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学霸:我引领科技狂潮 > 正文 第199章 反对的声音?

正文 第199章 反对的声音?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这样说起来倒是好听,抬了高铭一手,也抬了自己一手。


    耿教授又夸了高铭几句:


    “高铭除了喜欢钻牛角尖,其实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


    “全国估计也只有您,能够带的了高铭这子了。”


    “当时我们劝过他很多次,让他换研究方向,就是没作用。非要在那些缥缈虚无的理论上吊死。”


    然后,耿教授拍了高铭一把:


    “怎么样,现在跟了这么厉害的师父,还在捣鼓你那一套乱七八糟?”


    陈帆笑了。


    高铭也笑了:


    “对,这次申请建设对撞机,就是为了验证理论。”


    “陈教授对我的假设非常感兴趣,后续我们将共同完善这个理论。”


    耿教授:“……?”


    他刚才貌似说错话了。


    不过现在改,好像又来不及了。他咳嗽了两声掩饰尴尬,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自己叼上一根,又递给陈帆。


    可惜陈帆不抽烟。


    这让耿教授更尴尬了。


    陈帆才是行业大佬啊。


    别人叫他耿教授,但在陈帆面前,他的研究成果,也就是个“耿”。


    大佬不抽一手烟,总不能让大佬抽二手烟吧?


    耿教授赶紧吧烟扔进垃圾桶里,换了个学术方面的话题:


    “陈教授,您怎么想到建设对撞机了?是有新的理论?”


    陈帆不喜欢答没意义的问题:


    “我的立项申请已经下发到每个人手中了,你没看吗?”


    耿教授支支吾吾。他其实就是在没话找话,但是被人识破了,挺尴尬的。


    陈帆年轻有为,在酒店的礼堂,到处都有人打招呼,而且毕恭毕敬。


    高铭之前在学校的时候不受待见,现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直接被称呼为“陈教授的高徒”。


    跟着打了几个招呼,没多久程建华和向园也来了。


    程建华和陈帆招招手,开玩笑说:


    “好久不见啊,陈总顾问。”


    “你这个便宜顾问,在外边单干一摊,还要领着我这边的顾问费。”


    “哎,你后边这子是……”


    陈帆介绍:“我学生,高铭。”


    程建华一拍脑门,恍然大悟:


    “哦,我知道了!就是你收的那个精神病学生。”


    高铭:“……”


    那年做研究把自己整疯了,真是亏到姥姥家了。不光落了个精神病人的名头,辈分还了一辈。


    每次看到留齐耳短发,瓜子脸,看起来贼嫩像个高中生的向园,还要管人叫一声师姐的时候,他都无比蛋疼。


    陈帆一脸认真的解释:


    “他已经痊愈了。”


    高铭:“……”


    黑历史真是洗不清了。


    程建华问:


    “这次想建设对撞机,有什么需求尽管说,我航空基地这边鼎力相助。”


    陈帆嘿嘿一笑:


    “那我就不客气了。”


    程建华:“……”


    一不心又客气出了一队人马。


    上次陈帆建西北实验基地,他就借了陈帆一队工程人员,结果项目结束的时候,被陈帆收编了一大半。


    不过,说归说,大家都是为了华国的科技发展,谁的人并不重要。


    程建华问:


    “这次基地是想建设在京平?”


    陈帆摇摇头,解释:


    “不,计划建设在西北鹿合。”


    “对撞机是耗电设备,根据我们的设计运算,每启动一次,不考虑运行成本,大概需要20万千瓦。”


    “目前京平这边的电价还很贵,每启动一次,就是40万元。”


    “鹿合的实验基地,通过核聚变发电,电能过剩,我们的实验,基本可以实现自产自销。”


    程建华期待跟陈帆近一些,但是这也是实实在在的考虑,而且京平居民太多,没有西北宽广空旷适合实验。


    有些话也只能说说了。


    程建华表示赞同:


    “这样也挺好的。”


    “你这几个实验基地,现在真是越来越牛b了。现在实验经费都不需要上边拨付,自给自足啊。”


    陈帆这边确实是,那些专利权,还有生产的产品,各种股份,足够他随便实验挥霍了。


    两个人又闲扯了一会,程建华问:


    “哎,那个精神病……呸,那个高铭呢?”


    陈帆答:


    “他负责跟大家汇报立项说明,解答问题。应该是回房间准备了。”


    程建华竖起大拇指:


    “牛哇。”


    “你的学生机会实在是太好了,一个在我这做火箭实验,一个没毕业就负责这种项目的报告会!”


    “我24岁时候,还因为留的论文作业写的狗屁不通而挨骂呢。”


    “羡慕他跟了一个有实力的师父。”


    陈帆讪笑:


    “还可以吧。”


    陈帆看来,高铭也非常有潜力,自己是吃了前世的老本,这辈子也没放弃努力,但高铭是实打实的年轻人啊。


    …………


    隔天。


    高铭如期进行了汇报。


    这是他第一次当众站在讲台上。


    虽然汇报过程中有些磕磕巴巴,但是总体来说,效果是好的。


    所有的理论,所有的技术,他都叙述的清清楚楚。台下很多人都觉得,除非陈帆本人上去讲解,否则很难比高铭做得更好。


    “陈教授又收了个好弟子啊。”


    “做核动力火箭的向园,现在又来了个做理论物理的高铭。”


    “别人收的学生都成才,咱们的学生……哎。”


    “你们发现了吗,这个构建方案,居然是他的学生高铭主笔,陈帆负责修改的。”


    “很强,在我看来,考虑的非常周全,叙述也很清晰。如果实际投产建设都能实现,我们华国在理论物理上光速发展指日可待。”


    “没错。”


    短暂的讨论时间过去,邻座轻声交换意见之后,就到了提问和质疑环节。


    高铭在解释技术原理方面非常在行,他讲解理论深入浅出,能把抽象的东西具象化为生活日常。


    提问的老教授点点头又坐下了,拿笔在记事本上刷刷刷记下了什么。


    陈帆坐在整个会议室观众席上最中间的位置,这给了高铭极大的信心。


    谁提问也不怕。问倒了我没关系,还有我师父给我撑场子呢。


    现场沉默了片刻。


    忽然,有一个声音说:


    “虽然你们的构想不错,但我反对建设对撞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