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东漠历险
第334章
梵土魔冢
姚泽长舒了一口气,不愧是圣祖的本体之物,这下意识地举动却避免了自己遭受伤害,不过那青色闪电到底是什么东西?竟然视毕方鼎如无物,偏偏被催命索挡了下来。
那怪物似乎更是惊讶,它似乎没有想到这一击没有得手,那独目的凶光似乎收敛了不少,变得惊异不定起来。不过这种攻击似乎也消耗不少,不仅两根手指不见了,它那漆黑的脸竟泛起一阵青色。
双角大王看到青光一闪,也吓了一跳,忙不迭地问道:“小子,怎么样?有没有受伤?”
姚泽摇了摇头,不过面色也变得凝重起来,这种攻击速度太快,防不胜防。
“大王知道这是什么攻击吗?怎么会无视法宝的阻挡?”
那双角大王在那里似乎拧眉思索了一会,“这种攻击本王也没有见过,不过在一些典籍有一些记载,这是一种先天精炁,任何五行之物都无法阻挡,难道这怪物是先天之物?这在界也不多见。”
姚泽也没有对他解释这怪物的由来,不过这位大王倒猜到了一些,这怪物乃土灵气变幻而成,说是先天之物也不算错,只是这先天精炁是何物,倒是第一次听说,不过他也不好再去询问那圣祖,只好把这问题抛在一边,催促着伏炎兽加大火焰。
随着伏炎兽口的火焰不停地喷出,那怪物四周的青色光罩面开始发出“吱吱”的声音,整个光罩都开始变得明灭不定起来。
那怪物似乎知道情况不好,不停地对着伏炎兽发出道道风刃,这怪物似乎除了风刃这样简单的法术外,别的也不会什么。
伏炎兽对这些风刃也不敢轻视,不停地闪躲腾挪,不过鼎内的温度也愈发的高了。
姚泽的脸色也开始发白,这种消耗耗对他也是非常之大,不仅要催动魔幻珠护住毕方鼎,更多的法力要支持伏炎兽,不过他的目光依旧很坚定。
随着那青色光罩越发的缩小,那怪物独目凶光也消散了许多,竟然有了一些哀求的意思,看来求生是每个生灵的本能。
姚泽根本不为所动,左手对着身前玉瓶一指,一粒丹药直接飞进口。
那怪物愈发的暴躁,独目露出疯狂,那身的青色光罩猛地缩小一圈,身形却瞬移到伏炎兽身前,刚想有什么动作,突然身形一晃,口发出尖叫,双手抱头,似乎十分的痛苦。
原来姚泽早一直紧紧地盯着它,见它刚有异动,直接发出一道“戮神”。这种神识攻击如果对手有所防备,效果会大打折扣,这怪物明显开始垂死挣扎了,自然被“戮神”一击必。
那青色光罩越发的小了,伏炎兽似乎也被激怒了,铜铃般的巨眼射出阵阵精光,昂首咆哮一声,一团鸡蛋大小的金色火焰直接朝那光幕飞去。
鼎内所有的火焰似乎都对那团金色火焰有所畏惧,纷纷向两侧躲开,一直注视着鼎内情况的双角大王一声惊呼,“本命魂火!这家伙要拼了!”
(ex){}&/ “这是……难道是那怪物所留?”
他把手指凑近了眼前,准备仔细再观察一下,异变陡生!
那光点似乎被什么吸引住一般,瞬间消失不见。
姚泽心一惊,眼睛只觉得一花,似乎那光点直接朝他眉心飞来,这等距离根本无法容他做出反应,光点直接消失不见。
“不好!”
他只来及惊呼一声,连忙展开内视,只见那个青色光点径直来到那识海空,和其余四个光点并列在一起,整个识海一下子静了下来,海水,陆地,彩云,似乎什么都停止了。
他心暗自松了一口气,看来这光点也没有什么危害。
刚想退出内视,突然发现那五个光点似乎在移动着,他心一紧,只见那些原本排成一列的光点在空一阵移动,竟然分布在五个方位,恰好在一个五角形的五个顶点,然后五个光点像约定一般,突然同时发出刺目的光芒,绿、黄、青、蓝、红五道光线交织在一起,很快形成一个巨大的白色光球,那白色光球发出柔和的光芒,直接洒向这空间每一个角落。
“这……”
他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呆呆的望着。
如同一粒石子落进湖面,整个空间的平静瞬间被打破,所有的海水开始晃动起来,涌起了阵阵浪花,那三块光秃秃的陆地也不再是死灰色的一片,竟然有种清新的气息散发出来。
海面空的那些彩云一阵翻腾,慢慢地向间聚集,原本的彩色竟开始慢慢地分化开来,变成了黑白两色。
姚泽看的是目瞪口呆,简直无法相信这是自己的识海,这和一片单独的世界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那双角大王见姚泽一直呆坐着,以为他法力消耗严重,正在恢复,也不去打扰他,而是纵身扑到那个三尺左右的玉盆,整个人都趴伏在那闪着金黄光芒的土壤。
可是他只是个灵魂体,哪里能够摸着这些实物呢?不过他还是露出痴迷的神色,一副看起来极为享受的模样。
这时候他自然没有想到姚泽的心正惊疑不定,那些彩色云朵正一个劲地在空翻滚、凝结、分化。时间过了很久,也许是瞬间,一个那光球只是小一号的黑白两色圆球悬挂在半空。
那圆球面的黑白两色如同一对黑白双龙一般,交相缠绕,倒和他了解的两仪阴阳图相似。在姚泽愣住的一刹那,还没等他看清楚,那黑白圆球却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这又是……”
那巨大的白色光球在空悠闲地转着,洒下的光线如同界北大陆面暖洋洋的太阳一般,抚摸着每一寸空间。幽蓝的海水在荡漾着柔波,三处大陆也少了许多光秃秃的死寂,变得有些生动起来。
天空那些彩云都消失不见,露出碧蓝的天空,那巨大的光球如同一块宝石镶嵌在广阔无际的碧毯。
/hl/bk/42/4八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