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都市小说 > 二八娇娇被宠上天 > 正文 第6章 诗联显才智(1)

正文 第6章 诗联显才智(1)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这天下午,冯文元路过龙门河,看见他的儿子龙飞和几个村童在河里洗澡,突然,远处有一艘敲锣打鼓的船从河上游驶来。


    冯文元定睛一看,原来是一艘“学船”,载着参加县试的各村寨考生回乡。


    当时,那几个在河里洗澡的村童,见这艘很气派的大船来势汹汹地驶过来,吓得纷纷逃上岸去。


    而他的儿子却两手叉腰,站在河中心动也不动。


    “学船”的人见有一个孩这么大胆阻止船前行,便停了下来。


    里面的考生们见停了船,走出舱来看个究竟,见到的竟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挡住航道,便自恃胸中装满墨水,有心为难他一下。


    有一个考生喝道:“孩,让开!”


    龙飞看了他一眼,没有理睬他。


    另一个考生说:“你为什么挡住我们呢?”


    龙飞说:“我在这里先,你们后来才到,你要我让道,得先问我同意不同意。”


    那个考生接着说:“好吧,我问你,我们打个赌,我出一上联,你对下联,如果你对得出,我们的船就让你三分,如果对不出,你就乖乖滚开吧!”


    龙飞嘻嘻地一笑。


    一个考生很快想出了上联,高声说道:“千年古树作学船。”


    龙飞望着滔滔的河水,随口而答:“万里江河当浴盆。”


    考生们一听,都认为对得天衣无缝,确是一副绝佳对子。


    无奈,这艘满载考生的“学船”只好偃旗息鼓,绕过龙飞身边,在河边一侧浅滩上慢慢地撑过去。


    人们再也听不到“学船”上的锣鼓声了。


    冯文元目赌了这一幕,不禁令他着实惊叹了一番。


    ……


    盛夏季节,有一个叫丁有为的秀才来到龙村附近一个圩,在他亲戚家住。


    丁有为出入龙村圩,自以为自己是个大秀才,到处舞文弄墨,经常读错字,写错字,闹得笑话百出。


    盛夏,正是龙村大地水果成熟收获季节。丁秀才见龙村水果特别清甜诱人,于是,到圩买了两箱水果要寄回高要老家。其中一箱是甜橙、一箱是枇杷。


    丁秀才亲笔在纸皮箱上写上邮寄地址、接收者姓名,惟是他把“橙”字写为“凳”,将“杷”字写成“琶”。


    刚好龙飞玩耍经过,见了十分好笑。


    丁秀才不明地看向龙飞,问:“孩,你因何在此发笑?”


    龙飞说:“我笑大秀才写错了字。”


    丁秀才一听,当场勃然大怒,说道,“胡说!我堂堂大秀才写的字,用得着你这个屁孩来点评吗”他边说边扬起手,“去去去!”


    龙飞微微一笑,走了。


    第二天清早,丁有为他亲戚家门口贴着两首诗:


    其一


    果然好个大秀才,


    橙“凳”明知字不同。


    橙子若无一对脚,


    龙村怎能到高要?


    其二


    枇杷不是此琵琶,


    只怪秀才识字差。


    倘若琵琶能结果。


    龙村弦索尽开花。


    丁秀才看了非常尴尬,再也不敢在龙村圩显摆,提早灰溜溜地离开了他亲戚家。


    新春伊始,龙门新调来了一位县太爷刘一凡,他平日亦好作对吟诗,听闻冯飞不但才思敏捷,而且有“神童”之称,早有谋面之意。


    他的随从曾有文深知刘一凡的情趣,有时也不免附庸风雅,奉陪他吟几句似通非通的打油诗,作一两副歪联。


    这天,曾有文跟随刘一凡微服出行,来到龙门镇地面,察访民情,浏览田野风光。


    一路上,刘一凡指指点点,兴趣所致,即景赋诗,曾有文点头哈腰,赞个不停……


    不知不觉,日过中天,他们途经一云吞店,刘一凡觉得有点饿了,便入云吞店吃云吞。


    曾有文自然也陪食。


    云吞未煮好,曾有文诚恐刘一凡坐着无聊,就提议吟诗作对。


    刘一凡一拍大腿,说道:“好提议!”


