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的人都忙碌起来,庄先生忙着领着学生们复习,周立重忙着领着弟弟妹妹们抄册子,周六郎则负责将这一张张纸裁开然后装订起来。
周五郎则找了刘贵了解了一下其他应招的学子情况,比如住在哪儿,大概家境如何,年纪几何。
他也拿了一个小本子详细的记下。
刘贵看了一眼他的字后道:“五郎,你的字比你四哥的强多了。”
周五郎自豪道:“那是自然,我们兄弟几个中,我和老六的字最好了。”
毕竟当初跟满宝学认字和读书,他和老六年纪最小,也是最认真的。
刘贵看了眼他那狗爬似的字,暗暗的道:至少他认出来是什么字,不像周四郎,他写快了,连他自己都认不出来。
周五郎细细的记下,然后看着本子上记的东西,琢磨出味道来了,“这在京城里有宅子的都是很有钱的人家吧?然后住在这两个客栈的是有钱的人家,住在这些客栈里的则是家境不怎么样的人家?”
刘贵冲他竖起大拇指,“不错,这其中有一个还特别些。”
他道:“我打听到有一位公子是带的族兄进京的,他家境更不好,连来京的路费都是族兄出的,听说他是把另一个恩召的名额卖给了族兄。”
周五郎张大了嘴巴,然后竖起大拇指道:“这位公子可真厉害,他叫什么名字呀,明天一定要把册子卖给他才行。”
刘贵:“……他这么穷,能买得起吗?”
“连进京的路费都出了,还在意这三两银子吗?就是节衣缩食也得买呀。”周五郎代入他家幺妹,觉着要是他幺妹,她一定舍得花这个钱,读书人的心思就只能用读书人去猜。
周五郎摩拳擦掌,“明天我们就先去找这位公子,如果连他都买了,其他公子还会舍不得花这个钱吗?对了,他叫什么?”
“冯晨翔,”刘贵将剩余四十六位公子的消息都打探得差不多了,一天的时间就能打听出来当然不是他多厉害,而是因为这算是京城这一月来最热闹的事,陛下体恤功臣,准不够品级的功臣之后也能进国子监读书,近来民间都是称颂之声,所以被提名的四十八位公子的家世来历都不难打听。
(ex){}&/ 周五郎就看了一下时间后道:“今天很晚了,算了,一会儿我告诉满宝,让满宝告诉白善好了。”
刘贵就松了一口气,笑道:“那我先谢过五郎了。”
周五郎点了点头,进二院后见满宝他们都在书房里点着灯努力,便先转身去看了一下大头他们。
周立重也领着两个弟弟妹妹在房间里点着灯的奋笔疾驰。
他们写字少,抄写的速度远比不上满宝,但这会儿也写了好几册下来了。
周六郎看了一会儿道:“明天早上我先拿几册去客栈里看看,你们在家抄写,要是卖得出去我再回来和你们拿,卖不出去咱就不抄了。”
周立重:“卖不出去,那已经抄好的怎么办?”
“留着呗,就当是你们练字,还能怎么办?”
周立重噎了一下,周立君抬头道:“肯定能卖出去的,再不济还有明年的大考呢,小姑说过,对于读书人来说,从来只会少卷子,不会嫌弃卷子简陋和重复的。”
周五郎道:“读书人真复杂。行了,你们再抄两册就睡觉去吧,我去找满宝说说话。”
满宝刚给白二郎讲完一段释义,等着他理解和背诵呢,扭头见五哥在窗外晃荡来晃荡去,便放下书出来。
周五郎道:“我刚去找刘贵说话了,他不好进来打搅你们,他让我告诉你们,应召进京的公子中有三个特别厉害,一个叫彭志儒,一个叫卢晓佛,一个叫任可,那个任可年纪比较小,就比白善小两月。”
“对了,这里头还有位公子特别惨,叫冯晨翔……”周五郎简单的将冯晨翔的惨说了一遍。
满宝瞪了一会儿,见他不说了,就抬头问道:“没了?”
“没了。”
满宝暗道:出去了一天就打听了四个人?
刘贵:没有,他没有,他明明是每个人都打听到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