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网游小说 > 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 > 正文 第155章 完了,卷子又没法讲完了

正文 第155章 完了,卷子又没法讲完了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胤禛有点慌。


    他当然不认为自己是个好人,血脉里流的也是爱新觉罗的血,但他自认没有做过这种事情。


    他是大清的皇帝,天底下顶顶尊贵的人,除了他之外,所有人都平等的低他一头,他根本就懒得去针对汉人。


    非得说起来,他骨子里除了爱新觉罗的血之外,还有母亲乌雅氏的血呢。乌雅氏也不是正儿八经的满人,而是从包衣抬上来的,也就是说,往上再数几代,他母家的人都是辽东那边逃过去加入八旗的汉人。


    不过这汉人也不是正经汉人……算了。


    胤禛将自己脑子里无关紧要的东西甩开,展开了关于李世民那个问题的头脑风暴。


    他从时候到现在,日日都在兢兢业业学习和干活,怎么可能不知道大清刚入关的时候干了些什么。


    这话该怎么答呢?


    把事情都推到自己家老祖宗头上?


    太不孝了。


    那把锅扛下来?


    刚才李世民介绍过这里的人,争论间他们也互唤过彼此的名字,只要有耳朵有脑子的,都知道这里坐着的是些什么人。而不管他们是人是鬼,抑或是些其他什么,但凡一句话没说对,胤禛都很怀疑今天自己能不能顺利活下来。


    顶着众人越来越带有杀意的目光,胤禛咬了咬牙,开口道:


    “朕无法回答你们这个问题。”


    李世民本来就黑的脸当场直接就成了锅底。


    他毫不犹豫,伸手就揪住了胤禛的衣领子,面对这个年纪比自己还长十几岁的皇帝没有丝毫忌惮之意。


    “你什么意思?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什么叫无法回答?”


    李世民刚刚丢了脸面,现在急需从这個新来的交流生身上找回场子。


    他怒道:


    “你自己做没做过,心里难道没点数吗?说话!”


    被揪着脖领子一顿暴喝,胤禛反而比刚才更加冷静了。


    他平静地反问:


    “你们没有杀过汉人?”


    李世民的面皮一僵。


    在座的所有人,哪一个手里没有直接或间接地沾过血。


    秦皇汉武下令打过的仗不知凡几,李世民和朱元璋甚至就是从马背上打的天下。


    张良曾经是个刺客头子,房玄龄和长孙无忌是玄武门之变的重要参与者。


    就连废物如朱祁镇朱由检,前者砍过于谦,后者一个不爽就杀大臣。


    这话怎么问的?!


    李世民忍住怒气,沉声道:


    “你明知道朕不是在问这个。”


    “朕说的是刻意虐杀,混淆血脉,将汉人不当人!你听不懂话么!”


    胤禛拍了拍李二揪着自己衣领子的手,语气愈发平稳:


    “既然诸位都是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那么你们治下难道没有过叛乱造反之人吗?”


    “如元朝强行混淆汉人血脉这种事,朕与朕的祖宗们都没有做过,但是有不少汉人都想尽办法变成旗人,我大清八旗之中也有汉军旗,这血脉的确是混淆了,可难道是我们大清逼迫他们的吗?没有。”


    “虐杀屠戮,朕承认,有。当年大清是从北边入关打进中原的,本就是异族,北方人倒是已经吓破了胆子,但南边的人骨头硬,拥着逃亡南边的所谓明朝皇室仍要跟八旗打,若是易地而处,难道你们不会杀光他们?”


    “在平定天下之后,最起码到朕这会儿,朝廷就没有再大规模杀过汉人了。”


    “朕是大清的第五个皇帝,让人名声臭的事情,祖宗们大多都做过了,朕自问没有将汉人当牲口使,更没有动手刻意虐杀屠戮,可是朕猜得到,日后在历史上朕的名声也绝不会好到哪里去。”


    “因为朕杀了很多贪官污吏,去年一年就抄了多少家杀了多少官,数都数不清了。”


    “但杀错了吗?”