    接着,看了看曾有文,又说道,“上联由我先出,按规定各人一定要在联语中切合自己的身份,才算合格,输者按老规矩,罚打屁股。”


    刘一凡话音刚落,只见一男孩手推着车碌(乡村孩子玩的铁环)经过云吞店。


    曾有文心想:自己肯定比这孩的水平高,肯定不会输给他。于是,叫那孩进来,要他代替自己打屁股。谁知这孩不是别人,却是冯飞。


    冯飞进来后,曾有文便向他言明。


    冯飞点头表示明白。


    刘一凡略为思索,吟出上联来:


    言卖为读一三鹿鹿鹿鹿鹿鸣宴罢犹勤读


    刘一凡出这上联第一句“言卖为读”是拆字格,第二句


    魔粗“三鹿”是叠字格,第三句头ー个字“鹿”与尾一个


    字“读”,颇倒押韵,实在难对。


    曾有文一听,顿时膛目结舌,哪里对得出,便对那孩童说道:“孩,你先对吧。”


    冯飞微微一笑,说:“承让、承让!那我不好意思僭越了。”言罢,信口说出下联:


    余斗为钟一责三年车车车,车到黄昏夕阳斜


    县太爷一听,不由鼓掌称赞:“对得好!”


    “斜”字拆开为余,斗两字,“轰”字由三个车叠成,最后一句“车到黄昏夕阳斜”,情景交融,富有文采。


    现在只剩下曾有文在那里挖耳挠腮,坐立不安了,几次被刘一凡催促,更加急得冷汗涔涔。


    冯飞冷笑一声,说:“可能曾老师今日才思未捷,不若我代你胡凑一对如何”


    刘一凡正要欣赏冯飞的急才,曾有文亦无可奈何,只好点头同意。


    冯飞清清喉咙,吟出一对:


    穴屈为庭一品三日日日日日夜应该打屎窟


    当地把屁股叫作“屎窟”。


    冯飞念完,曾有文当堂尴尬得无地自容,那刘一凡也忍俊不禁,“噗哧”一声,把刚刚吃下的两个云吞也从口中喷了出来。


    ……


    刘一凡请冯飞吃了一碗云吞后,便离开云吞店回去了。


    ……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了,邻村水东村举行龙舟竞赛及搭棚做大戏粤剧,十分热闹。


    冯飞也跟随村里的人去水东村睇热闹。


    谁知那里的村民素闻冯飞的大名,热情接待,奉为上宾。


    冯飞到了水东村,日间,看完了赛龙夺锦,晚餐,水东村便大排宴席,一班乡贤纷纷出席宴会,希望有机会能一见冯飞。


    席间,大家高谈论。忽然有一好事之徒,站起来高声道:“诸位!我们村今年同时举行赛龙船兼演大戏,双倍高兴,更难得的是神童冯飞大驾光临,为村里增光不少。而今万事俱备,可惜大戏台还缺一副对联。今日幸得神童在此,我们何不请他即席挥毫,给我村留下几行墨宝”


    此人话还未说完,现场已掌声雷动,异口同声赞好。


    冯飞欣然应道:“既蒙大家不弃,恭敬不如从命吧。”随即又说,“那就麻烦备好文房四宝。”


    “得!”村里文书谭张文豪应声立马去备齐红纸、笔墨等回到现场,又把红纸介成一副对联,谭张文豪上前问:“冯飞,对联折多少格”


    冯飞只顾看热闹,喝酒,顺口回答:“请随意吧。”


    谭张文豪思付:真好笑!这孩准是胸无成竹,你教我折多少格呀?”


    谭张文豪转念又想:他叫我随意,那我就顺着他的意,随意乱折,愚弄一下他。


    谭张文豪折好后,数也不数,就摊放在桌上等候冯飞书写,等着看他出丑。


    那一班乡贤,见谭张文豪把红纸折得密密麻麻,有的暗笑,有的暗为冯飞着急,冯飞干了几杯酒后,从容地走近桌前,粗看红纸一眼,提笔就醮墨大书起来。


    人们看他笔走龙蛇,上联写的是:


    朝也扒午也扒扒扒扒……他将“扒”字一直续写到还剩最后七格时,然后结尾:


    扒上龙门三级浪


    下联照样格式写的是:


    旦来唱生来唱唱唱唱……同样还剩最后七格时,才写上:唱颂水东七重天


    围观的乡贤们不禁同声喝彩:“冯飞果然是个神童,名不虚传!”


    :。:


    r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