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阿楠正传 > 第五章 举人

第五章 举人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乾隆年间,族人由中原迁徙至江西,定居江西兴国县。

    迁移目的,躲避灾害、疾患。

    道光年间,先祖宏,自创业,由兴国分离,后定居于永丰杨梅凹村,属兴国祁氏一分支。

    其子图,在科举考试中,高高中举。

    家谱详细介绍了中举过程。(举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由于宏经商有道、事成,图在宏的教导下,拜当地名望私塾,苦心求学、终成大业。图被朝廷拜官县令,晚年定居家乡,设有私塾(方圆几十公里,均拜其名下),建庙宇、修祠堂,为乡间修桥补路、尽做善事、扬名乡里,其定下了后辈字牌:人、才、飞、上,国、泰、民、安。到祁楠这辈,已是上字牌辈份了。而在图字牌之前,已有大、展、宏三辈了。

    图一生,倾其才(财)、毕其力,造福一方百姓。

    建庙宇院落一座,位于村中竹嶺山脚,面积约5、6百平方米(二层有木宇楼阁),气势宏伟;后山青山绿水,翠竹成林;夹杂在竹林中的硕大香樟树,在山后摇曳多姿;自山岭高处,有石涧瀑,涓涓泉水,沿壁而出,汇成蜿蜒流,千年不竭。每当太阳升起,光照山涧,袅袅白雾,冉冉升起,颇有仙家韵味。那片庙宇之地,成为了当地居民,逢年过节,拜祖祭祀等常聚之地,也被大家称为“客家仙境”。

    庙宇建筑,粗犷中显精细。楼宇顶部造型别致、雕刻细腻,人物、龙凤、动物、花草,风格粗犷、形象鲜明、镌刻细劲犀利,保存完好。整个外观,远远望去,独显南方亭阁之色。

    沿着砌满青石的台阶,缓步走近庙院,在寺院前有一片荷塘花池,有清水徐徐流入。

    在两扇通古的大门外,有一对石雕狮子,栩栩如生。

    大门两侧,有镌刻在两边顶梁柱上,铿锵有力的对联,字里行间,行云流水。

    右联:恩同梅嶺春常在

    左联:澤比溪川流自长

    横批:障保坊一

    进入寺院内,右侧墙壁之上,刻有功德榜。当年建庙之时,还有其它乡绅,及同村其它姓氏之人,捐赠共建。左侧庭院,有一张古朴的八仙桌,设有沏茶器具,石板水壶搁置装置等。左侧拐角,延伸庭院后方,有扇侧门,直通后院。

    院子中央,置有一口露天大水缸,与院内四周屋檐,刚好围成一个回字。如果下雨,雨水均匀流入缸中。而水缸位置,比院落青砖地面,稍矮十几公分,四周砌有排水管路,直通地下,径直流出寺院,至院前不大算宽大的荷塘,池中荷叶,四季常青。

    寺院后堂,置有四樽雕刻的栩栩如生的菩萨,分别被祖辈冠名,福、财、寿、喜四大保一方平安的仙神。

    后堂位置,恢宏大度,几樽仙神,散发浩然正气,让人看后,有种顶礼膜拜之感。

    先祖宏训示,每年正月十三,本村村民均需参与,由本村“年会组织”(每年,轮流由不同家庭出具的男丁,称候人,一般年会组织15人左右。主要组织游神时的纪律、线路安排、人员安全、果品发放、及年会其它组织工作)安排的游神(南方民间独有的春节喜庆活动之一,后章节有详细介绍)活动。

    由左侧拐角,走入庭院后方,在后院能看到满院的李树、桃树、映山红等。一到花季,满院飘香,香飘数里,让人仿佛进入世外桃园之感。

    在靠山一侧,有一口古朴的人工水井,用带雕花的木栏框架遮挡着,既方便取水、遮阳、挡风雨,又对古井有保护作用。

    水井一侧,正是由后山蜿蜒流转而至的那口清泉水,径自经过寺院,被古建筑巧匠,暗藏于寺院底部,穿过建筑流入前塘。难怪,前塘池水,清澈见底;荷塘月色,格外映人。

    水井口的水泥外圈及地面,明显有了岁月的痕迹,原有的人物画,喝水不忘挖井人的漫画,已显时间的沧桑。孩童原本清秀的面目,现只剩轮廓,用瓢盛水给长辈喝的动作,旁边有字注释,喝水不忘挖井人。井水甘甜,一直是泡茶接客的最佳用水。

    整座寺院,给人浑然天成的感觉。是图这位先辈才华的浓墨一笔,也是吾辈常聚之地。

    讲到这,祁老拿起古朴、带有茶花的杯子,轻轻泯了一口茶水。

    接下来,老夫将带你们,走入家族祠堂,讲讲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