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穿越小说 > 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 > 正文 第354章 上海港开发

正文 第354章 上海港开发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楼下的会议还在进行着。


    王国梓随意扫了一眼商户的反应后,就知道这次的事应该妥了。


    这些丝绸商都不是傻子。


    协会的成立,无形中抬高了丝绸出口的门槛,相应也减少了无序竞争的现状。


    如果加入进来,自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另一方面,王国梓也不担心技术外溢,会为自己培育一个未来的对手。


    交易本身就讲究一个你情我愿;一方赢两次的交易,不叫双赢!


    这些商人既然不惜拿出祖业来置换技术,肯定也明白“经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的道理。


    另外,在价值链中,生产是一个环节,渠道又是另一个环节。


    这些商贾想要出口,最终还是摆脱不了朝廷这个规则制定者。


    最后,孵化这些商贾,也有王国梓自己的长远打算。


    上次他在系统中获得了工业04版本的技术包,确实让他看到了大明进入现代文明的曙光。


    但要充分发挥技术包的作用,还需有人才和技术方面的储备。


    在大明如今的情形下,很多士绅和商贾都是赚了银子后就买田购地,然后继续躺在压榨佃户的舒适区中。


    这是王国梓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


    他需要一个内卷的大明,需要培养出一个新的阶级,一个主动追求技术变革和思想解放的阶级,一个致力于打破自秦汉以来不停禁锢思想的阶级。


    这个阶级要有对外的视野,不能仅仅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当这个阶级不停发展壮大后,像钱谦益之流早晚会被埋葬在故纸堆中!


    大明需要开眼看世界!


    那种只一心想着在秦淮河上勾栏听曲、关起门来过自己日子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


    眼看着黄月桂已经游刃有余,王国梓便对着身边的孙不二吩咐道:


    “这里月桂应该可以处理了,回府吧!”


    说罢,他就从后院下楼,从后门离开了。


    回府后,他正遇到了上门禀事的阮大铖。


    一见面,这位笔名“始终如一”的阉党中坚就笑意吟吟的道:


    “驸马爷,你交办的事情有眉目了。


    自臣放出侯檠因诽谤驸马爷而被判了流放之刑后,侯家和其岳家就到处找关系,试图救出他。


    但这是早已通天,又有哪位大臣会不识趣。


    就在他们已心死之时,臣有放出风声,说驸马爷愿意开一面。


    侯家家主立马就找到了臣。


    听说可以拿浦东的土地换取侯檠自由后,他们立马就答应了下来。


    侯家所占的土地,大约占了浦东一半;至于剩下的部分,臣已让华亭知县出面,全部以驸马府的名义买了下来!”


    王国梓听罢,点了点头道:


    “干的不错!


    这里面没什么强买强卖吧?”


    阮大铖连忙陪笑道:


    “驸马爷,臣哪敢呀!


    上海和华亭那一块的情形本就如此:


    那里浦西还能看;正中是上海县衙,周围有儒学、督察院等官府衙门,稍稍靠北是城隍馆驿。


    可以说,除了城隍庙为中心的豫园地块以外,整个浦西都比较荒凉。


    与浦西相比,浦东那就更没法看了。


    当侯家听说可以用浦东那块地换取侯檠的自由时,生怕给的地太,连夜又花了三千两银子凑了八千亩地呢!”


    王国梓听罢,有些愕然。


    但仔细一想,又觉得理所当然。


    自洪武以来的禁海政策虽已名存实亡,但大明主要的对外贸易窗口还是大员岛和澎湖列岛。


    上海还没开发出来,自然只是一块不毛之地。


    如果能将浦东提前建设起来,那不仅仅是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也是一种使命感。


    当然,对于如何开发,他已经有了通盘的考虑:


    首先,就是在浦东设立船舶司,作为大明的对外贸易窗口。


    然后再放出开海的消息。


    到了那时,肯定有无数的商贾像嗅到血腥的鲨鱼般揣着金银向这边涌来。


    有了这些民间资本的加入,一定可以加入浦东的开发。


    想到这里,王国梓对着阮大铖笑吟吟的道:


    “圆海,我有意在浦东设置一个新区,修建上海港。


    以后,江浙等地的丝绸,将不再运往大员岛,全部运到上海港。


    如果西夷人想买丝绸,需要自行联系货船,亲自到上海港来交易。”


    阮大铖并不清楚驸马爷为什么告诉自己这些,忙送上一个马屁道:


    “驸马爷明见万里。


    有了朝廷的扶持,这里肯定炙手可热。


    臣看用不了三五年,这里肯定能成为我大明的又一个苏杭!”


    王国梓听罢,点了点头道:


    “你也这般想?


    哈哈,一个新城的建设,需要一个知根知底的人去替我督办。


    你认为,谁去最合适?”


    阮大铖:“……”


    他眼珠子一转,立马推荐道:


    “驸马爷觉得徐尚书如何?


    徐大人在天启二年就授工部营缮司主事,对督造之事颇为精通。


    臣以为,督造新城一事非徐大人莫属。”


    王国梓:……你这个老子还真油滑;徐石麒这个吏部尚书下到地方后,你是不是就顺理成章接任吏部尚书?!


    他直接将话挑明:


    “圆海,你也曾在工部任职。


    与徐尚书相比,我更相信你的忠心和能力。


    不知圆海可愿为我分忧?”


    阮大铖:“……”


    身为吏部侍郎,他现在身处舒适区,可不想下到地方。


    而且,浦东只是一块不毛之地,很长时间都将是一块大工地。


    估计他在工地上待几年后,驸马爷应该早忘了他。


    此时,他强挤出一丝笑意,开口道:


    “驸马爷,臣……臣……”


    王国梓直接打断道:


    “圆海,我知道你的心思,一直想干一番大事业。


    我给你透个底吧:


    这个上海港的建设,将是大明未来几年的重点工程之一。


    你只要替我办好了此事,等徐尚书一致仕,他的位置肯定就是你的。


    另外,你也别说我不照顾身边的老人:


    浦东现在的地价是白菜价;但等建好了以后,那里可就寸土寸金了。


    你放心,我已经让曹化淳拟了一份名录,你们都榜上有名。


    到时候,会有专门的一条街道叫功德林街,街上的旺铺都会分给你们!”


    阮大铖:“……”


    听到驸马爷如此安排,他还能说什么呢,只得接下了这份差事!


    希望这种君臣相携的感情不要转移,更不能消散!


    驸马爷,只希望你留恋朝堂上那些妖艳贱货的时候,别忘了浦东的工地上,我这株野百合也要春天!


    :bqg八hag9375393753八4414141062hl


    :bqg八。文学馆:bqg八


    r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