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9章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指日可待的肉蛋自由,让李想国心满意足。


    出了空间,回到厢房洗漱之后,钻进了被窝。


    今天下午吃了好几顿,都是在空间里吃的剩饭。


    忙活得晚上都忘记烧炕了。


    斯斯哈哈地钻进被窝,他也觉得今天的被窝是真挺凉的。


    这被窝要是暖不起来,自己是别想睡着了。


    不过他也不太在意,傻子睡凉炕,全靠火力壮。


    再冷的被窝,也冻不到咱这童子鸡。


    自己这还好,至少天不冷,还吃了顿饱饭。


    更重要的是:自己这被褥都是新的,老暖和了!


    最重要的是——咱本身就是穿越客,哪个猪脚还穿到我身上,来体验《四合院:我随身带着个猪脚》?


    整个四九城冻死、饿死、被打死的都在四合院。


    每年冬天,都有人冻饿而死,结果就被猪脚给李代桃僵了。


    一个个猪脚帮泥头车、电脑键盘……完成kpi以后,全都要坐在等位区。


    不是《等一分钟》,也不是《等下一个天亮》。


    一个个猪脚专注地看着前面电视墙里的画面。


    上面展示着一个个快要挂掉的倒霉蛋儿,等着他们挂掉。


    猪脚找到自己的目标,就会兴奋地大喊:“快死吧,你爹我等着上号呢,你姐你妹……都由我来照顾!”


    等位区背景乐轻轻地唱着:“轻轻地,我将穿越你,请你尽早地咽气。”


    ……


    “你问我何时替代你”


    “我也轻声地问自己”


    “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


    “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


    一时三刻睡不着觉,他干脆眯起眼睛检查着空间里的种子。


    看看还有什么要先种下去的。


    普通的蔬菜这些,暂时够自己吃了。


    粮食这些,没加工设备,可以慢慢来。


    剩下的短期内要种植的,应该就是改善自己生活的东西。


    这样看的话,明天倒是可以先把花生和芝麻栽种下去。


    这几年还有油坊,到时候自己找店里去榨油。


    后边儿,就得自己想办法弄个型的机器,还得自己学着榨油。


    果然,自己是最费事的猪脚。


    人家的空间比阳光农场还简单,连鼠标都不用点。


    动动念头,种啥、收啥、加工啥,全都搞定。


    要不然就有空间助手……


    十指不沾阳春水,还能留着打飞机。


    哪儿像自己,一点儿润肤霜都没,只能换两手水泡。


    至于花生酱和芝麻酱,这个倒是不急,以后可以自己搞。


    莲子这些暂时没条件,也不用想了。


    其实他是真的想起个池子,然后垫上防水布,铺上泥种上藕,再灌上水。


    等着回头收藕的时候直接排干水。


    那是真的简单。


    就像后世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种藕了。


    不过这些条件放在现在这个年代,其实也挺难达成的。


    还不如等着再签到,看看能不能继续获得空间,到时候选择生成一片沼泽和水域。


    那样不止能解决莲藕、菱角这些东西的种植,还能满足自己养些鱼的需求。


    随后看到棉籽,他也觉得棉花倒是可以自己种一点儿。


    不过这东西也不用种多少,真的种上一亩地的棉花,都能收获两三百斤的皮棉。


    这么多的棉花,自己用到改革开放也肯定用不光。


    毕竟最多也就是做几床被褥,做几件棉衣裤。


    棉鞋?


    那玩意儿不是有布票就能买嘛,干嘛要自己做,不嫌太费事吗?


    毕竟囤了足量的棉布什么的,那布票留着过期浪费还是跟人换钱?


    不过就这么点儿棉花,别说还能学着上辈子看视频做台木头的轧机。


    就算不做那玩意儿,纯手工一颗颗棉籽往下剥,那也能满足自己用的了。


    当然要是不嫌麻烦自己纺线。


    那有了棉花,其实就等于有了棉布,甚至是棉线袜子。


    就是这些机器都得自己去找,还得学着掌握用法就是了。


    至于剥下来的棉籽,那不是用处多多,比如榨油。


    把这毛油送给院子里的一帮绝户吃,可以提前帮助国家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甚至为了效果更好,还可以使用酒精什么的浓缩棉酚,再加到棉籽油里面……


    棒梗:你就说,是不是准备让俺家绝后吧?


    结合了下午去左家庄,也让他想起上辈子的一些记忆。


    随着国际关系缓和,到了六十年代。


    三里屯一带设立了大片的使馆区,最终成就了当地后世的酒吧文化。


    再过去,就是之前自己去找稻种时候经过的六里屯。


    再往东好像是叫东八里庄?


    似乎是成立了几个纺纱厂,应该算得上是四九城纺织产业的中心之一。


    这应该算得上是东直门外的几个基地之一吧。


    要是没错的话,何雨水就应该在这几个厂子中的哪个上班。


    也意味着自己似乎可以选择这地儿。


    毕竟就算不找老婆,一水儿的莺莺燕燕,总比别的工厂,满眼都是糙老爷们儿养眼不是?


    随后摇头,上下班加起来好几十里地,天天上下班通勤太成问题了。


    随着记忆清晰起来的,还有八里庄北边儿过去一些,就是酒仙桥。


    酒仙桥这地儿,原本得名自九仙翁庙。


    以讹传讹,后来就变成了酒仙桥。


    甚至还多了个两篓酒的典故。


    似乎电视剧里,聋老太太给傻柱私会娄晓娥打掩护,在供销社前面截住秦淮茹。


    说她让傻柱到酒仙桥去找那边儿照顾婆家的一个孤寡老人。


    非得拉着秦淮茹,让她带自己去逛商店。


    这里面就挺有意思的,要么是信口胡说。


    要么就是,她还真的有婆家,而且也有联系。


    只是电视剧里,从来没人来看她,这就很有意思。


    再者,这个时候的话,酒仙桥应该也都是坟地。


    酒仙桥这边儿,后来是跟北方强盗合作的项目,建了一批电子厂。


    后世玩音响的那些,最喜欢的管子就是酒仙桥这里的四九城电子管厂(原774厂)的611。


    甚至后世的巨头b,也是从这厂子改制而来。


    李想国莫名就想到上辈子的000725,眼角不由得滑下一滴悔恨的泪水。


    当然,跟纺织厂一样的理由,这专业也不能选。


    就是不知道香河园那边儿的造纸厂是哪年建厂的。


    轧钢厂对门,当年应该是摩托厂,不过应该也得六十年代才成立。


    再往东南边儿,后世装电视台大裤衩的原址是汽车厂。


    不过这个都到朝阳门外,相对来说就更远了,也不做考虑。


    这样看,倒是把四九城东直门外最大的一批厂子找得差不多了。


    电子厂和纺织厂太远了,一天来回都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


    实在不适合。


    剩下自己能想到的,似乎没啥地儿能去了。


    这还真的只剩下轧钢厂最近了,也只剩这个地儿可选了。


    多了一丝郁闷,李想国慢慢闭上了眼睛。


    :。:


    r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