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自古以来福祸相依,对于出征将士而言更是如此,在成就功名的同时,生命也是命悬一线。
不日,兵部侍郎秦纲奉命挂帅前往北部边城御敌,其子秦风作为副将也随父出征。玄武门外,天子大摆阵势携文武百官为出征将士壮行。鼓声阵阵,长号嘶鸣,好不威武壮哉。
秦纲膝下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秦少,小儿子秦风。两个儿子都自幼拜在名师门下练得一身好武艺,并深受秦纲言传身教熟得领军作战排兵布阵之道。作为武将秦纲本希望儿子们也都能继承依波驰骋疆场,保家卫国,怎奈随着年龄增长大儿子秦少却有意疏远疆场,一心只愿作为文臣在朝堂安身立命,反倒是小儿子秦风随着逐渐长大却对舞刀弄剑,排兵布阵的军旅生活越发痴迷。看着小儿子终不枉自己一番教导,秦纲从内心更是对这个小儿子喜爱有加。此次奉命出征更是有意将秦风带在身边历练一番。
三军阵前秦纲携儿子秦风一身战袍与众人作别。
“秦兄,此次出征望你早日凯旋归来,到时我们双喜临门。”兵部大臣张蹇看着秦家父子微笑着说道。
“好,只怕张兄到时可别舍不得啊?“秦纲看着张蹇亦是微笑着说道。
“这要多了一个乘龙快婿,只怕是高兴还来不及啊。“张蹇说完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秦风微笑地看了一眼张碧蓉,两人眼神接触的一刻张碧蓉有些羞赧地将头转向了一侧。秦纲与张蹇看到这一幕也会心的笑了起来。
“秦叔伯此次出征,还望多加注意身体,我与父亲都盼望秦叔伯能够早日平安凯旋归来。“张碧蓉微红着脸上前一步福了福身施礼道。
秦张两家数十年交好,秦风与张碧蓉更是青梅竹马,男的玉树临风,威武不凡,少时便在朝廷功名傍身。女的生就美艳动人,大家闺秀,各种女子才艺不输他人,真就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两人倒也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哈哈哈哈,好,好一个平安凯旋归来,只是倒时你可要改口了!“秦纲对张碧蓉一脸满意地笑出声来。在他心里早就认定了这个漂亮的儿媳妇。
张碧蓉闻听此言更是一脸娇羞的低下头去。
简单的话别诉不尽儿女情长泪。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望着大队前行的将士,张碧蓉远远地目送着逐渐远去却又不时回头的秦风心中一阵酸楚,她不知道这已经是他们第几次长时间的分别了。少女的芳心早已跟随眼前的人儿远去,不知几时这颗心中早已住下了一个人儿,却再也不独属于她。月圆月缺,聚散离别,心中不免多了一丝儿女情长,多了一份思念和牵绊。此时她只寄希望于心中人能够早日平安归来,圆了那一份花好月圆,修得长长久久。
大军出征一路浩浩荡荡,沿途所过府县更是备足水粮夹到欢送。眼看就要比圣旨规定日期提早到达边城,队伍中人人欢愉,无不士气高涨。
大军之中,秦风身着金色铠甲,身披红色挂披,骑在一头火红大马上,气宇轩昂好不威武。沿途中秦风看着一个个从身边走过的难民,不免眉宇紧锁。想这些人也曾是父母兄弟,姐妹妻儿安居一处,可如今因为战乱却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看着他们蹒跚而行依道而歇,却又不知它日会身在何处,命运几何,心中此时不知却又作何感想,心中不免涌出一丝伤感。
人常说苛政猛于虎,而战乱又何尝不是如此。熟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战乱从来首当其冲者莫不过黎民百姓,穷苦人家。
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历朝历代,上至君王下至地方官吏又有多少人能够切身从天下和黎民百姓的利益出发,无不是为了自己一己私利,置天下和百姓于不顾,却还要一副大义凛然,摆出诸多种种样子,作秀和愚弄世人,实在是可恶至极,贻笑大方。可这个世界往往却又是这部分人混得如鱼得水风生水起,偏要叫旁人敢怒不敢言,还得小心仰人鼻息。长期出入朝堂,厮杀战场,见惯因战乱而祸起萧墙的百姓,身为世家出身的秦风自是明白这一切。
正所谓为人臣子先君忧之忧,后君乐之乐。可放眼整个朝堂,满目皆是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假公济私,尔虞我诈。君王不屑励精图治,臣子无心百姓起居。试问这样一个朝廷又怎么能够让四合朝拜,百姓安居乐业。想到此,看着一路擦肩而过的绵长的难民队伍,秦风不禁心情低落下来。想着也许兄长不愿身披战甲,马革裹尸,只是想保全性命不愿枉死。可朝堂之上文官真就能安身立命,性命无忧吗?岂不知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率土之臣莫非王臣。如此一个大环境之下,谁有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呢?
