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明嘉靖第一奸臣 > 正文 第四十五章 戚继光恰逢其会

正文 第四十五章 戚继光恰逢其会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十四凌晨卯时许,蓟州镇密云后卫古北口长城外突然响起一阵滚雷般的马蹄声,鞑靼铁骑真来了!


    一时间,蓟州镇烽烟四起,密云后卫数千屯卫立马登上长城防守,蓟州巡抚王汝孝和总兵罗希韩很快便率上万精锐驰援而至。


    午时许,古北口长城上已然聚集了将近一万五千边军屯卫,巡抚王汝孝和总兵罗希韩也已经登上了古北口的城门楼,严阵以待。


    但是,鞑靼骑兵却只是在关外数里处聚集,并未发动进攻。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聚集在古北口外的鞑靼骑兵总共还不到一万,这时候俺答汗正率十余万主力牵着马在往古北口以西十余里的梨树沟赶呢。


    因为咸宁侯仇鸾已经派人细细查探过了,京城以北,蓟州镇的长城也就梨树沟这一段年久失修,城墙多处塌陷,已然无法派驻边军屯卫在城墙上驻守了。


    而且因为这里是一条山间道,弯弯绕绕的绕到塞外都得大半天,所以,这里压根就没有边军屯卫驻守,只有附近山头上有一队人马在看守烽火台。


    俺答汗原也不知道这条路怎么走,不过,还好,朵颜三卫都已经被他收服了,人家对这一带熟悉得很,他随便带几个向导就行了。


    他就这么率军牵着马在一道道山沟里转了大半天,终于赶到了梨树沟以北十余里处。


    这个时候就没什么好隐藏的了,他直接下令,命手下骑兵全部上马,一通狂奔,飞速穿过梨树沟已然坍塌的长城,直奔古北口后方疾驰而去。


    蓟州巡抚王汝孝和总兵罗希韩哪里能想到鞑靼铁骑会从后面杀过来,人家后面的骑兵刚杀到,那前面数千骑兵也打马朝这边狂奔而来,一时间他们是腹背受敌,根本不知道防哪边好。


    很快,鞑靼骑兵主力就从关口后面的大道杀了上来,上万百余年未曾经历过大战的边军屯卫几乎瞬间崩溃,四散而逃,漫山遍野到处乱窜。


    古北口就这么失守了,蓟州镇上万精锐也被杀散了,当天傍晚,俺答汗便杀到了通州城北二十余里的潮白河东岸!


    嘉靖闻讯,惊慌失措,连忙召集所有在京官员上朝,商议对策。


    满朝文武那都吓坏了,他们着实没想到,鞑靼铁骑不到一天便能杀穿蓟州镇防线。


    说实话,这次明军的表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差,就算是明朝快要灭亡的时候,蓟州镇防线也没有被后金一天杀穿过。


    这会儿京城以北的长城简直就形同虚设啊!


    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唯有曾淳心里清楚,这肯定是咸宁侯仇鸾找到了蓟州镇长城的薄弱环节,然后通风报信,让俺答汗轻轻松松杀了进来。


    如若不然,蓟州镇的边军屯卫就算是再菜那也不可能一天都顶不住。


    还好京城北面还有一条潮白河阻隔,如若不然,这会儿鞑靼铁骑恐怕都已经杀到京城来了。


    嘉靖问计于群臣,严嵩还是如同雕像一般没有一点开口的迹象。


    这个时候他都不敢开口了,当初他若不捣乱,让嘉靖下旨勤王,蓟州镇绝对不可能不到一天就被鞑靼铁骑给杀穿了啊,这個时候他要是再胡说八道,嘉靖非收拾他不可!


    曾淳也没有开口,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分量,一个新科状元在上千京城官员面前胡乱开口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兵部尚书丁汝夔也不敢开口了,他其实就是个备胎,去年嘉靖将严嵩举荐的兵部尚书范鏓削职为民时启用的本来是经验丰富的老臣翁万达,奈何,翁万达才刚上任不久家里老爹就去世了。


    翁万达回乡丁忧,嘉靖这才把他给提了上来,至于为什么提他,那就是因为他任顺天巡抚的时候与严嵩父子起过冲突,其实,他也就在京城附近出任过几任巡抚,根本没去边关打过仗。


    他提什么建议嘉靖也当没听见一般,他自然是不敢开口了。


    徐阶等了一阵,见一直没人开口,这才咳嗽一声,随即疾步走到中间的红毯上,拱手躬身道:“皇上,微臣以为应立即八百里加急传讯,命辽东、山东、保定、河间等地巡抚、都指挥使率军勤王。


    同时,关闭城门,实行宵禁,全城戒严,命京营屯卫轮流上城墙驻守。”


    这个时候再不下旨勤王那就真的迟了,至于粮饷什么的,抠一抠总是有的。


    嘉靖冷冷的扫了如同雕像般的严嵩一眼,随即缓缓点头道:“嗯,子升,你即刻会同司礼监拟旨。”


    说罢,他抬起手来颇有些厌烦的挥了挥。


    鸿胪寺礼官连忙朗声道:“退朝。”


    这下嘉靖总算是肯下旨命各路大军勤王了,接下来就看杨守谦、胡宗宪、俞大猷和卢镗他们的表现了。


    曾淳见状,不由暗暗松了口气。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寅时方至,他才刚刚起来呢,门外便响起一阵马蹄声。


    很快,徐文璧和张元功他们几个便满脸惶恐的涌了进来。


    他颇有些诧异的问道:“文壁,你们这是怎么了?”


