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证券市场现状
近0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产品创新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日益向非实体经济倾斜,资本流动急剧膨胀,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全球性“流动性过剩”时代的大背景下,“过度的货币追求相对不足的金融产品”。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队伍迅速壮大起来,初步形成了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社保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协调发展的格局。但是有限的投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投资需求,现阶段我国的证券市场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
(一)我国证券市场的突出问题
1 、证券市场规模较,交易品种单一,不能满足广大投资者的需求
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中,资本市场工具保持多样化趋势。以香港资本市场为例,目前国际市场上的金融衍生工具中 八0以上已被其采用;在股票市场上,不仅出现了期指、期权、认股权证等投资品种,而且这类衍生工具的交投大有超过现货市场之势。相比之下,我国内地的证券市场交易品种略显单薄,必须要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等交易品种。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投融资功能,对于稳定和推动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有着比较积极的意义。
、上市公司问题较多,竟争力不强,持续盈利能力较弱
目前上市公司连连破发,尤其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破发更加严重,上市企业往往出现上市后的会计年度就产生亏损的现象,直接反映了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上市公司的包装等种种问题,这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市场中介机构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中介机构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虽然其业务己涉足证券的承购包销、发行、交易、自营、财务顾问等内容,但与国外投资银行业务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功能缺陷。
4、法律法规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己制定了《公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然而证券交易的基本法规《证券交易法》尚未制定,证券法规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导致证券交易的某些环节无法可依,加之对已颁布的法规执行不力,证券交易的违规和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
5、受政策的影响,波动幅度比较大
作为投融资的场所,资本市场天然具有逐利性、专业性、信息不对称性等特点,其巨大而直接的经济利益,容易诱发市场参与者以谋利为目的的各类违法失信。我国的各种政策发布,包括行业性政策、方针性政策等,往往会引发证券市场的涨跌,加大证券市场的波动幅度。由于我国的政策发布有相机抉择性,所以更加难以预测,对投资者和市场的心理影响比较大。
二)解决办法
1加速证券市场法律制度的构建
政府是市场的监管者,同时也是推动者,应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通过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充分调动市场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释放市场的槽能。实现市场发展的目标完全依靠行政性措施管理证券市场,是政府行为不规范的主要表现之一,给市场造成的损害更大,这已被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经历所证实。因此,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决不是行政干预,决不是简单地以政府意志为导向。
现阶段推进证券市场的规范化,首先是要依照市场化的导向建立规范机制并有效地规范政府行为,才能真正实现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和稳定发展。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的管理体制是证券市场建立统一的法规体系、运作体系的前提。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强化证券监管机构的各项职能,对证券市场实行专门化的管理,并实现对证券市场的公正管理,克服部门利益,各方利益,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政府行为的规范化是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化的前提和关键,规范的内容应包括:理顺监管机制,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不能多元化,强化中国证监会对市场监管的权烕地位,明晰执法程序,维护法律尊严,对违法违规者要严格桉照法律程序予以惩处,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才能创造高效有序的监管机制。
建立完善的证券发行和交易体系
严格审核上市公司的质量,规范中介机构的市场行为,推行强制牲信息披露制度和摘牌制度,建立有效的公司管理制度和行业自律制度。发展投资基金,培肓具有完备证券市场经验的机构投资者,改善投资者结构,培肓良好的投资理念。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础,要规范证券市场就必须规范上市公司。
在规范上市公司时,必须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在上市公司内部建立健全监管、执行机制,规范和完善各顶内部管理制度。为使企业健康发展,提高公司的知名度,上市公司应及时、准确、真实地对公司各顶报告及事件进行有效披露,以此増强投资者的长期投资信心。建立公平、有序、高效的证券市场是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最终目标。应完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建立统一的证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