有时秦风也在想自己作为朝堂武将为君安邦,乃是臣子本分,可如今,边疆不稳,战乱四起,百姓流离失所,以致白骨蔽原野,无处话凄凉。这一切无不是他们作为臣子武将的失职,没有做好君王安邦谋臣所致。可这一切真的只是这么简单吗?很多时候自己觉得简单的事情却也往往没有想明白。
秦风如今虽才年方二十,可也曾多次随军出征,对刀光剑影,血溅当场早已习以为常。虽然说武将只有在战场上才能更好的建功立业,体现自我价值,正所谓驰骋疆场,马革裹尸。作为男儿他喜欢舞刀弄剑,排兵布阵,身披战甲,傲然三军阵前,杀敌于千里之外。但他有时候却又不喜欢杀戮。而是更喜欢那种万里大漠,夕阳西下,驼铃悠悠,将士身披战甲傲然边关城头,城中酒肆帜旗招展,南来北往,迎来送往,酒肉桌前,把酒言欢,话尽天下多奇事,人人喜笑颜开,安居乐业,一片安逸祥和的美丽画卷。他曾多次在心中幻想过这种边关美景,可也仅仅只是幻想而已。他不是这世间的王,没有力量左右这世间的一切,可他却庆幸自己没有被杀戮迷失了心智,魔怨缠身。在内心深处还寄养着那么一方祥和和美好,没有因为砍下敌人上将一颗头颅可能得到封赏,而噬血如命。不管怎么说,没有成为魔这便是自己最大的幸运。
“少将军,这次秦将军被封为护国大将军,远赴边城收复失地,我等有幸能一同前往,可真是幸运啊。这可是一次建功立业的好机会,我做梦都等这一天。”小将张卫跟在秦风身边有些高兴地说道。
秦风看了一眼张卫,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转瞬即逝。张卫说起虽不过年方二十有三,却也算是跟随他父亲多年的老部下了,久励沙场身经百战。只是当年和张卫一起加入他们秦家军的几人现如今似乎只剩下张卫一人,不知张卫此番言语之下可还曾记得如今已马革裹尸的当年一起的战友同僚。“是啊!打败瓦剌,收复失地,既可稳定北部边疆,也可对南疆安南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从而确保南部边疆稳定,的确算是大功一件。只是这一战……”
秦风没有再往下继续说,虽然也许这是谁都明白的事情,但历来大家似乎都不愿提及,没有人愿意捅破这层窗户纸。他秦风也一样。这就是作为武将的宿命,出征极有可能意味着永别,归来堂前却又少了多少往日容颜,独留慈母泪两行。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古来征战几人回。
在秦风看来此次父亲并非出征的最好人选和唯一人选,可最终结果却是这个大任落在了他们父子身上,连带着整个秦家军。秦风只感到心中有一种无法言说,但愿是自己想多了。
张卫看了一眼秦风,明白他的意思,没有言语。作为秦家军的一员,他自是很早就跟随在秦纲身边,百战千回,历险涉途,出生入死,作为出征的将士每个人在心里早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们有勇气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切艰难险阻和生死离别。
人生自古谁无死。死有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得没有价值,死的有所不甘,死的牵肠挂肚。
大军前行,一路无语。
秦风所率部众作为先遣部队与其父所率大队人马兵分两路,分大小道路分别前往边城,秦纲作为大队人马辎重繁多,大军前行难免过于迟缓,贻误战机。而秦风少部分兵力可抄小路迅速抵达边城,稳定军心保持局势,等到大军驰援救城。
进入大山,秦风所部越往前行道路慢慢变得越发狭窄,两侧山峰也越发险峻陡峭,山体道路边一片郁郁葱葱,林茂草密。众人正因道路过于难走而苦不堪言之时,一曲宛转悠美的歌声突然在山间荡漾开来,这歌声清脆嘹亮,声声入耳,犹如一曲天籁之音,黑暗中的一道曙光,沙漠中的甘露般滋润心田。顿时令沉闷的大军人心振奋,精神抖擞,阴郁之气瞬间消散。只见人人凝神伫立,马不前行。
“真是一曲天籁之音啊,来得及时,起得动听,听得美妙啊!想必也是一妙龄佳人。若是能再见到这唱歌的姑娘那可真是美事一件啊!”张卫笑呵呵地在秦风身边说道。
不久歌声作罢。秦风抬头放眼山林,心里却也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位玲珑女子。此时的他已经完全被这美妙的歌声折服。这雪中送炭的一曲妙音,虽出自这大山深处,却也半分不输城中歌舞坊,相比之下反而少了些许脂粉之气,攀附趋势的媚惑和庸俗,却是多出了一份清新和洒脱。着实带给人另一番完全不同的感受和意境。然而妙音散去,放眼山林除了空寂还是空寂,却再也寻不得那美妙音色的半点踪迹。
也许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这才使世间多了很多愁苦和不忍。
少了妙音的相伴,大军继续一路前行,然而众人脸上却一扫之前的阴郁之气,多了军人该有的刚毅和果敢,脚下生风般加速了行军步伐。
“少将军这次回去你可就是新郎官了,到时候可一定要请我们喝你的喜酒啊?”张卫跟在秦风身旁打趣道。
秦风扭头看了一眼张卫“放心吧,到时候少不了你的,就怕到时候你酒桌上讨饶。”
“我们也要去喝少将军的喜酒。”附近几个军士嬉笑着说道。很快便又有几个人也随声附和道。
“好,大家都去,人人有份。到时候我们喜酒庆功酒一起喝,不醉不归。”秦风爽朗地说道。
“我们不但要喝喜酒,我们还要闹洞房。”
“对对,我们还要闹洞房。都说三天不分大小,我们要闹三天。哈哈哈哈……”
“那到时候还不得把整个将军府挤爆了。”人群中响起一片笑声。
秦风听着这些汉子爽朗地笑声,嘴角上扬,脸上洋溢起一片幸福的笑容,脑海中不时闪现出张碧蓉的一颦一笑。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