    徐文璧忍不住焦急道:“伯忠,这下麻烦了,京城百余年来未曾遭受入侵,兵备松弛已久,现在京营能集结起来的人马都不到五万了,圣上震怒,下旨命所有公侯勋贵全部带着自己的家丁护院上城墙去守城啊!”


    我的天,你们这是怎么玩的?


    上直二十六卫最少有二十个卫所在京城内外驻扎吧,原本京营满员应该有十多万啊,你们竟然整得剩下五万都不到了!


    这京城内城和外城的城墙加起来足足有七八十里啊,四万多京营屯卫全上去也就刚好能排一排而已,这点人马压根不够啊,因为这四万多京营屯卫不可能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守城墙上啊,人家还要轮流休息呢。


    不过还好,鞑靼铁骑是不可能攻城的,京城的城墙足有四五丈高,而且还有宽达几十丈的护城河,骑兵攻城那就是开玩笑,骑马冲过来就算不淹死在护城河里也要撞死在城墙上。


    曾淳想了想,随即安慰道:“没事的,你们上城墙也就是去站站而已,鞑靼铁骑是不可能攻城的。”


    徐文璧微微叹息道:“这个我们自然知道,问题这次圣上很生气啊,以后我们可如何是好?”


    嘉靖生气怎么了,你们手掌兵权,他敢把伱们怎么滴?


    曾淳想了想,干脆提醒道:“你们就放心吧,兵权在手就没事。”


    是啊,兵权在手,嘉靖还得靠着他们呢。


    徐文璧闻言,这才释然道:“伯忠,要不你跟我们上城墙上去看看吧?”


    这样不好吧?


    曾淳颇有些为难道:“这个时候请假,恐怕容易被人参啊。”


    徐文璧却是连连摇头道:“没事的,圣上已经给各衙门传旨了,非与兵事有关的衙门官员都可以带着家丁护院上城墙协助防守,你们翰林院跟兵事又没关系,你去与不去都没多大关系。”


    行吧,嘉靖都急成这样了,那就上城墙去表现表现吧。


    曾淳想了想,干脆带着王环跟着徐文璧他们上了内城西面的城墙。


    这时候城墙上还有点乱呢,因为乱七八糟的家丁护院太多了,而且这些家丁和护院还是陆陆续续赶过来的,一会儿来一拨,一会儿来一拨,京营的将校都被搞得有点晕头转向了。


    曾淳见状,那都忍不住暗暗皱了皱眉头。


    嘉靖这不瞎胡闹吗,好歹先在城内指定几个地方,让这些家丁和护院就近集结起来,让京营将校稍微编整一下再上城墙啊,直接往城墙上涌,这不添乱来了吗?


    其实徐文璧他们也没什么领兵经验,他们几个却偏偏被家里派来负责阜成门一段的防御,没办法京城的城门实在是太多了,每个在京的公侯勋贵负责一个都不够排的,他们这些公侯勋贵世子那也得硬着头皮上。


    他们也是赶鸭子上架,压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得想想办法啊,这乱糟糟的像什么样子。


    曾淳正站城门楼上皱眉沉思呢,负责镇守阜成门这段城墙的京营参将突然拿着一叠纸走上来,拱手躬身道:“徐大人,兵部派来了一百参加会试的武举人,您看怎么安排?”


    武举会试?


    曾淳闻言,不由得一愣。


    他对武举会试并不熟,他只知道,武举会试和文科会试是错开半年左右的,这会儿都八月份了,那些参加会试的武举人还正好汇聚京城了。


    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名将呢?


    他干脆伸手道:“给我看看。”


    这年头文官不知道比武将权力大多少倍,这位还是新科状元呢,给他看看也没什么。


    那参将连忙把一叠名单递了过来。


    曾淳接过名单看了几眼便不由得愣住了。


    登州卫指挥佥事戚继光!


    不会这么巧吧?


    这世事还就这么凑巧,戚继光还真就参加了嘉靖二十九年的武举会试。


    他上城墙之后甚至还提了个很不错的建议,结果直接就被任命为九门总旗牌官,也就是专门负责在内城九门传递号令的。


    不过,这会儿他就不用这么屈才了。


    曾淳愣了一下,随即便附耳低声道:“文壁,听说登州卫指挥佥事戚继光挺厉害的,你让令尊举荐他当总兵官吧。”


    你听谁说的?


    徐文璧闻言也不由得愣了一下。


    不过,他很快便反应过来,朗声下令道:“传登州卫指挥佥事戚继光。”


    戚继光一看城墙上这乱象就想提建议了,他正愁找不到人提建议呢,没想到他才上城墙一会儿工夫便有京营将校领着他上了城门楼。


    这一上城门楼,他也愣住了,怎么是几个年轻人,而且穿的还都是官服不是戎装!


    曾淳却是微笑着拱手道:“戚将军,你想建功立业吗?”


    这个谁不想?


    戚继光拱手心道:“敢问这位大人是?”


    曾淳还是微笑着拱手道:“翰林院修撰曾淳。”


    新科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