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 正文 第23章 刘彻的奇闻异事

正文 第23章 刘彻的奇闻异事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刘彻死了,但今天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还有些许可以讲。


    比如茂陵。


    ————


    建元二年,汉帝国征募工匠、徭役数万人,在槐里县茂乡开始修建茂陵,至后元二年竣工,历时5年。


    里面奇珍异宝无数。


    按理说,盗皇陵一般发生在王朝灭亡的时候,最次也得王朝走下坡路时候,天子掌控不了整个国家,手中无权之时。


    但刘彻不一样,主打一个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花。


    刘彻死后三年,汉昭帝始元三年,茂陵被盗掘。4年后,有人在扶风买到墓中所葬玉箱、玉杖二物。


    汉宣帝元康二年,茂陵被盗掘。河东郡李友,入上党抱犊山采药,于崖石中得武帝地宫所藏杂经0卷,盛以金箱。


    汉光武帝建武二年,赤眉军退走长安,西行途中盗掘茂陵。


    赤眉军不止盗了一次,是两次。


    汉献帝初平元年,董卓遣吕布盗掘茂陵。


    就这样,都还没停。


    快一千年过去了,唐朝末年还在盗。


    唐僖宗中和元年,黄巢攻入长安,派兵盗掘茂陵。


    而这仅仅是能够有证可考的,不知道的可能更多。


    拾柒很怀疑曹操肯定盗过,曹操连藩王的陵墓都没有放过,刘彻这么富有的他能放过?


    李贺的那句:“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大秦,咸阳。


    “不要什么都扯上朕!”


    还真是怎么看,怎么契合。


    东汉,末年。


    曹操手中竹筷落地,猛的起身。


    “污蔑,绝对是污蔑。”


    “孤没有盗过墓!”


    “绝对没有!”


    诸位都不想回话:啊,对对对,没有没有。那摸金校尉是干什么的?


    陈琳写的《为袁绍檄豫州文》:


    “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指着鼻子骂你盗墓,也没见你反驳啊……


    孱陵。


    “曹贼!!!”


    “不杀你,吾誓不为人!”


    ————


    又比如:汉武台。


    这个地方可以同时联系上龙凤猪,但龙多少有些勉强,但凤和猪是真的在一起。


    嘿嘿!


    刘彻作为嬴秦嫡系后人,始皇办不到的事情我来办。


    朕也要求仙,求长生。


    在碣石山,刘彻也像秦始皇一样,进行了刻石纪功活动。


    “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


    因此坐落在昌黎县城之北的碣石山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


    后来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班师时,曾在此汉武台刻石纪功。


    ————


    大汉,长安。


    “李老二,你不可以选其他地方吗?”


    “晦气,晦气。”


    大唐,长安。


    李世民倒不觉得晦气。“亲征?”


    “朕之前没有打过高句丽,所以……”


    “朕将来还可以亲自领军冲杀?”


    “哈哈哈!!!”


    人不能得意忘形。


    “陛下!!!”这是魏征。


    “陛下……”这是长孙无忌。


    “陛下……唉……”这是程咬金等一群武将。


    众人默契的捂上耳朵,等着魏征开骂。


    ————


    又比如刘彻微服私访,差点被当做群盗杀掉。


    当然,这个出自野史,大概率是假的。


    又比如脏汉乱唐的由来。


    脏汉:不拘男女。


    乱唐:古代版的海角社区。


    刘邦男女通吃,刘彻也不遑多让。


    《史记·佞幸列传》里面记载了刘家人的男宠。


    高祖至暴抗也,然籍孺以佞幸;


    孝惠时有闳孺。


    更可乐的是关于文帝男宠的记载:孝文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从后推之上天,顾见其衣裻带后穿。


    说文帝睡觉做梦,梦里想飞上天,结果飞不上去,来了一个男子推了他一把,他就上天了,回头看见那个人腰带下的衣背缝穿了个洞。


    但拾柒是谁?


    语文课代表,阅读理解满分的优秀学生。


    所以司马迁有没有可能是在隐喻:文帝和一个男的睡觉,男的从后面进进出出,文帝感觉就像升天了一样。


    衣服后面有个洞?


