


    又因为常年失修,照壁上的图案和字迹也逐渐变得斑驳淋漓,看不出原本的样子。


    但因为这些传统文化的孕育,这里便发展出一个新的作用,那就是古物交易。


    或者说,稀奇古怪东西的交易。


    说荣城这里有没有什么古文化底蕴,当然也有。


    据说曾经有周文化的分支,曾经在这里发扬光大,留下很多遗迹和文化。


    但实际上,周朝本来就充满传说感,即使曾经真发生过一些事,也不一定能遗留到现在。


    真正值得买卖的,都是一些晚清和民国前后的东西。


    余秋堂对这个行业不熟悉。


    前世他甚至没有踏进过十三胡同,只是偶尔去大姨家时,会经过那个胡同口,看到一些人神神秘秘的,紧紧捂着口袋。


    时常也能听到一些人哭天喊地的吆喝。


    他当时想的是,人人都想着捡漏赚钱,但哪有那么多好东西等着捡呢。


    大多数情况下,最后要么上当受骗,要么就是血本无归,落个凄惨下场。


    余秋堂找到老秦时,发现他正满面红光,蹲在一棵桐树下,手里高举着一个玉珏。


    周围围了很多人。


    都是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余秋堂站在人群后面听了会,好像说这玉珏是某个公主佩戴过,上面还有公主的封号。


    “老伙计们,你们可看清楚了,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和田玉啊,你看看这透度,这清的跟牛犊的眼睛似的。


    我告诉你们,这可是被公主格格贴身佩戴过的东西,贵气多的很,要不然啊,它咋能这么亮,你们说是不?”


    老秦吆喝是吆喝的狠,周围人也都在围观,不时还有人将脑袋凑近去看,但就是不说话。


    这让老秦很失望,刚好在人群后面看到余秋堂,索性将东西朝怀里一塞,掀开人群出来。


    “秋堂兄弟,你咋跑这来了?”


    余秋堂看众人都看他们,便拉着老秦走出十三胡同,指着里面问:“这又咋回事,你咋突然跑来这里了?”


    “什么跑来这里,这本来就是我的老本行!”


    “?”


    余秋堂不解地盯着他。


    老秦笑道:“你不知道啊,确实,你才进这个行当没多久,还不知道我们这类人,可不能只指望着活物赚钱。”


    “你的意思是,这些东西,你们也会碰?”余秋堂指着他塞玉珏的地方。


    “嘿嘿,这玩意啊,不值钱!”


    老秦将刚才还当宝贝的东西随随便便丢给余秋堂。


    余秋堂拿过来,翻来覆去看个半晌,也没看出个所以然。


    又递给老秦。


    “不过,我确实有个好东西,”老秦四处看看,发现周围没人注意到,这才在衣角处捏着捏着,挤出来一个银元。


    老秦心翼翼将银元拿在手里给余秋堂看。


    余秋堂凑过脑袋,发现银元正面有四个字:“光绪元宝”,字的周围环绕着珠圈,背面则是蟠龙图案。


    看样子,倒确实很不错。


    挺耐看。


    可问题是,余秋堂并不知道这东西的价值。


    再他看来,也就是比后世的一块钱大点而已。


    老秦发现余秋堂没有激动,很是失望,心翼翼将东西又塞回衣角,“你要是知道这玩意儿值多少钱,你就不会这样了。”


    “那你跟我说说。“


    余秋堂确实有些好奇。


    比起狩猎,这东西确实来钱更快。


    可问题是,这东西人人都知道,但真正有几个人,能通过这个赚到钱呢。


    大部分人,就是跟着凑个热闹。


    估计一辈子都收不到一个好东西,瞎耽误功夫。


    “起码这个数!”


    老秦伸出一个手指。


    “一百啊?”余秋堂没敢朝低喊。


    老秦翻个白眼。


    “一百你给我?!”


    余秋堂这才重视起来,“你说它值一千?”


    话一出口,余秋堂立刻觉得不可能。


    这要是放到后世,他不会奇怪,一件东西卖个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有可能。


    但这可是八0年代初期,人们都还为一块两块在发愁呢,怎么可能这么个东西卖1000块?


    “看来你根本不知道这东西价值,我告诉你,这是我没凑齐整一套。完全凑齐的话,哪止一千,起码你给我要翻个10倍起来。”


    老秦既得意,又可惜。


    接着说:“可惜呀,像这种钱一般都是七枚一组,我现在是只有一枚,想卖个高价就难了。


    这么说,你猜1000块钱也不算过分。要是我能把剩下的六枚全部找到,那就发大财了。”


    余秋堂想起在野市听那个老头子说,老秦是无意间跟人收的,那说明这东西也是现在才出现。


    而且以老秦行为来看,卖东西的人肯定不知道这个价格,老秦这是纯属捡漏。


    “老秦,你能不能告诉我?这东西是从哪儿收的?”


    余秋堂当然不是因为好奇,他其实有个猜想,需要验证下。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