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3章 英语日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对此,赵梨珺一无所知。


    她正认真的跟着英语老师大声的读英语单词。


    诚然,她有上辈子做基础,英语成绩特别好,论起考试,在座的都比不过她。


    她这人一生要强,上辈子,因为没接触过英语的缘故,第一次英语考试才刚刚考及格。


    及格分数,在一个大部分人都只考20、30分的班级里,算拔尖的那波。


    但赵梨珺忍不了,因此,她头悬梁、锥刺股,3年时间将英语从她的短板科目变成了优势科目。


    而这种优势,一直延续到了高考。


    满分150分,她以143分的高考成绩交了答卷。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和这个年代的大多数人一样,她学的……是哑巴英语。


    最开始学英语时,不好意思张口。


    再后来,又觉得自己的口音不标准,就愈发羞于开口。


    到最后,就只会书面考试答题。


    既然重来一遍,赵梨珺决定,要从一开始将这种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不就是读单词吗?


    谁怕谁?


    口音不标准的又不止她一个人!


    她不止要读出来,还要大声的读!


    于是,英语老师惊奇的发现,这个班的同学嗓门……都挺大的!


    为了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语,不让自己做哑巴。


    赵梨珺趁着休息时间用传呼机传呼谢博简,刚一接通,她便毫不客气道:


    “姥爷,我想要个录音机,专门拿来听英语。”


    谢博简二话不说,买!


    怕赵梨珺用着不方便,他干脆给几个孩子,一人买了个随身听,让他们想用的时候随时用。


    看着英语词典觉得好,一人一本!


    可怜的赵元希连汉字都没学利索,就被带着学英语了。


    满脑子都是“ab”。


    赵梨珺头天晚上刚打完电话,第二天中午,陈秘书就将她要的东西送到了学校。


    于是,三人晨起的叫响闹钟,就成了英语短文。


    不止如此,赵梨珺还规定,每周的周二,为家庭英语日。


    在这一天,彼此只能用英语交流,实在不会的,就用手脚比划。


    要还不行,那就干脆别讲了!


    总而言之,就是不能说z文,被抓到说z文,一次罚1块钱!


    这个规定一出,原本还觉得20块钱零花钱,花不完的赵元希赵元齐瞬间捂紧口袋。


    一次一块钱,20句z文就没了!


    当然,有罚就有奖,举报别人的,一经证实,就能得到1块钱的奖励。


    惹得赵元鑫常庆幸,庆幸赵梨珺只有周末才回家。


    有一种快乐,叫我不想好,你也别想好。


    赵元齐见不得赵元鑫如此嘚瑟,直接把他给举报了。


    然后,赵樱诺便成了赵家分部督察员,重点监督赵元鑫。


    但你有上策,我有对策。


    每到周二,赵元希赵元鑫便会选择白天在教室说个够,等回了家,尽量不说话。


    但再怎么不说话,该说还是得说。


    一段时间坚持下来,几人的口语和听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为了不做哑巴,赵元希也使出了吃奶的劲。


    天天拿着本子,让赵梨珺教他说些基础日常的短句。


    于是,每到周二,姐弟3人的对话就变成了这样:


    “a!hr?”


    “ri?”


    “a?”


    复杂的千奇百怪,简单重复的烂熟于心。


    “haiisi?”


    “hadayisiday?”


    日常给几个孩子传呼的谢博简大力支持该活动,他身体力行,凡是周二和孩子打电话,就说英语。


    从受到良好教育,留过学的谢博简有着一口标准的口语,赵梨珺一听,瞬间惊为天人。


    于是,周二的通话内容,往往演变成了教学任务。


    谢博简乐得和孩子们互动,但这可苦了钱元芳和赵丰收夫妇了。


    话说,自从5个孩子回老家后,夫妻俩便一刻没停歇的去报了夜校。


    钱元芳学的会计,赵丰收则学的和器械有关的课程。


    结果也是不赶巧,两人寻思着好久没和孩子们打电话了,刚巧就在周二那天给孩子打了电话。


    电话一接通,


    “hll,”


    钱元芳没当回事:“梨子,我和你爸报上夜校班了……”


    赵梨珺叹了口气:“妈妈,我要正式通知你一件事。”


    “什么?”


    “以后的周二,是咱家的英语日,凡是这一天,都只能用英语交流。”


    “可,妈不会啊!”


    “我相信你,妈妈,你肯定能学会的!学了英语,对你有好处呦!


    广省那么多外国人,说不定以后咱还能和外国人做生意呢!你不想挣外国人的钱吗?


    万一哪天有个外贸单子,就因为你不会讲英语而丢人,你该多难过啊!”赵梨珺劝道。


    钱元芳一听,觉得有道理:“那…妈想办法学下英语?”


    “没问题!妈妈,姥爷都支持我们呢!他刚刚和我们打电话,就说的英文。”


    挂完电话后,钱元芳夫妻面面相觑,无奈一笑。


    “丰收,怎么说?”


    赵丰收耸了耸肩:“学呗!虱子多了不怕痒,学一门也是学,学两门也是学。”


    知道这事的刘美真乐得不行:“哎呀,我说,你家可真有意思。


    别人家那都是爸妈逼着孩学习,俗称鸡娃。


    你家倒好,反着来,父母怕被孩落下,被迫努力学习,这算什么?”


    钱元芳无奈中带着点幸福:“活到老学到老呗!美真,你再教教我,这个音标怎么读来着?


    你不知道,我家梨子说一不二,说是英语日,就真的只和我们说英语。


    其他几个都听她的,张嘴就叽里呱啦,我是一句也听不懂啊!能咋办?学呗!”


    刘美真肩膀抖动了几下,好一会过后才缓缓道:“好!好!哎呀,这姑娘太有意思了。”


    最让赵元齐害怕的是,班主任不知道从哪儿听到了这事,决定在班里推行此方案。


    于是,一到周二,他满脑子都是:


    这个用英语怎么说?


    这个用英语是这样说的吧?


    他在说什么?


    总之,沟通全靠比划,听读全靠盲猜。  h3filsaril65八1265八1401313111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3。三掌门: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