    或许是因为胤禛的语气太过平静,太过稳定,李世民一时间都有点怀疑人生了。


    他回头看了看其他人,发现他们的表情都各不相同。


    嬴政和刘彻又变成了那副懒散看戏的模样,蒙恬、张良和大唐其余四个臣子陷入沉思。


    朱元璋父子三人的怒火稍微减轻,不过敌意仍旧没有消退。


    朱祁镇眼神阴沉,朱由检则是面色惨白中带着怒意,两人却什么都没说。


    空气再次安静下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


    上课铃响起,阶梯教室的门被推开,宋慎的声音传来。


    “哟,伱们先聊起来了?我还以为需要我介绍介绍再开始呢,不过现在看来,你们倒是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


    除开当面对峙的李世民和胤禛之外,所有人都迅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去。


    李世民条件反射地撒开了手,转头看向讲台上的宋慎。


    他迟疑了一秒,还是问:


    “先生,您今日还是要讲卷子让大家讨论是吗?”


    “但……在此前,您能不能先跟我们说说,今日新来的这雍正皇帝做过些什么,后世评价又是如何的?”


    宋慎的眉毛高高扬起,颇为惊讶:


    “其余同学呢,有意见没?”


    平时不怎么喜欢说话的,诸如嬴政刘彻等人都不置可否。


    而朱元璋脾气比较急,直接站起身来:


    “先生,劳烦你多说两句,咱也想知道这大清凭什么能坐稳这汉人江山。”


    “若这雍正皇帝是个暴君昏君,你也不介意大家揍他一顿吧?”


    毕竟当初朱祁镇和李隆基进来的时候,宋慎甚至都带头霸凌这俩人了,大家现在都很信宋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宋慎瞟了新来的那人一眼,看见对方的辫子头和龙袍,心下确定这就是那位雍正皇帝了。


    由于各种短视频剪辑大行其道,在他上辈子的印象里,雍正的形象一直是嬛传里的大橘。现在看到了真人,倒是刷新了认知。


    与影视形象不同,站在自己面前的雍正非常清瘦,脸上都没什么肉,四五十岁的样子,短须和头顶上已经有点花白,一双眼睛微微眯着,看不出太多情绪。


    打量一阵,宋慎颔首道:


    “行,那我就大概说一下。”


    “那个——朱元璋同学,你对他敌意很强是吧?”


    朱元璋愣了愣,但还是爽快点头:


    “没错,咱不喜欢异族。元朝才坐了多少年江山就搞得民不聊生的,咱不信任这所谓的大清皇帝,不也很正常吗。”


    他倒是光棍得很。


    宋慎笑了笑:


    “清朝的事情说来话长,要从头说到雍正,后面其他同学们的卷子也就不用讲了。”


    “不过你们要是单问雍正这个皇帝怎么样的话,我对他的个人看法和评价是,他是唯一一个全天下百姓的皇帝,其他人都在做满人的皇帝。”


    “这个评价如何?”


    这一下不只是朱元璋,底下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胤禛自己。


    片刻后,胤禛往前走了两步,离宋慎近了一些。


    刚才宋慎打量他的同时,他也在打量宋慎。


    李世民和朱元璋二人说的话,胤禛都听见了,他听见这些人叫这个年轻人作先生,并且态度十分恭敬,期间还提到了上课、卷子等等。即便再惊骇震惊,胤禛也意识到了——


    这里是一个类似私塾的地方,眼前那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是教导身边这群帝王将相的先生。


    而自己如今四面楚歌的境地只需对方一句话,一句评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消解,似乎只要此人说他一句好,这里所有人就不会再针对他。


    哪怕是朱元璋这种暴戾之辈,哪怕是跟大清仇恨最深的朱家人,也是一样。


    这年轻人凭什么?


    胤禛脑子里划过李世民的话。


    李世民问,后世对他这个皇帝的评价如何……


    难道眼前这个年轻人,能知道后世评价?!


    他心下万分震惊,也有一万个疑惑,但是他硬生生按了下去。


    “这位……先生。”


    胤禛斟词酌句,迟疑着问:


    “您方才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朕不是质疑,只是想知道,何为天下百姓的皇帝,何为满人的皇帝。”


    “要说文治武功……说实话,朕自认比不过皇考,他老人家平三藩、打台湾,三征噶尔丹,缔造盛世,朕不觉得大清还有哪一个皇帝能比他更厉害。”


    宋慎笑出声了:


    “没想到你对康熙这么崇拜啊。”


    “确实,打仗这方面你不仅比不过你爹,也比不过你儿子,不过当皇帝这事儿,评价标准当然不止是打仗。”


    “你的历史评价也是在大清亡国之后很多年才好转的,原因你自己心里应该有数吧?你来自雍正几年?”


