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风有点大,扬起林时鹿脚边的裙摆,露出了一双洁白如玉的脚踝,左脚上有一串银铃链子。在春风的吹拂之下,带来声声清脆的铃响。在链子的遮掩之下似乎有一条淡淡的伤疤。
——
林时鹿生于一个贫困地区的山村里,四周环山,地区偏僻,民风淳朴,生产力也比较落后,鲜少与外界交流。
村里人见过她父亲的人除了老一辈的人物,其他的人见面的次数几乎屈指可数,但是关于她父亲的话题却有很多流传的版本。
父亲林深年轻的时候是个穷子,却爱上了一个富家女。这在当时是极为门不当户不对的,但是富家女后来宁愿与家人断绝关系也要嫁来父亲的家里,后来成为了林时鹿的母亲。
父亲林深年轻的时候是个知识分子,他为家乡带来了技术知识,却让妻女贫穷了一世。
父亲林深年轻的时候是个军人,保家卫国,却牺牲在了异国他乡,留下了五岁幼女和妻子。
当然,这已经是村里流行中最体面的版本了。
在大多数家庭里都在默认着另外一个不成文的版本:
林深年轻的时候是村里的大好青年,但是他却“爱美人不爱江山”,放弃了在大城市安稳工作的机会。
林深年轻的时候是村里最有文化的人,却看不透世间的规律,偏偏要冲破常规,打破祖先留下来的习俗。
林深年轻的时候是村里的英雄,他去当了兵,看似风光无限,却英雄早逝,尸骨都要流落他乡,归不得故里。
不管八卦怎么流传,村里人却很敬重她。敬重她在丈夫身亡后马上担起这个家庭的重担;敬重她城里的父母要接她离开时她选择了留下,用自己薄弱的力量去传道受业,培养人才;敬重她将丈夫的抚恤金全部拿出来建学校,让大山里的孩子不用起早贪黑地到很远的地方学习。
《读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