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穿越小说 > 灭元1399 > 正文 第84章 引流

正文 第84章 引流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rad2甄鑫对自己的文宣很满意,便让苟彬去人多处张贴。


    可是半天不到,苟彬便灰溜溜地回来了。


    说别人根本看不懂海报上写的啥,不仅没人理,一转身海报就被撕个干净。


    出师不利啊!


    甄鑫挠着头想招。不就引流嘛,有这么难吗?要不也跟红主播那般,打扮下露个奇怪的脸或者某个关键部位,去街上转悠转悠?


    甄鑫看着满屋的女人,摇了摇头。


    实在是下不去手啊!


    苟家女人,都算人妻,能上台演戏就已经很过分了,怎么可以让她们去做如此出阁之事!


    那些小姑娘,全都太细太小,怎么改造都不成啊。


    阿黎,哪里舍得!


    “这事,交给我来!”苟顺拍着胸脯说道。


    怎么哪都有你?甄鑫斜眼看着苟顺,问道:“你打算怎么来?”


    “你别管,不就引人过来看戏嘛,简单得很!你又没真的演过戏,哪里可能知道这其中的道道!”


    竟然被苟顺鄙视了?而且还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


    甄鑫正想大怒,苟顺已经拉着苟家四娘说道:“带上家伙,咱们走。”


    这四娘,也是从苟顺父亲原戏班里带出的人。但是她与二娘不同,她擅长的是各种乐器。


    此时南戏伴奏的乐器还比较简单,以鼓、笛、板为主。鼓为单皮鼓,又称小鼓,演奏时以两根细竹为签,打出各种节拍。


    板为拍板,或称檀板,好的以红木或紫檀制作,差点便用荔木。可三四板或八九板,以细皮条相串,其实就是后世快板的前身。


    四娘对这些乐器,虽然谈不上样样精通,但起码可以配合得上舞台演出的基本需要。这是一个人撑起的乐队。


    苟彬左手抱鼓,右手拿板,在甄鑫极度诧异的眼神之中,就跟着那俩往外走。


    “咣!”还没出门,就跟回过头的苟顺撞了个满怀。


    苟顺顺手就给了他儿子一脑崩,骂道:“兔崽子,奔丧啊?急个甚!”


    奔丧?有这么骂儿子的吗?


    苟彬委屈巴巴地靠墙而立。


    “纸笔伺候!”苟顺撸起袖子,抬起一脚半蹲在椅子上,做大马金刀状。


    苟榕偷偷瞧了眼脸色不善的甄鑫,拿了张写过的纸翻个面摊平在桌上,又端来半砚残墨。


    苟顺也不在意,抓着毛笔,以孙悟空吃面条的姿势,在纸下写下丑陋无比的大字:


    西厢记,小姐半夜私会美男


    牡丹亭,书生梦中偷情艳鬼


    “啪!”苟顺把笔一扔,顺手给了苟榕脑门一巴掌,骂道:“看啥?这是你能偷看的吗?”


    苟榕嘟着嘴刚想离开,又被苟顺叫住,吩咐道:“还有,跑什么?我说,你接着写……字别写太大,要排得好看些!”


    “快说,写啥?”苟榕满脸不耐烦,执笔端坐等候。


    “最新武戏三岔口


    看两位相公如何在黑漆漆的夜里相对操戏


    欲罢不能的场面,让人看了不仅浮想联翩,而且血脉偾张!”


    苟榕通红着脸,一边写一边恨不得钻在桌子底下去。在甄公子面前写这些东西,会不会让他产生误会……


    她却不知,此时的甄公子,那里有空误会。本来是抱着准备看笑话的他,早已呆若木鸡。满肚子的槽无处可吐,最终只能化成一个字——


    卧草!


    苟顺昂然走在前,四娘低着头落后半个身子,后面是吭哧吭哧的搬运工苟彬。


    行到一处茶肆,苟顺进去,朝着茶博士唱了个肥喏。


    “说书的?”茶博士看了眼苟顺身后的四娘,以及苟彬带的乐器,点着头问道。


    “是,今日我与娘子借宝地,说一段‘西厢’。”


    “说西厢的?好,来一段!”博士还未答话,已有茶客兴致勃勃地招呼道。


    茶肆不算大,里里外外有个十来号人,都转过脖子看向苟顺。


    “要说哪一段啊?”又有茶客问道。


    “当然是最动情的那一段!”苟顺昂然答道。


    “好,博士让他来一个。再给我续一壶茶来。”


    能帮他多招些生意,茶博士自然就显得很热情。指着门口说道:“两位,要不在门口来一段?”


    门口处,不仅坐在茶肆里的客人能听得到,也会引来街上行人的围观。这可是个最好的位置。


    小二搬来一桌两椅,斜置于外。


    苟顺与四娘坐定,相视一眼。四娘腿上夹鼓,一轮清脆而铿锵的鼓声过后,便引来数个行人注意。


    鼓声略歇,苟顺惊堂木轻拍,朗声说道:“今日,借此宝地,我与娘子给诸位客官,唱一段张君瑞夜半私会崔莺莺……”


    “好!”有人大声喝彩。


    “这段,哈哈,我喜欢!”


    “博士,也给我再来壶茶,好的茶点一起上,快些!”


    苟顺满面红光,睥睨着越聚越多的观众。


    连甄鑫都不得不承认,此时的苟顺,气场十足。连那两只奇怪的眼珠子,看着都不那么让人讨厌了。


    “却说张生请兵,退了贼匪。可是那崔夫人,却悔了当时的承诺,令张生与崔小姐结拜为兄妹……”


    自唐代元镇的《会真记》(莺莺传)传至宋代,其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同人作品。流传较广的,有宋杂剧《莺莺六么》,也有皇室子弟赵令畤所作商调蝶恋花鼓子词,而后才是金人董解元所作《西厢记诸宫调》。自此,这部关于张、崔的传奇,就被称为“西厢记”。


    而且,董版的西厢根本就不是一出戏文,是一部可以边说边唱的话本。真正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是王实甫在董版西厢的基础上,删除其最精华部分而创作的杂剧《西厢记》。


    这也是甄鑫计划排演西厢之后,才明白的一件事。这也许不能怪九年义务教育的失败,只能说自己的专业知识,真的太弱了!


    亏得自己每次谈起戏文时,总是牛叉哄哄模样,却被屡屡打脸。


    老王误我!若是有一天能找得到他,得先揍一顿再说。


    还好,也没人在意这种事,让甄鑫的脸不至丢到沟里还捡不回来。


    而苟顺如今在唱的这个话本,就是董版西厢。虽然未必是董版原貌,但那些黄段子,绝对都是出自董解元之手。


    hqiaqia3294329465011111060


    :qiaqia。:qiaqia


    r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