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唐:人民帝国 > 正文 第138章 报纸那些事

正文 第138章 报纸那些事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现在的崇文馆不叫崇文馆……


    现在的崇文馆也不在崇文殿之侧。


    也不知道李承乾有大志,还是说属官撺掇的,想要表达成为‘十八学士’的进步决心,还能给李二一种此子类父的错觉,反正就是……,暂且就大猫猫两三只,也没有号弘文馆的种种特权。


    柳文岳在左春坊任职的长孙冲的带领下,稍微看了看,了解一番,当即决定——


    开分馆!


    开到宫城外。


    开到皇城外。


    要不然,皇宫里面怎么招揽天下名士?一般人能进来?还是说目标就是群臣?这是存量竞争,我们要开发蓝海……


    而且,放在宫里,自己的报纸大业还怎么展开?


    让太监抄写?


    嗯?


    嗯?!


    嗯~


    算了算了……不压榨这些可怜人了。


    当天。


    柳文岳就安排选址、建设……


    你还真别说,要是一般人就算是敲定地址,可是拆迁、建设,还真得费一番手脚,或者只能简单换牌子凑合……


    柳文岳不同,通过百货大楼、供销社的建设,早已已锻炼出一支高素质的基建队伍,甚至这些人几次三番争夺流动红旗,不停刷新着大唐速度,已经有些基建狂魔的影子。


    区区一个……


    要不是柳文岳要什么‘低调奢华有内涵’、‘威严中带着几分和煦’、‘于无声处听惊雷’……种种让人手脚发麻的要求,早就利索开工。


    慢慢的对上他的脑电波,慢慢摸索他的实际想法。


    不停的修改设计。


    终于……拿出手办。


    所谓手办,其实就是缩版建筑,甚至门窗之类的都能拆下……柳文岳点头认可之后,工程开始!


    而柳文岳则是开始思考第一期报纸怎么写,以及报纸的格式,售价——


    报纸从来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邸报。


    不过,一直以来都是通传朝廷风向、政策,皇帝的起居言行……


    受限于纸张价格,印刷种种问题,一直都是官府流传。


    后来,成本下降,皇权最弱的宋朝,开始也出现专门抄录邸报以售卖的牟利商人,进而缓慢形成产业,乃至形成固定时间发卖。


    报纸就这么跌跌撞撞的出现……


    至于说报纸的尺寸,后世其实沿用的都是西方规格,之所以做那么大,原因也复杂,技术差,纸张够大、够厚,更方便印刷,此外据说外国有过一段时间按照报纸发行纸张数量收税,之后大尺寸报纸就一直延续下来……


    柳文岳打算摒弃这种反人类的设计!


    反正都是手抄,之后上成熟技术,还是弄成正常16开。


    售价也容易敲定,百货大楼的火爆场面,除了终端倒逼上游产业,进而改变商业生态环境、赚钱之外,其中大量消费数据可以评估京城的购买力,以及各阶层收入……报纸从诞生之初是精英文学,聊得都是政策方针,或者是嘴炮斗争之类看起来很虚的东西。


    普通人饭都吃不饱,谁看这个,识字率感人也看不懂,甚至就算是看懂……精英有资本,有渠道,可以凭借自己敏锐的嗅觉,去攫取利润,普通人呢?这些东西,和他们无关!


    普通人撑死就是听一听撂摊的说书人说书……


    有钱的丢几文钱,没钱的就鼓鼓掌。


    等到识字率上来了,报纸成本低了,报纸也会从精英、严肃文学转向百家争鸣,比如说……通俗杂谈报纸,低俗报纸,单纯的广告、找工作报纸等等。


    眼下嘛。


    一周一刊。


    怎么严肃、怎么精英怎么来——


    《东宫和太安宫疑似联手,太极宫深夜传来委屈哭声……》


    《礼部大变,砸的是谁的饭碗?》


    《又一位武德老臣进步,太安宫支棱起来了?》


    《齐国公表示……稳定压倒一切!》


    《草原贸易再创新高,警惕奴隶贸易规模》


    柳文岳一直觉得应该放一道,给人提升视野的口子,不要搞得云里雾里,一片团结……越看不清,道消息越有市场,百姓越会瞎想!至于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更是扯淡!什么年代了,还把百姓当猪猡,以为把自己的私心包装成国家利益,既能少一点竞争人员,还能驱使大多数人为他的利益奋斗?


    就这,还总有人说,你要是不满……你去建设啊!


    踏马的!


    一个口子进水,一个口子出水,光聊多进水,就不堵出水口是吧?


    甚至,你把各种晋升、竞选的各种要求,条件,明明白白都告诉所有人啊,不要藏在书缝里,让人摸不着头脑,想要参与建设,都不知道怎么加入!我也可以爱国啊……


    ……


    《国富论》其实写的差不多了。


    柳文岳一番思考,终究还是没安排上第一期的头版头条,话题不够大,不够吸引人……要搞个什么大新闻,才能让《京报》一炮而红?


    报纸名字定了——


    《京报》


    简单直接,朗朗上口。


    “今年其实除了拿下东突厥,没什么大事儿……要不,炮制个大新闻?”柳文岳皱着眉头,嘟囔着。


    思来想去……


    除非三条龙暴毙,否则再什么新闻也没有东突厥的动静大,实在不行,头版头条——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副标题——《天可汗,你是额滴神!》、《百官进步手册》


    主要是扒一扒李唐造反到建国流程,聊一聊拿掉东突厥之后,草原的各部族头领、头人眼下的职位,还有百官势力划分、实力背景,包括从属地、世家、部门,方方面面的利益分析一下。


    足够吸引眼球了。


    顺便,还能以正视听,打碎一些错误观念……就好像,百姓大学并不是官员的摇篮、村官也并不是进步的起点。


    打定主意,下笔。


    写写停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心事。


    比如……


    辛娘子也很烦。


    有些人啊,刚刚认识的时候,不把自己当人,带回家后,他摇身一变,成了正人君子。


    到底是腻了,还是说他打算积攒精力,等到和武家娘子大婚之后……


    这种蓄力,会死人的吧?


    而且,自己是妾室,眼下都这样了,等到色衰爱弛,还日子可怎么熬?得有个孩子……有点念想才行……


    于是。


    梳洗一番,打扮的香喷喷的,端着一碗汤羹去了书房……


    “夫君~~~”


    “嘘,东西放下,不要打扰。”


    柳文岳语气不变,只是看了一眼,便继续奋笔疾书。


    片刻。


    把脑海的灵感抓住,算是粗略的写完。


    一边喝汤,一边打量着辛娘子……府里上上下下他看似不关注,实际上很难有东西逃得过他的眼睛,他清楚对方的心思。


    但是吧……


    有些事,他其实不想提。


    可……


    汤匙在汤碗中慢慢的搅拌,柳文岳淡淡开口:“娘子可还记得,当初我让你和阿梅抓鬼吗?”


    :。:


    r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