    胤禛沉默了一下,说:


    “雍正三年。”


    “您说的没错,朕心里知道,只要朕一死,不消多少年过后,天下人都会骂朕,就算是现在也已经有许多人在编造谣言,说朕得位不正……但朕拿他们没有办法,不可能也不必去讨好他们。”


    底下那一帮加起来不知道多少岁的帝王将相们瞬间坐直了,身子前倾,试图听得更清楚。


    他们闻到了八卦的味道。


    倒不是因为宋慎和雍正皇帝所说的“挨骂”,毕竟在宋慎上课之前胤禛已经讲过了,他杀了很多贪官污吏,得罪了文人的皇帝向来名声不好,这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是得位不正这个……


    李世民和朱棣都将先前的事情暂时抛之脑后,两双眼睛都在冒光了:


    快!多说点!


    宋慎倒是很理解,耸耸肩:


    “你是说,把即位诏书上的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这个谣言?”


    这个是后世流传极广的无脑谣言了,宋慎时候就听说过。


    但他没想到,胤禛情绪刷一下就激动了起来:


    “胡说八道!这是什么时候的谣言,传谣的人究竟识字不识字!十这个字怎么改成於?!”


    宋慎都被胤禛突如其来的激动给整傻了。


    胤禛还在说:


    “朕知道当初即位的时候许多人都在议论,说朕得位不正,但他们都在私下里说是因为皇考并没有留下遗诏,后来的遗诏都是朕伪造的,真正的遗诏上根本不是朕。”


    “但是朕怎么伪造?皇考驾崩时隆科多就在他身边,只有隆科多,他是突然驾崩的,隆科多难道敢冒着掉脑袋的风险篡改皇考遗嘱吗?”


    “那遗诏确实是后来写的,可那只是因为……”


    宋慎实在有点脑壳疼,赶紧打断:


    “好了好了,我明白你意思了,你是想说,太子早就被废了,老八很早就被康熙厌弃出局,除你之外皇位的唯一一个竞争者就是十四,但是康熙死的时候还是选了你,他早就选定你了,是吧?”


    “这个不是重点。”


    “现在说回正题——”


    “后世对你的评价是一个贤君,我个人对你的评价比较高,是因为你其实跟在场的其中一个人挺像的。”


    胤禛本来还想争辩些什么,听到这话,脑回路就劈叉了,直愣愣地问:


    “谁?”


    他也问出了在座所有学生的心声。


    一众帝王将相都在面面相觑,寻思这都是些啥啊,一个异族皇帝,怎么能跟他们其中哪个人像呢?


    难道是朱祁镇和朱由检这俩废物东西?


    不对,如果是他们,宋先生对雍正的评价不可能这么高。


    顶着一群人疑惑不解的目光,宋慎的手,指向了刚才站起来就没坐下去过的——朱元璋。


    朱元璋又茫然又震惊,脸色跟吃了苍蝇一样,手指也指向了自己的脸:


    “啥?”


    “这个雍正,像咱?”


    “先生,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啊,您要说这个,那就得说个一二三来,否则咱可不认!”


    宋慎摊手:


    “不然呢?”


    “我干才之所以说雍正是清朝唯一一个天下人的皇帝,就是因为这个。”


    “他所作所为,不仅仅是杀贪官、整治官吏风气,他挨骂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动了天底下所有地主士绅的利益。”


    “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差士绅当差一体纳粮,这三件事摊开说,任何一件事,放在任何一个皇帝头上,这人都要被阴阳怪气抹黑,更何况雍正一个人就做了三件。”


    “其实我之前提过的,那个万历时期的首辅张居正,他也曾经尝试过摊丁入亩,在那时候叫一条鞭法,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没有改成功,直到出了雍正这个六亲不认的独夫皇帝才做成,从他开始,大清的人口才开始直线飙升。”


    场面一时沉寂。


    最后,是朱元璋吭哧着开口了。


    “先生,什么叫摊丁入亩,什么是一条鞭法啊?”


    宋慎:……


    完了,今天这节课好像又讲不了卷子了。


    这帮人的问题怎么一个接一个的啊?!


    雍正时期的改革政策要是全都掰开揉碎了讲清楚,俩时能打得住吗?!


    本章完  h3filsaril4767八4767八7761313115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3。三掌门: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