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二夫人看了她一眼,笑了笑,把钱收回去了,惋惜的问,“明天周小大夫真的不来吗?为什么非得三天后?”
“因为你针灸是每三天一次,推拿也是。”没事她上门干什么?
她也很忙的好不好?
程二夫人可惜的叹了一口气,让大丫头把人送出去,她就在二门处停住了脚步。
目前满宝也只有一个出诊的病人,因此不是很忙,倒是小芍忙得很。
他的性子素来温吞,学医的天赋一般,满宝自己学得快,当初纪大夫教她也是噼里啪啦的一股脑的将自己知道的告诉她,满宝还能举一反三。
所以在教小芍时,她也是这么干的,很干脆的让他坐在她身边与她一起看诊,一起开方,后续再指点他。
可越指点她越觉得不对,两天后她终于知道哪儿不对了。
她发现,相似的病症,他后面给开的竟然都是她头天纠正过来的药方了,连药量都是一样的。
这本没有错,但也没有对。
因为每一个病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这开的方子怎么都能一样呢?
满宝一和他说,小芍下次连方子都不敢开了。
满宝见他摸了脉以后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便知道完了。
作为大夫,这样犹豫不决,不说能不能开出好的方子,首先病人看了就觉着不好。
她只能暂停让小芍开方,然后中午吃饭时和丁大夫他们唉声叹气起来。
丁大夫他们觉得是正常的,“学徒嘛,谁第一次开方都是这样的,我刚开始学医时,也基本上是按图索骥,照着书上的方子给人开方的。”
“我也是呀,但我不是教他了吗,而且他都看了这么多病人的脉了,应该会改方了呀。”
丁大夫笑哈哈的道:“这才三天功夫呢,哪能这么快啊……你,不会就三天功夫就会改方了吧?”
满宝摇头,“不用三天呀,我当天和纪大夫学的,当天就改了两张方子给他看。纪大夫指点了我好多,后来我就慢慢摸索出来怎么开方了。”
(ex){}&/ 小芍应下,他也更偏向于先学这个。
“那从明天开始,你就先诊这样的病人,若没有,你就给我打打下手就好了。”
小芍应下。
今天是程二夫人治疗的日子,满宝给她扎了针,又推拿了一番,然后就检查她的动作。
因为是第二次,所以速度要快许多。
治完了病,俩人都有些出汗,程二夫人请满宝坐下吃些茶点,休息一会儿再走。
满宝就净了净手坐在桌子边上,丫头去厨房里取了些热乎的茶点来。
程二夫人换好了衣服坐在满宝对面,给她捡了一块点心,笑道:“周小大夫尝尝这个,我觉着还是不错的。”
满宝接过咬了一口,点头道:“糯糯的,是很好吃,这个叫什么?”
程二夫人就给她说起点心来,也拿着尝了一块,俩人说到最后,自然是什么话题都说了,“听说昨天周小大夫还去了殷家?不知道殷家小公子的身体怎么样了,听我家小叔叔说,他好几天不去学里了,可是又病了?”
满宝道:“没事儿的,过段时间就好了。”
程二夫人见她不想提起殷或,便又换了个话题,“邳国公府的小公爷不知道伤情怎么样了。”
这却不是个秘密,满宝道:“腿接上了,现在是太医院在治了。”
“可前两天周小大夫不是上门去了吗?”
“那是他们家老夫人不放心,让我去看看,其实这接骨头,太医们比我厉害多了,我就站在旁边看看。”顺便混了十两银子的出诊费,想想就觉得不好意思。
满宝有一点儿一直想不通,她纠结了一下,还是没忍住问,“程二夫人,为何你们对上门诊断的大夫都那么好啊,只要上门就给银子,你们不觉得这银子也给的太多了吗”