    汉代的衣服好像有一种是连体的,这个洞可能在腰部往下十几公分吧。


    这样比较方便,衣服都不用脱。


    见缝直接就插针。


    文帝毕竟是大汉皇帝,司马迁不能写的太直白,不然这就不是史记了,而是《乡村神医》。


    ————


    大汉,长安。


    “你非要弄死我是吧?”家里待着的司马迁祸从天降。


    “我还没开始写啊!!!”


    为李陵辩解的事尚在将来,陛下不会太过计较,但我写的那么正常的事,怎么到你嘴里就变了样了?


    “父亲,委屈你了啊。”


    司马谈又跪下了……倒霉儿子。


    无耻后人……能不能不要瞎理解?


    ————


    刘彻更不得了,韩王孙嫣。


    就是和韩信同名的韩王信的孙子韩嫣。


    上为胶东王时,嫣与上学书相爱。及上为太子,愈益亲嫣。


    嫣善骑射,善佞。


    上即位,欲事伐匈奴,而嫣先习胡兵,以故益尊贵,官至上大夫,赏赐拟於邓通。


    时嫣常与上卧起。


    哎呦喂,照这么说,那刘彻是05还是0?


    还有一位男宠则是宦者李延年。


    哦,看来刘彻是05。


    当然,如果各位喜欢野的,可以搜索“污婆十三”。


    其在1八年有一篇着名文章,《汉武帝的男宠,个个是历史上的风云人物》。


    其中不仅卫青是。


    霍去病也是。


    卫青和卫子夫争宠,结果二人都失去宠爱,卫氏家族又把霍去病推出来。


    一家人因为争宠乱战……


    这剧情怎么看,怎么扯。


    当然这还没完,她还贴心的给每人有一句评语。


    霍去病——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


    李延年——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江充——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金日磾——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在她笔下江充和金日磾都是刘彻男宠。


    当然,拾柒还看过一篇更野的,刘彻和刘据之间也是……这里就不过多提。


    ————


    大汉,长安。


    “去病……去病……,别跑。”刘彻伸手叫喊着。


    “姨父,我家里还炖着汤……”


    “呼呼呼……我先走了。”霍去病动如脱兔,转瞬之间就看不见背影了。


    “陛下,臣去追他……他怎么能欺骗陛下呢?”卫青连忙起身去追这不争气的兔崽子。


    你家里炖着汤?你不是住我家吗?


    陛下有这么可怕吗?


    混子,一点没有礼仪,不讲礼貌,且看我追上之后怎么收拾你!


    “陛下,臣妾也去好好教育一下去病。”卫子夫行礼起身,也是转瞬之间不见人影。


    刘彻望着三人消散的背影……你们当朕是傻子吗?


    你们再跑快一点!!!


    “陛下,臣……”


    刘彻怒目而视:“你是家里炖着汤还是想要去追去病??”


    “啊!!!你是不是图谋造反?”


    “啊!!!是不是想诛九族!!!”


    群臣跪下了……他们跑了,你欺负我们干嘛?有种骂他们去啊。


    ————


    虽然互相看不顺眼,但李世民和朱棣默契的将这些抄录下来,心有灵犀的安排人去茂陵前面刻上。


    李世民任由魏征怒骂,自己低着头给这些故事添砖加瓦,力求绘声绘色,能传唱千古。


    ————


    又由于刘彻求仙问鬼的事情实在是太盛大,远超始皇。


    道家的《太平广记卷第三神仙三》以及《太平御览》中记载了很多故事,被大家误以为是正史。


    比如青鸟使者:一天见天空中飞来两只青色的鸟围着大殿转,就问东方朔,东方朔告诉他这是王母娘娘的青鸟使者。


    又比如东方朔偷桃::汉武帝寿辰之日,宫殿前一只黑鸟从天而降,武帝不知其名。


    东方朔回答说:“此为西王母的坐骑‘青鸾’,王母即将前来为帝祝寿。”


    果然,顷刻间,西王母携7枚仙桃飘然而至。西王母除自留两枚仙桃外,余5枚献与武帝。帝食后欲留核种植。


    西王母言:“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原地薄,种之不生。”又指东方朔道:“他曾三次偷食我的仙桃。”


    据此,始有东方朔偷桃之说。东方朔并以长命一万八千岁以上而被奉为寿星。


    东方朔偷桃记载于《列仙传》。


    更比如:刘彻在甘泉宫和玉女下围棋、后因欲霸占玉女而被其唾面得病。


    还有:刘彻死后在阴间市集卖玉杯。


    今日直播,到此结束。


    下期预告:是谁把汉王朝从深渊中拉出来?谁是老刘家的大恩人?


