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正文 第八十六章 庆历二年末

正文 第八十六章 庆历二年末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自金明池一别后,自然,这东京城的官场上,也开始逐渐地流传出了赵昕的传说。


    “据说那天,寿国公与御史中丞王拱辰针锋相对,甚至一点也不落下风。”


    “可寿国公不才四岁吗?”


    “这你就不知道了,官家这是生下了一个麒麟儿!”


    “什么情况?什么麒麟儿?”


    “四岁就读完了《唐书》、《隋书》、《汉书》,你做得到么?”


    对方摇了摇头,“我四岁那会,应该还在识字。”


    “所以说,寿国公已经学完了,而且不但学完了,连这些史书,都看完了。”


    “有这么厉害?”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那什么重要?”


    “重要的是,官家大概是真的有意,让寿国公参政议政。你想想,参政议政,再加上兵权,那不是我朝太宗皇帝原来都做过的事么?”


    “然后我朝太宗皇帝,就从他兄长那里,得天下了。”


    “此一时彼一时,现如今,还哪有什么兄长,弟弟。”


    “这话倒也是。”


    “可那跟唐朝的太宗文皇帝,也很像啊!”


    “你该不会以为,寿国公四岁就能造反吧?”


    对面的人便道:“四岁那肯定不行!可二十年后呢?今后这朝堂,说不定是越来越复杂了。怕是又要回到汉唐去了。你说,本来这皇子不干政事,只侍膳问安,挺好的,怎么突然就变回来了。”


    “你问我,我问谁。”


    “皇子一旦有了兵权,就容易犯上作乱,官家应该不会不懂得这样的道理才是。现如今还让他参政议政,到时候……”


    ……


    不少人都开始议论赵昕。


    甚至……


    有不少人都开始觉得,赵昕是非下一任的官家莫属了。


    晏殊作为赵昕的老师,自然,来找他打听消息的人也是最多的。


    这也让晏殊很是头疼。


    因为有一说一,他只是教过寿国公,他其实也不是很清楚官家,还有寿国公在想什么。


    总之……


    都怪群臣不给力吧,否则,也不需要寿国公亲自出马。


    其实……


    晏殊不认为这是错的。


    毕竟,当初就是因为官家什么也不懂,催促韩琦出战,而韩琦,也年轻气盛,真的出战,才开启了他们大宋的好水川之败。


    若是当初是寿国公,那情况说不定又会不一样了。


    王拱辰也去偷偷地拜访了吕夷简。


    问问吕夷简对这事的看法。


    吕夷简也只能回道:“我年纪大了,近来,又得了病,已经不想去管那么多了。”


    王拱辰不死心,“吕相公指条明路。”


    吕夷简便道:“他真说了贬去岭南了?”


    王拱辰一脸这还能有假?


    吕夷简便道:“那我劝伱以后还是别说话了,因为搞不好真的会被贬去岭南。”


    王拱辰便心想,寿国公在官家心中的分量已经这么重了吗?


    甚至……


    像是这种事,都逐渐地开始传到张娘子的耳中。


    然后贾氏就开始撺掇张娘子,要是她再生不出儿子,这以后官家的位置,说不定就要到苗娘子那边去了。


    以至于赵祯当晚,就觉察到情况有点不对劲。


    这怎么突然那么主动了!?


    莫名地觉得这种热情,自己有点受不了。


    ……


    时间,一晃而过。


    赵祯没有特意下旨,让赵昕当平章事。


    而群臣这边,似乎也没什么太大的反应。


    当然……


    你要说没点议论,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只是……


    此前赵祯把那些能说话的,都给解决了。


    那么剩下的那些喽啰的议论,也就不足为虑了。


    那天从金明池回去的时候,最兴来还跟他说,“爹爹,以后我出门,大概都要带全副铠甲的人一起出门了。”


    赵祯也是道:“什么意思?”


    赵昕便道:“我那么聪明,经过这一日,以后肯定人人都知道我了,这万一日后遭到别人刺杀可怎么办?”


    赵祯便回道:“那你还这么逞能!”


    赵昕回道:“十年时间,我等不了了。十年之内,什么都不做,那多没意思啊!不过也不一定!”


    赵祯:“什么不一定?”


    赵昕便回道:“不管是辽国跟西夏刺杀我,那都必然会导致大宋的愤怒。若是我大宋真的愤怒了,他们也不一定能接得住。只是……确实,他们应该会慢慢地开始知道我。然后开始提防我。除非我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存亡,否则,应该都不至于下死手。”


    赵祯回道:“你自己什么都知道,你自己还这么做!”


    赵昕便牵着他爹爹的手道;“没办法,如果我躲起来出主意,群臣就会各种猜测,各种反对,这反倒是不利于我的治国之策的实施,所以,干脆直接挑明了说,我就要参政!爹爹你知道贞观是什么意思么?”


    赵祯:“什么意思?”


    赵昕:“贞,正也,观,示也,贞观,就是以正示人。我也要以正示人!在后面躲躲藏藏,没意思。”


    赵祯一边走,一边微微地皱了皱眉头,“是这个意思吗?”


    赵昕:“不是吗?那你说是什么意思?”


    赵祯只能说他也不知道。


    有关唐史这部分的内容,秘阁校理、太常博士孙甫更为擅长。


    改天,他去问问。


    ……


    十天过去。


    半个月过去。


    一個月过去。


    很好!


    没有太多的人反对。


    那此事,基本上也就没什么异议了。


    而等到了十月,由于与辽国的谈判,已经有一段时日了。


    此时……


    辽国也是遣使前来,一边交换国书,一边向大宋报告,他们已经撤兵。


    这北方的威胁,才总算是解除了。


    这辽国,只能说果然守信。


    然后……


    赵昕也是忽然发现,这宫里好像多了很多的外人。


    一问才知,原来都是那些阵亡的将校的妻女。


    汝妻子吾养之,汝勿虑也,原来真的存在!


    这主要也是因为赵昕要时常地穿过后苑,去到讲武殿,所以,这多出来的生面孔,一下子就发现了。


    十一月。


    占城献驯象三头。


    他爹爹只能说真幼稚,居然还带着他去看大象,搞得好像他没见过大象似的。


    你以为我是曹冲么!


    不过……


    赵昕确实对这占城很感兴趣。


    愣是把对方的使臣给留下来,让对方说说这占城的风土人情,以及各种出产的东西,还有问对方是怎么过来的。


    方才得知,占城现在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啊,都差点快要亡国了。


    所以……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他们要来进贡。


    这妥妥的是来找大宋拉援军来了。


    说实话!


    赵昕也很想帮他,可问题是,这山长水远的,大宋自己都顾不住自己,哪还能把手伸到占城去。


    貌似大宋在广东一带的禁军,最多不过万人。


    而且,都这么多年没打仗了,还不知道能不能打呢。


    这战船肯定也没几艘。


    到时候还得派人去打造。


    又是一笔不的支出。


    这忙,还真的帮不了。


    赵昕只好道:“如今我大宋也很困难,要同时面对辽国跟西夏,压力非常地大,你们也不要悲观,尽可能地撑住,等我十年,到时候说不定能有机会。”


    对方使臣欲哭无泪,等寿国公你十年,占城都估计怕是亡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