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都市小说 > 穿书不可怕,凭自己改掉炮灰命 > 正文 第188章 患难知人心,风雨见真章

正文 第188章 患难知人心,风雨见真章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谁干了多少活儿,领了多少粮食,你要造个表,记录清楚,方便后面核对数据。必须严格控制我们手里的粮食,短时间内粮价是降不下来的。”


    天灾就怕再添上人祸,海点了点头,“主子,我记下了,我会配合刘庄头做好粮食分配的。”


    “事情是忙不完的,先去吃饭吧。”凤姑分完了药草,见翁晓晓还在这边,便凑了过来。


    “这一段是怎么开火的?”


    “为了节约粮食、柴火,支了两口大锅,大伙一起开饭。”


    大锅饭,在特殊时候确实是有必要的,也能更好地凝聚大伙儿。


    “开饭啦,休息了。”刘远扯着嗓子过来招呼大家了。


    “知道了。”众人回应。


    翁晓晓跟凤姑肩并肩地走着,“姑,有几家房子塌了?”


    “你可真是瞎操心,啥都要管管,累不累啊?”凤姑戳了戳翁晓晓额头,“有六家的房子不能住人了,那几家人的住处已经安排妥当,放心吧。”


    “有您在,我省了很多心呢。听说还冲走了两个人,谁家的?”


    凤姑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是王家的儿媳妇跟闺女,闺女先掉进去的,她娘想拉住孩子,结果两个都被冲走了。水太急,来不及救,怪不得任何人。”


    那种情况,确实谁也无能为力。


    疲累、悲伤的情绪总能让人沉默,后面的路程,谁也没再说话,只是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翁晓晓的到来,让整个庄子的气氛都不一样了。


    尤其是刚刚传遍了的好消息——今年免租子。


    庄子上的老人们最是感动,他们一辈子遇到的灾难多了去,却还是头次遇到这样心善的东家。


    翁晓晓姑侄俩一进院,便看到了乌泱泱跪倒一大片的百姓。


    这场面实在震撼人心。


    老百姓是最朴实无华的,谁对他们好一点,便掏心掏肺地回报,回报不了,也只有用最卑微的姿态来表达感激之情。


    为首的都是庄子上的老人,翁晓晓跟凤姑上前把人给一一搀扶起来。


    翁晓晓扫视一圈,“大伙都起来吧,人在,咱们就不愁这日子过不下去。”


    见众人都站了起来,翁晓晓也想趁机跟大伙说几句,说说安排也鼓鼓劲儿。


    “大伙儿先把庄子清理完,住得干净清爽了才不容易生病。清理完庄子,咱们还得抓紧时间清理农田,天时不等人,争取再种上一季晚稻跟蔬菜。”


    见大伙儿有话要说,翁晓晓双臂伸展,往下压了压,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朝廷的救济,还不知道何时能到,咱们不能干等着,庄上的存粮也没多少了,不种的话,年底就会断顿,而且”


    翁晓晓微微垂头,“而且,我的家底也单薄,养着这么多张嘴很是吃力。”


    众人的心跳随着翁晓晓的节奏起起伏伏,东家不会是要裁人吧?!用不了这么多佃户,自然要退掉。


    “东家,我们这些老不死的,以后每天就吃一顿饭,省给孩子们”


    “东家,求求您,别赶我们走,出去真没有活路了,我们都能找到活干,不会白吃饭的。”


    “我们都能干活儿,东家。”


    恩威并施,一顿棒子再给颗甜枣,翁晓晓已经运用地很纯熟。


    升米恩斗米仇,不能养出人们的惰性。


    “大家别慌,各有各的难处,现在也还没到最难的时候,我是不会放弃任何人的。但是,想吃饭确实需要各位用劳动来换取。干不干,干好干坏都一样,那是行不通的。不能干活的老人跟孩子,庄子上每天会定量发粮的,你们不用怕。谁都是从时候过来的,谁也有老的那一天。”


    尊老爱幼不是说说就算了的。


    “但是,能走能动能干活的,不论男女,干活才能领粮食,多劳多得。”


    一听这话,底下又议论开了。


    “能额外照顾老的的,东家已经仁至义尽,大善人啊。”


    “是这话,遇到灾荒,听说好些老人都是主动节食,甚至省下粮食饿死的,东家能优待老的的已经尽了力,人家也要过日子的。”


    没人有意见就好,大伙儿都支持的事情,个别人有意见也不敢说出来了。


    翁晓晓把事情说清楚,也见好就收,“行了,开饭吧。”


    被领到了一张桌子旁坐下。


    “东家,您将就吃点,没收拾出来那么多锅灶,没法单独给您做点了。”


    稠稠的杂粮粥,掺上了干菜、豆子一类的,在这样的时期,这就是顶顶好的饮食了,起码都是粮食。


    “这就挺好,我回来的路上吃得都是饼子,干得喇嗓子,这人啊,没有受不了的罪,只有享不了的福。”


    “东家走南闯北创下这份家业不容易。”刘远很是感慨,在漠北东家是怎么拼命的,他都听大儿子说了,而且,东家人面极广,连军营都进得去。


    患难知人心,风雨见真章。


    东家舍了这几百两的租子,那就是几十户人的救命恩人。若他日东家有难,不管别人怎么样,他反正是会第一个冲上去的。


    “人生在世都不容易,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足矣!”


    刘远不住地点头,活了一把年岁,也见识了不少人,能有几个敢说自己做到了这句话的?!


    翁晓晓不想给自己立人设,但若能帮别人一把便甘愿地伸伸手,没想着图什么回报。


    凝聚人心是管理的目的,但行善却不是,纯粹只是见不得人间疾苦。


    排队领饭菜,刘大娘管理的井井有条。


    领到饭菜的一家人,围成了个圈,蹲在那里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有了久违的笑容。


    高桥见翁晓晓放下了筷子,才走到了近前。


    “东家好,这会儿方便说话吗?”


    刘远主动让出了位子,端着碗回到了自己家人那边。


    “坐下吧,没外人。”


    高桥不扭捏,但也仅仅坐了个边边,“东家,库存的那些酱菜怕是要不得了。”


    “哦?不是说没进水嘛!”翁晓晓挑眉。  h3filsaril20951209510941313112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3。三掌门: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