    ————


    关闭直播,拾柒呆呆的望着手机。


    你大爷的……我是惹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吗?


    换手机都不行?


    “喂,老妈,在干嘛?”


    “没钱!”


    “嘟嘟嘟……”欲哭无泪啊,我真的不是想啃老,我就想问问你认不认识靠谱的先生……


    唉,算了,百度找。


    ————


    评论区:


    汉——刘彻(甲一):朕没有龙阳之好!


    汉——刘彻(甲一):朕真的没有龙阳之好。


    三分钟,数息时间,一直是这句话……


    最后十秒中,文字变了。


    汉——刘彻(甲一):李老二,朕找到你祖宗了,叫李延年。


    秦——嬴政:此言差矣,他祖宗是李斯。


    明——朱棣:有道理。


    东汉——曹操:高帝在上,武帝在上,孙臣刘操顿拜叩首。


    东汉——刘备:曹贼,无耻!!!你挖墓的时候怎么没有说是祖宗?


    东汉——曹操:我没挖,是袁绍污蔑我。


    东汉——曹操:何况武帝的早就空了……


    明——朱棣:李老二今天怎么不还嘴?


    唐——李世民:……


    唐——李承乾:父皇正和魏征亲切交谈,让我转告你们,择日再战。


    明——朱棣:挨骂就挨骂,说的那么好听,你给魏征一逼斗啊,怂货。


    汉——刘彻:就是,官员不能对他太好,该打就打,该杀就杀,给他脸了。


    汉——刘彻:朕杀那么多官员影响朕做出一番伟业吗?


    唐——李承乾:你被他们骗的杀儿子了。


    明——朱棣:你还不如刘据,你好意思说人家?


    唐——李承乾:你造反,杀侄子。


    李家大郎代替李二郎和二人展开激烈交战,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不管敌人发动何种恶毒的攻击,李大郎来回就是两句话:“你杀儿子了。”“你造反了,杀侄子了。”


    汉——刘邦:都别吵了,彻儿,找赵过问一下代田法,下次评论区发给朕,朕很需要。


    评论区日常刘家认亲大会又开始了。


    ————


    大明,北京。


    “老和尚,下期是不是讲刘秀?”朱棣两眼放光。


    “朕真的很好奇昆阳之战,看史书怎么看也看不明白。”


    姚广孝轻轻摇头。“应该是讲王莽。”


    朱棣:啊……???


    额,也对,还真是老刘家大恩人。


    ————


    各朝等到评论区关闭,又恢复了往日模样,农人躺在床上细细想天幕出现对生活有什么改变吗?


    秦朝的农人或许有些感触,多多少少有些许变化。


    其他各朝除了朱棣时期感觉不到何种变化,皇帝还是那个皇帝,官吏还是那群官吏。


    收税、打骂一如往昔。


    ————


    北宋。


    “做可能会失败,不做肯定会失败。”苏轼的声音震耳欲聋。


    “试试吧!”


    “为了华夏,而非为了大宋!”


    王安石懂了他的意思,强撑着病体站了起来。


    “我可是将死之人,早死晚死没差别。”


    “你可还年轻,想好了吗?”


    “虽九死无悔!”苏轼坚定的看着王安石。


    ————


    南宋末年。


    海上漂泊的众人靠岸停息了。


    “阿巴,阿巴。”


    ……说抓个土人问问情况,谁知道抓了个哑巴。


    ————


    大明,崇祯年间。


    柳如是正抱着柱子呕吐不已。


    “哈哈,砍个手就吐,那以后上了战场看见砍头,你还不直接吓死?”秦良玉嘴上说着调侃的话,手却在给柳如是顺着背,又让人拿来茶水准备着。


    “呕……我……呕……不怕。”  hfilsaril1671716717八八11116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三掌门手机版阅读址: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