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3章 导弹之父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大秦位面。


    秦始皇嬴政此刻已经不淡定了。


    “李斯,你们算出来了没有?后世子孙的一公斤到底等于几石?”


    “回禀陛下,微臣刚刚让人换算过了,咱们大秦的一石粟米大约等于一百一十公斤!”


    “什么!这是真的么?你们没有算错?”


    “陛下,即便这其中有些误差,但也不会太大,这是数十位大臣反复推测了数次得到的结果。”


    李斯不敢马虎,这么大的事情绝对不能出错,他和满朝大臣根据史官们之前记载的信息进行了推算,确定后世子孙所说的一百一十公斤重量大概等于他们大秦一石粟米的重量!


    “一亩地平均产量上千公斤,岂不是相当于十石?”


    嬴政越想越激动,因为他们大秦最肥沃的土地在精耕细作的情况下,一年的产量最多也就一石半,相当于一百七十公斤左右。


    但这是最肥沃的土地和最好的耕作,并且一直风调雨顺才能得到的收成!


    一般情况下一亩地的产量也就一石甚至更少!


    可是后世子孙的一亩地竟然能够拥有十石的产量!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如果大秦的土地也能长出来这么多的粮食,那么行军打仗就再也不用担心粮草问题了!


    到时候只要给他一张世界地图,谁还能阻拦大秦的铁骑?


    想到这里,秦始皇嬴政立刻让人研究杂交水稻之法,即便他们培育不出杂交水稻,最起码也能提升一些产量啊!


    ……


    大汉位面。


    此刻的刘邦也是和秦始皇嬴政一样的想法。


    如今的大汉处于开国之初,可谓是百废待兴,尤其是老百姓的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如果他们也能培育出杂交水稻,岂不是很快就能打造一个盛世了!


    所以刘邦马上下令,让那些文武大臣全都放下手里的工作,所有人一起研究杂交水稻这个东西!


    ……


    三国位面。


    曹操望着天幕惊叹不已。


    “如果我们的土地也能有这么高的产量该多好啊!那个时候一统天下岂不是轻而易举?”


    ……


    四川成都。


    诸葛亮和刘备都激动的热泪盈眶,因为他们终于找到了逆风翻盘的机会!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如果咱们的人马也能获得如此高产的粮食种子,您匡扶汉室的道路就好走许多了!”


    “军师说的很对,眼下已经不适合再和别人硬碰硬,咱们需要做的就是休养生息,积攒足够的粮草!”


    “没错,只要时机成熟,汉室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


    江东建业。


    孙权现在激动不已,心想水稻这东西不是很适合在他们江东生长么?


    如果江东拥有了这么高的粮食产量,曹操和刘备又有什么好害怕的?


    ……


    大唐位面、大宋位面、大元位面、大明位面乃至大清位面,此刻所有位面各个时空的古人们都在研究杂交水稻技术!


    ……


    紧接着天幕中又显示出了新的内容。


    华夏导弹之父!


    钱学森: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着名航天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钱学森199~194年就读于上海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199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


    1947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任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兼喷气推进中心主任。


    1955年10月,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


    钱学森主要从事应用力学、工程控制论、航空工程、火箭导弹技术、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领域的研究。


    19八6年6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1年10月钱学森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1999年9月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钱学森195年9月至196年夏,就读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短短一年就获得了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196年秋,他前往加利福尼亚州拜访世界力学大师冯·卡门(vkara)教授。


    196年10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在冯·卡门指导下,钱学森钻研现代数学、偏微分方程、积分方程、原子物理、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相对论、分子结构、量子化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


    同时,遍阅各国有关空气动力学的最新文献,掌握该门科学的全貌。


    他每天学习和工作达十几个时,白天一半时间看书,一半时间讨论,晚上接着继续研究。


    197年,钱学森加入了一些同学组成的火箭研究组,钱学森担任理论设计师的角色。


    当时火箭还属于幻想中的事物,火箭研究组也被称为“自杀俱乐部”。


    起初组中有四个&ot;火箭迷&ot;,fj马林纳和史密斯是航空工程研究生,负责总体设计,化学专业的帕森负责制造火箭燃料,而福尔曼则擅长机械制造。


    史密斯知道钱学森的数学功底很好,就把他也拉进了火箭俱乐部。


    他们的探索得到了冯·卡门的支持。钱学森从事航空工程理论和应用力学的学习研究并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19八年,钱学森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流动边界层研究,形成了《倾斜旋转体的超音速流》一文,揭示了即使一个运动的热体与外界冷空气在某一飞行马赫数时有相当的温度差,对物体的冷却仍逆变为加热。


    这是由于空气受压缩,温度升高和边界层传热率增加的结果。


    钱学森和冯·卡门给出了发生这种逆变的马赫数计算公式。


    这年冬天,钱学森和马林纳还扩充了原来由史密斯和马林纳进行的探空火箭性能研究。


    ……  hfilsaril791447914419八111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三掌门手机版阅读址: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